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62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涉及磨床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磨床主体,所述磨床主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放置座,所述磨床主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呈对称分布于放置座的两端,调节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磨具组件向下移动,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磨具组件水平移动,此时磨具组件移动并对工件进行水平打磨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装置的磨具部分进行水平和高度的调节操作,相比于传统磨具通过螺栓的固定方式,提高了磨具部分的使用灵活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磨床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


技术介绍

1、磨床指的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还有少数使用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它磨具与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超精加工机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标准机械加工所使用磨床,砂轮电动机均按传统启动电路运行,电动机启动后按照额定转速运转,由于电网电压有一定波动,砂轮工件磨擦负载不断变化,都会影响电动机转速误差,标准砂轮电动机起动电路一般只有一种加工速度,难以适应不同工件大小要求不同加工相对线速度,以至于所加工工件加工精密度很难保证,因此从提高加工质量加工效率,节约能源等方面考虑,将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磨床,可以收到满意效果。

2、目前的磨床在进行加工操作时,由于磨具部分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同时待加工的工件需要根据需求进行不同深度的加工打磨操作,这导致装置的磨具部分无法满足,进而导致装置的打磨范围大大缩小,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为此提供了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调节磨具组件位置而降低了装置整体实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包括磨床主体,所述磨床主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放置座,所述磨床主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呈对称分布于放置座的两端,还包括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磨床主体顶端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放置座的一侧,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贯穿至磨床主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套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升降座,所述升降柱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贯穿至固定柱的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电机。

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升降座一端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升降座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侧贯穿至升降座的外部,所述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磨具组件,所述磨具组件位于放置座的正上方。

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柱的外壁成型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与升降柱外壁限位块移动轨迹相匹配的限位移动槽。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与磨床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升降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升降座的内壁转动连接。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杆的一侧成型有限位凸块,所述升降座的内部设置有与移动杆一侧限位凸块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动槽,且所述升降座的一侧设置有与移动杆相匹配的限位通槽。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座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限位l块,两个所述限位l块呈对称分布于升降柱的两端,所述限位l块的内部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通过焊接固定于磨床主体的顶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磨具组件向下移动,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磨具组件水平移动,此时磨具组件移动并对工件进行水平打磨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装置的磨具部分进行水平和高度的调节操作,相比于传统磨具通过螺栓的固定方式,提高了磨具部分的使用灵活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包括磨床主体(1),所述磨床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放置座(2),所述磨床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两个夹持组件(3),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呈对称分布于放置座(2)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在磨床主体(1)顶端的固定柱(401),所述固定柱(401)位于放置座(2)的一侧,所述固定柱(401)的底端贯穿至磨床主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柱(401)的顶端套接有升降柱(402),所述升降柱(402)的顶端固定有升降座(403),所述升降柱(402)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04),所述第一螺纹杆(404)的底端贯穿至固定柱(401)的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404)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电机(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还包括固定于升降座(403)一端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406),所述第二电机(40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07),所述第二螺纹杆(407)的一端贯穿至升降座(403)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407)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杆(408),所述移动杆(408)的一侧贯穿至升降座(403)的外部,所述移动杆(408)的底端设置有磨具组件(409),所述磨具组件(409)位于放置座(2)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402)的外壁成型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柱(401)的内部设置有与升降柱(402)外壁限位块移动轨迹相匹配的限位移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04)通过轴承与固定柱(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05)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磨床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407)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升降座(40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407)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升降座(403)的内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08)的一侧成型有限位凸块,所述升降座(403)的内部设置有与移动杆(408)一侧限位凸块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动槽,且所述升降座(403)的一侧设置有与移动杆(408)相匹配的限位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403)的底端固定有两个限位L块,两个所述限位L块呈对称分布于升降柱(402)的两端,所述限位L块的内部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于磨床主体(1)的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包括磨床主体(1),所述磨床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放置座(2),所述磨床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两个夹持组件(3),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呈对称分布于放置座(2)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在磨床主体(1)顶端的固定柱(401),所述固定柱(401)位于放置座(2)的一侧,所述固定柱(401)的底端贯穿至磨床主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柱(401)的顶端套接有升降柱(402),所述升降柱(402)的顶端固定有升降座(403),所述升降柱(402)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04),所述第一螺纹杆(404)的底端贯穿至固定柱(401)的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404)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电机(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磨具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还包括固定于升降座(403)一端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406),所述第二电机(40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07),所述第二螺纹杆(407)的一端贯穿至升降座(403)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407)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杆(408),所述移动杆(408)的一侧贯穿至升降座(403)的外部,所述移动杆(408)的底端设置有磨具组件(409),所述磨具组件(409)位于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睿轩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