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39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涉及海绵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包括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渗水层,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下水道,所述下水道的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下水道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分离通道,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分离通道右侧的位置开设有排水通道,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排水通道右侧的位置开设有雨水储存槽。该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结构简单合理,可对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分离,从而降低了后续过滤处理等机构的压力,并且不容易造成过滤结构发生堵塞,降低了人工清理频率,从而降低了雨水处理利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道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


技术介绍

1、海绵城市道路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旨在通过采用一系列生态化技术手段,使道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储存、净化和释放雨水,从而减少城市内涝和水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现有技术中,海绵城市道路在对雨水进行处理利用时,需要对雨水统一进行多道程序过滤处理,而雨水进入到地下进行处理时会将道路上的大颗粒杂质冲到下水道中,大颗粒杂质和雨水混合在一起进行过滤时非常容易导致过滤板堵塞,增加了过滤机构的压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经常对过滤板进行清理更换,增加了雨水处理利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能够解决雨水进入到地下进行处理时会将道路上的大颗粒杂质冲到下水道中,大颗粒杂质和雨水混合在一起进行过滤时非常容易导致过滤板堵塞,增加了过滤机构的压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经常对过滤板进行清理更换,增加了雨水处理利用成本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渗水层,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下水道,所述下水道的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下水道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分离通道,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分离通道右侧的位置开设有排水通道,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排水通道右侧的位置开设有雨水储存槽,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分离通道左侧的位置开设有排污通道,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排污通道左侧的位置开设有杂质储存槽,所述分离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排污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刮泥机构,所述杂质储存槽的内部设置有排污机构,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部位于排污机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道路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过滤叶。

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下水道的左侧,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和下水道的左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右表面和其中一个过滤叶的左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过滤叶和分离通道位置相对应。

5、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刮泥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对称设置在道路本体的内部,且两个安装板分别位于排污通道的前后侧位置,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侧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均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齿轮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动链,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滑动贯穿安装板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另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和其中一个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两组所述传动链的外表面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的底部和排污通道的内底部相贴合。

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块和排污壳,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对称固定连接在杂质储存槽的内底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绞龙叶,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壳固定嵌设在道路本体的内部,所述排污壳的底端和杂质储存槽相连通,所述排污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滑动贯穿排污壳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下方,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绞龙叶,所述排污壳的外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污口。

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和两个第二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均固定连接在道路本体的顶部,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安装在道路本体的顶部,所述第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方均设置有安装套,两个所述安装套均固定嵌设在道路本体的内部,且安装套呈倾斜设置,所述安装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三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位于雨水储存槽右侧的位置嵌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集水池的内表壁之间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承托框,所述承托框的顶部放置有过滤板,所述道路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固定连通管有第一送水管,所述第一送水管贯穿集水池的表面并延伸至内部靠近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一水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延伸至雨水储存槽的内部。

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贯穿道路本体的外表面并延伸至集水池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二送水管,所述第二送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蓄水箱。

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蓄水箱设置在道路本体的顶部,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水装置,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清污房,所述清污房和排污机构的位置相对应。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当海绵城市道路上的雨水通过下水道进入到分离通道内部后,十字型的过滤叶会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排入到雨水储存槽中,当过滤叶上的大颗粒杂质过多时,第一电机启动配合第一转轴带动过滤叶进行转动,此时推开挡板后将大颗粒杂质送入到排污通道中,并且下方的过滤叶转动到右侧持续对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分离,该设计结构简单合理,可对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分离,从而降低了后续过滤处理等机构的压力,并且不容易造成过滤结构发生堵塞,降低了人工清理频率,从而降低了雨水处理利用的成本。

