一种拼装式进风炉排及低氮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945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式进风炉排及低氮燃烧装置,拼装式进风炉排,包括篦板和多个挂接件,多个挂接件均竖向设置,并沿环向分布,每个挂接件上端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挂接部,每个挂接件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托起部,篦板水平设置在多个挂接件之间,并托在多个挂接件的托起部处以共同围合成槽体形的容纳池,容纳池内用以装纳生物质颗粒燃料,多个挂接件上端的挂接部用以挂接在炉体的内壁上,挂接件上或相邻两个挂接件上具有贯通容纳池侧壁第一进气孔,挂接件的上端或相邻两个挂接件上端之间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进气孔,其结构简单,且可实现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容纳池内热解气化为低氮的可燃性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质低氮气化燃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进风炉排及低氮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1、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清洁再生能源,具有供应量大,来源广,污染小等优点,生物质颗粒燃料由可燃物,无机物和水分组成,其元素以c,h,o为主,含有少量n,s,而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以co,nox以及颗粒物的排放为主,故co,nox,pm也是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控制目标。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种类及性能,锅炉和燃烧机的设计结构,进料方式和进风方式,以及进料和进风的参数对污染物的排放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普遍使用的生物质炉具多是在原有设备上加装燃烧机,或是在原有燃煤锅炉上加装进料系统粗略改造而成的,并不符合生物质颗粒燃料低氮燃烧特性,排放普遍超标。在进风位置上,现有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炉具一次进风大都是炉膛底部进入,提供生物质颗粒燃料热解气化和固定碳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为得到较强的火力普遍存在进气流速过大现象(进气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燃烧室的空气体积大小),过大的进气流速会夹带出底部和燃料燃烧中产生的灰粒,增加燃料燃烧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浓度,过大的进气流速还会使生物质颗粒燃料剧烈的燃烧产生很高的温度增加生物质颗粒燃料中n元素的转化率,同时增加nox的排放量,较高的温度还会使燃烧的生物质颗粒出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可燃物耗尽温度下降就会出现结焦现象,(注意:生物质颗粒的种类和性能不同,对结焦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结焦严重,就会影响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效果,使燃料燃烧不充分,热效率降低排放污染物增加,特别严重会使燃料不能正常燃烧造成熄火,如果选择结焦率低的燃料,就会增加成本,所以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燃烧中结焦也是生物质燃烧技术里的一道难题,另外目前生物质燃烧炉的炉排多为篦板形,其只能使得空气由下向上透过篦板上的生物质颗粒才能进入燃烧室,此时生物质颗粒燃料与空气接触较为充分会使得生物质颗粒燃料剧烈燃烧而结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拼装式的拼装式进风炉排。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拼装式进风炉排,包括篦板和多个挂接件,多个所述挂接件均竖向设置,并沿环向分布,每个所述挂接件上端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挂接部,每个所述挂接件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托起部,所述篦板水平设置在多个所述挂接件之间,并托在多个所述挂接件的托起部处以共同围合成槽体形的容纳池,所述容纳池内用以装纳生物质颗粒燃料,多个所述挂接件上端的挂接部用以挂接在炉体的内壁上,所述挂接件上或相邻两个所述挂接件上具有贯通所述容纳池侧壁第一进气孔,所述挂接件的上端或相邻两个所述挂接件上端之间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进气孔。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多个挂接件呈环状的挂接在炉体的炉壁上,而篦板则水平托在多个所述挂接件之间,此时篦板和多个挂接件共同围合成槽体形结构,其组装方便,且局部损坏时可进行局部更换维护,由于篦板上布满上下贯穿的落灰孔(供篦板上方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灰烬向下掉落,由于该炉排篦板的上方堆垛有生物质颗粒燃料,故篦板的下方的空气不会经落灰孔向上流动),而该拼装式进风炉排下方的空气可主要是经挂接件与炉体内壁之间的区域并最终经第一进气孔进入到容纳池内供生物质颗粒燃料热解气化,而余下部分可经过第二进气孔进入至容纳池的上方,其中容纳池内底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热解气化为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向上溢出容纳池的上方,并在容纳池的上方与空气混合后进行剧烈的燃烧形成明火。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挂接件包括立杆、底杆和杆头,所述立杆竖向设置,且所述底杆沿内外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立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杆上端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底杆的内端构成所述挂接件的托起部,所述底杆的外端构成所述挂接件的抵接部,其用以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抵,所述立杆的上端与所述杆头的内下端连接,所述杆头的外下端向上凹设有横向贯穿的缺口,且所述缺口构成所述挂接件的挂接部。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底杆外端的抵接部在于炉体的内壁相抵时,其能确保立杆保持竖直,同时避免挂接件晃动。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杆头的上端为由内向外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避免杆头的上端沉积生物质颗粒燃料。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杆内上端为由外向内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篦板的边缘托在所述底杆的内上端处。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篦板的边缘托在底杆的内上端,从而向外挤压底杆,此时抵接部与炉体的内壁抵接更稳固。

