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过pH偏移结合热处理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通过pH偏移结合热处理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6945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pH偏移结合热处理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是属于大豆蛋白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为:(1)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2)蛋白的pH偏移处理;(3)蛋白的热处理;(4)调溶液pH至中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促使大豆蛋白的起泡性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拓宽大豆蛋白在糕点、面包、冰激凌、啤酒等泡沬型食品中的应用,提高大豆蛋白的利用价值,为食品工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豆蛋白开发,具体涉及一种通过ph偏移结合热处理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率,消化吸收率高达84~98%,可直接作为生物体良好蛋白质的来源;具备多种功能性质,比如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性、持油性、凝胶性等,其中起泡性尤为重要。但与蛋清蛋白的起泡性相比,大豆蛋白的起泡性要差很多,从而限制了大豆蛋白在糕点、面包、冰激凌、啤酒等泡沬型食品中的应用。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使其广泛地应用到食品加工中。

2、ph偏移是一种新兴的化学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已被广泛用于修饰动植物蛋白。ph偏移处理使蛋白质分子经历展开和再折叠过程,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结构,称为"熔融小球",引起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热处理是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物理加工手段,利用加热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包括肽键水解、氨基端侧链改变和蛋白质分子间的缩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ph偏移结合热处理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对蛋白进行ph偏移处理,再进行热处理,之后将溶液ph调至中性。

3、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水合时间为10-20 h。

4、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0-30 mg/ml。

5、进一步地限定,所述ph偏移处理条件为:ph分别为2.0-5.0、9.0-12.0,时间为0.5-2 h。

6、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热处理条件为:温度为50-80℃,时间为5-30 min。

7、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热处理后将溶液ph调至中性。

8、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反应后进行冷冻干燥。

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的方法获得的大豆蛋白,其起泡性得到显著改善。

10、有益效果:ph偏移与热处理的结合可以更加精准地对蛋白质功能性质进行定向调控。本专利技术采用ph偏移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对大豆蛋白进行修饰,可以有效地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促使大豆蛋白的起泡性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拓宽大豆蛋白在糕点、面包、冰激凌、啤酒等泡沬型食品中的应用,提高大豆蛋白的利用价值,为食品工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pH偏移结合热处理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对蛋白进行pH偏移处理,再进行热处理,之后将溶液pH调至中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水合时间为10-20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0-3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偏移处理条件为:pH分别为2.0-5.0、9.0-12.0,时间为0.5-2 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条件为:温度为50-80℃,时间为5-30 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后将溶液pH调至中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后进行冷冻干燥。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大豆蛋白,其起泡性得到显著改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ph偏移结合热处理提高大豆蛋白起泡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对蛋白进行ph偏移处理,再进行热处理,之后将溶液ph调至中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水合时间为10-20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0-3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连洲孙娜张呼日嘎王哲谭旭斌钱腊英谭博阳王欢佟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