15、当大颗粒杂质通过排污通道进入到杂质储存槽内部后,通过驱动机构配合第一锥齿轮为第二转轴提供转动力从而使得第一绞龙叶进行转动,从而将杂质储存槽内部的杂质向排污壳内部推送,并通过启动第三电机后配合第三转轴和第二绞龙叶即可将杂质向上输送并通过排污口排出到道路本体外部,随后直接通过运输装置将排出的大量污泥和大颗粒杂质进行清理即可,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对雨水中的大量杂质进行清理,并且难度较低,从而提高了雨水处理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16、初步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进入到雨水储存槽内部后,通过第一水泵、第一抽水管和第一送水管相配合将其送入到集水池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渗水层(11),所述道路本体(1)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下水道(12),所述下水道(12)的顶部设置有井盖(13),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下水道(12)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分离通道(2),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分离通道(2)右侧的位置开设有排水通道(21),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排水通道(21)右侧的位置开设有雨水储存槽(24),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分离通道(2)左侧的位置开设有排污通道(22),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排污通道(22)左侧的位置开设有杂质储存槽(23),所述分离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分离机构(4),所述排污通道(22)的内部设置有刮泥机构(5),所述杂质储存槽(23)的内部设置有排污机构(6),所述道路本体(1)的顶部位于排污机构(6)上方的位置设置有驱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1)固定连接在下水道(12)的左侧,所述连接板(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402),多个所述弹簧(402)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403),所述挡板(403)的顶部和下水道(12)的左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挡板(403)的右表面和其中一个过滤叶(406)的左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过滤叶(406)和分离通道(2)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5)包括两个安装板(501),两个所述安装板(501)对称设置在道路本体(1)的内部,且两个安装板(501)分别位于排污通道(22)的前后侧位置,两个所述安装板(501)的相对侧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均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503),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齿轮(503)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动链(504),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50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02),所述第二电机(502)输出端滑动贯穿安装板(501)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另一侧,所述第二电机(502)输出端和其中一个驱动齿轮(50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传动链(504)的外表面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505),所述刮板(505)的底部和排污通道(22)的内底部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块(601)和排污壳(605),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601)对称固定连接在杂质储存槽(23)的内底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601)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02),所述第二转轴(6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绞龙叶(603),所述第二转轴(602)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壳(605)固定嵌设在道路本体(1)的内部,所述排污壳(605)的底端和杂质储存槽(23)相连通,所述排污壳(60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606),所述第三电机(606)输出端滑动贯穿排污壳(605)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下方,所述第三电机(60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607),所述第三转轴(6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绞龙叶(608),所述排污壳(605)的外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污口(6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第四电机(701)和两个第二安装块(702),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702)均固定连接在道路本体(1)的顶部,所述第四电机(701)固定安装在道路本体(1)的顶部,所述第四电机(7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03),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702)的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09),所述连接杆(709)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05),所述连接杆(709)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04),所述第一齿轮(703)和第二齿轮(704)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705)的下方均设置有安装套(708),两个所述安装套(708)均固定嵌设在道路本体(1)的内部,且安装套(708)呈倾斜设置,所述安装套(70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联动轴(706),所述联动轴(70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707),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锥齿轮(707)和第二锥齿轮(705)啮合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三锥齿轮(707)和第一锥齿轮(604)啮合连接。

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渗水层(11),所述道路本体(1)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下水道(12),所述下水道(12)的顶部设置有井盖(13),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下水道(12)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分离通道(2),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分离通道(2)右侧的位置开设有排水通道(21),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排水通道(21)右侧的位置开设有雨水储存槽(24),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分离通道(2)左侧的位置开设有排污通道(22),所述道路本体(1)的内部位于排污通道(22)左侧的位置开设有杂质储存槽(23),所述分离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分离机构(4),所述排污通道(22)的内部设置有刮泥机构(5),所述杂质储存槽(23)的内部设置有排污机构(6),所述道路本体(1)的顶部位于排污机构(6)上方的位置设置有驱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1)固定连接在下水道(12)的左侧,所述连接板(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402),多个所述弹簧(402)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403),所述挡板(403)的顶部和下水道(12)的左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挡板(403)的右表面和其中一个过滤叶(406)的左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过滤叶(406)和分离通道(2)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5)包括两个安装板(501),两个所述安装板(501)对称设置在道路本体(1)的内部,且两个安装板(501)分别位于排污通道(22)的前后侧位置,两个所述安装板(501)的相对侧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均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503),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齿轮(503)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传动链(504),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50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02),所述第二电机(502)输出端滑动贯穿安装板(501)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另一侧,所述第二电机(502)输出端和其中一个驱动齿轮(50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传动链(504)的外表面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505),所述刮板(505)的底部和排污通道(22)的内底部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块(601)和排污壳(605),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601)对称固定连接在杂质储存槽(23)的内底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601)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02),所述第二转轴(6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绞龙叶(603),所述第二转轴(602)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壳(605)固定嵌设在道路本体(1)的内部,所述排污壳(605)的底端和杂质储存槽(23)相连通,所述排污壳(605)的顶部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东樊彦雷杨婷左远洋徐伟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