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70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申请涉及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散热装置,包括变速箱主体,变速箱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变速箱主体的一端和正面分别相通连接有第一导出管和第二导出管道,第二架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包围罩和风冷组件,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管。通过包围罩达到对溢散热量集中,配合风冷组件对其实现风冷处理的效果,通过第一散热翅底部内凸位置接触冷却液达到保持低温的效果,而通过外露的顶部外凸位置从而达到导出水箱中残留热量的效果,有效保证进入水箱内部的热量实现全面降温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变速箱,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变速箱在汽车中常称为,变速箱,在工业机械中常称为,变速机,是进行机械动力转换的机械或液压设备,起步、怠速停车、低速或高速行驶、加速、减速、爬坡和倒车等,这就要求汽车的驱动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而目前广泛采用的活塞式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为了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功率较高、油耗较低工作,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器。

2、现有的变速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会散发热量,但是传统变速箱没有良好的散热机构,从而导致变速箱内的机械零件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导致变速箱无法正常工作,申请号为202221460964.0的中国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新结构散热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使得水箱内部的液体介质保持低温,变速箱内部的热量通过其中的抽气风机导入冷却盘管中,经过半导体制冷片降温之后在进气风扇的作用下引导回变速箱本体中,实现内部降温,存在的问题是:

3、其中的降温结构只针对于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散热装置,包括变速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变速箱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变速箱主体(1)的一端和正面分别相通连接有第一导出管道(4)和第二导出管道(12),第二架体(3)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包围罩(5)和风冷组件(6),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9),水箱(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管(8),水箱(9)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0),水箱(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机构(11),第二导出管道(12)上覆盖设置有降温板(13),水箱(9)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散热装置,包括变速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变速箱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变速箱主体(1)的一端和正面分别相通连接有第一导出管道(4)和第二导出管道(12),第二架体(3)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包围罩(5)和风冷组件(6),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9),水箱(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管(8),水箱(9)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0),水箱(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机构(11),第二导出管道(12)上覆盖设置有降温板(13),水箱(9)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第一散热翅(14),第一导出管道(4)上套接有导热筒(15),导热筒(15)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第二散热翅(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沿变速箱主体(1)的两端位置呈半包围设置,设置为金属架体,支撑架(7)呈梯形架体内凹设置,位于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之间底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出管道(4)和第二导出管道(12)均贯穿支撑架(7),配合对接管(8)和水箱(9)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管子谦曾庆华郭原池魏志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