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09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时支护结构,包括顶部支撑组件,所述顶部支撑组件为临时支护结构的横向支撑结构,侧支撑组件,所述侧支撑组件为临时支护结构的纵向支撑结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顶部支撑组件和侧支撑组件连接,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顶部支撑组件和侧支撑组件连接。利用切换组件可以切换驱动组件输出动力的位置,即可以单独调节临时支护结构的宽度或高度,也可以同时对临时支护结构的宽度和高度进行调节,可根据实际巷道的情况自由调节,使用方便,即调节宽度和高度的动力源均为驱动组件,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时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2、由于煤炭处于地下,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采掘出大量的巷道,巷道由于土质、压力等情况下,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临时支护结构进行支撑,同时可以为在巷道中工作的人员提供保护。

3、传统的临时支护结构功能较为单一,一般为柱状支撑,使用时支撑柱的长度难以控制,需要外加石块等固定体增加支撑长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巷道,稳定性较差且操作麻烦,目前市面上也存在可以调节高度和宽度的支护结构,但其高度和宽度的调节需要不同的动力源,能源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能源消耗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临时支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护结构包括:顶部支撑组件(1),所述顶部支撑组件(1)为临时支护结构的横向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与中心壳体(1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31)底部安装有双轴电机(32),所述双轴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柱(33),所述调节螺纹柱(33)远离双轴电机(32)的一端与固定板(3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4)固定连接于中心壳体(11)底部,所述调节螺纹柱(33)表面螺纹连接调节板(3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护结构包括:顶部支撑组件(1),所述顶部支撑组件(1)为临时支护结构的横向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与中心壳体(1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31)底部安装有双轴电机(32),所述双轴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柱(33),所述调节螺纹柱(33)远离双轴电机(32)的一端与固定板(3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4)固定连接于中心壳体(11)底部,所述调节螺纹柱(33)表面螺纹连接调节板(3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4)包括双向螺纹柱(41)和单向螺纹柱(44),所述双向螺纹柱(41)设置于调节板(35)上侧,所述双向螺纹柱(41)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移动板(42),所述第一移动板(42)顶部固接有调宽动力板(43),所述单向螺纹柱(44)设置于调节板(35)下侧,所述单向螺纹柱(44)表面螺纹连接第二移动板(45),所述第二移动板(45)底部固接有调高动力板(4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组件(1)还包括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设置于中心壳体(11)内腔处,所述加强板(13)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柱(14),所述加强柱(14)远离加强板(13)的一端与移动侧板(12)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组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赵春耕张明忠赵浩为罗虎张操薛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