10、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两个所述杆头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至相互贴合,相邻两个所述底杆的内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至相互贴合,相邻两个所述底杆外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上下贯通的间隙以与所述炉体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通气孔,相邻两个所述立杆之间具有间隙以构成所述第一进气孔。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多个立杆与炉体内壁之间具有一个环形空腔,而相邻两个底杆内端的通气孔使得该拼装式进风炉排下方的空气能经通气孔进入到环形空腔内,而环腔空腔内的空气可经第一进气孔进入到容纳池内,通过在相邻两个立杆之间设置间隙来共同围合形成第一进气孔,这样使得其拼装更为方便。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杆头的两侧分别凹设有竖向贯穿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下端位于对应所述立杆的外侧,相邻两个所述杆头相互靠近一侧的凹槽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进气孔。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相邻两个杆头相互靠近一侧的凹槽来围合第二进气孔,这样使得环形空腔内的空气能经第二进气孔进入至拼装式进风炉排的上方。

14、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实现低氮气化燃烧的低氮燃烧装置。

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氮燃烧装置,包括炉体和如上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所述炉体内中部处环向凸设有水平设置的挂环,所述拼装式进风炉排置于所述炉体内,并通过多个所述挂接件的挂接部挂接在所述挂环上,所述拼装式进风炉排将所述炉体内部分割呈位于上方的燃烧室和位于下方的清灰室,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清灰室贯通的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处设置有清灰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清灰室连通的一次风进口以及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二次风进口,所述一次风进口和二次风进口处均用以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且在连通处分别设置有风量调节阀。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该炉体内使用该拼装式进风炉排,使得其制作成为便捷,且维护更为方便,而生物质颗粒燃料热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在燃烧室内与二次风进口通入的空气进行更为充分的燃烧。

17、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进料绞龙,所述进料绞龙的出料口穿入至所述炉体内并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内中部,所述进料绞龙用以向所述燃烧室内送入生物质颗粒燃料。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篦板(11)和多个挂接件(12),多个所述挂接件(12)均竖向设置,并沿环向分布,每个所述挂接件(12)上端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挂接部,每个所述挂接件(12)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托起部,所述篦板(11)水平设置在多个所述挂接件(12)之间,并托在多个所述挂接件(12)的托起部处以共同围合成槽体形的容纳池,所述容纳池内用以装纳生物质颗粒燃料,多个所述挂接件(12)上端的挂接部用以挂接在炉体(2)的内壁上,所述挂接件(12)上或相邻两个所述挂接件(12)上具有贯通所述容纳池侧壁第一进气孔(14),所述挂接件(12)的上端或相邻两个所述挂接件(12)上端之间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进气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12)包括立杆(121)、底杆(122)和杆头(123),所述立杆(121)竖向设置,且所述底杆(122)沿内外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立杆(1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杆(122)上端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底杆(122)的内端构成所述挂接件(12)的托起部,所述底杆(122)的外端构成所述挂接件(12)的抵接部,其用以与所述炉体(2)的内壁相抵,所述立杆(121)的上端与所述杆头(123)的内下端连接,所述杆头(123)的外下端向上凹设有横向贯穿的缺口(1231),且所述缺口(1231)构成所述挂接件(12)的挂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123)的上端为由内向外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22)内上端为由外向内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篦板(11)的边缘托在所述底杆(122)的内上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杆头(123)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至相互贴合,相邻两个所述底杆(122)的内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至相互贴合,相邻两个所述底杆(122)外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上下贯通的间隙以与所述炉体(2)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通气孔(13),相邻两个所述立杆(121)之间具有间隙以构成所述第一进气孔(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杆头(123)的两侧分别凹设有竖向贯穿的凹槽(1232),且所述凹槽(1232)的下端位于对应所述立杆(121)的外侧,相邻两个所述杆头(123)相互靠近一侧的凹槽(1232)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进气孔(15)。

7.一种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2)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1),所述炉体(2)内中部处环向凸设有水平设置的挂环(21),所述拼装式进风炉排(1)置于所述炉体(2)内,并通过多个所述挂接件(12)的挂接部挂接在所述挂环(21)上,所述拼装式进风炉排(1)将所述炉体(2)内部分割呈位于上方的燃烧室(22)和位于下方的清灰室(23),所述炉体(2)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清灰室(23)贯通的清灰口(231),所述清灰口(231)处设置有清灰门(232),所述炉体(2)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清灰室(23)连通的一次风进口(24)以及与所述燃烧室(22)连通的二次风进口(25),所述一次风进口(24)和二次风进口(25)处均用以与风机(3)的出风口连通,且在连通处分别设置有风量调节阀(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绞龙(4),所述进料绞龙(4)的出料口穿入至所述炉体(2)内并位于所述燃烧室(22)的内中部,所述进料绞龙(4)用以向所述燃烧室(22)内送入生物质颗粒燃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2)高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向内凸设有环槽形的夹壁(27),所述夹壁(27)与所述炉体(2)侧壁共同围合形成环腔,所述二次风进口(25)与所述环腔内连通,所述夹壁(27)处环向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环腔内连通的出风孔(271),且所述进料绞龙(4)的出料端穿过所述环腔并进入所述夹壁(27)内环的中部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上端还设置有将所述炉体(2)上端封堵的穹顶(28),所述炉体(2)侧壁的上端靠近所述穹顶(28)处设置有出火口(2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篦板(11)和多个挂接件(12),多个所述挂接件(12)均竖向设置,并沿环向分布,每个所述挂接件(12)上端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挂接部,每个所述挂接件(12)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托起部,所述篦板(11)水平设置在多个所述挂接件(12)之间,并托在多个所述挂接件(12)的托起部处以共同围合成槽体形的容纳池,所述容纳池内用以装纳生物质颗粒燃料,多个所述挂接件(12)上端的挂接部用以挂接在炉体(2)的内壁上,所述挂接件(12)上或相邻两个所述挂接件(12)上具有贯通所述容纳池侧壁第一进气孔(14),所述挂接件(12)的上端或相邻两个所述挂接件(12)上端之间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进气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12)包括立杆(121)、底杆(122)和杆头(123),所述立杆(121)竖向设置,且所述底杆(122)沿内外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立杆(1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杆(122)上端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底杆(122)的内端构成所述挂接件(12)的托起部,所述底杆(122)的外端构成所述挂接件(12)的抵接部,其用以与所述炉体(2)的内壁相抵,所述立杆(121)的上端与所述杆头(123)的内下端连接,所述杆头(123)的外下端向上凹设有横向贯穿的缺口(1231),且所述缺口(1231)构成所述挂接件(12)的挂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123)的上端为由内向外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22)内上端为由外向内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篦板(11)的边缘托在所述底杆(122)的内上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拼装式进风炉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杆头(123)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至相互贴合,相邻两个所述底杆(122)的内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至相互贴合,相邻两个所述底杆(122)外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上下贯通的间隙以与所述炉体(2)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通气孔(13),相邻两个所述立杆(121)之间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彬孙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曦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