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建立感知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建立感知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04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感知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有利于在不影响原有的Wi‑Fi通信网络的前提下构建一张Wi‑Fi感知网络,提高通信质量。该方法包括:通过路由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终端设备与路由设备连接;基于MAC地址,向终端设备发送报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对报文的应答;基于应答,获取感知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以进行感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立感知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1、全屋智能场景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的全新体验。全屋智能包括“富生态”和“真智能”,其中,“真智能”须构建基于全场景的动态智能,突破当前智能家居行业“弱”智能、“伪”智能的现状,超越用户预期的体验。全屋智能场景为用户提供一张全屋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网络,用于家中各个终端设备通过路由器接入网络。全屋智能场景下的动态“真”智能的关键在于用户情景感知。目前,已有方案可以通过复用现有的wi-fi通信网络来构建一个wi-fi感知网络,为用户提供全屋智能场景下的感知服务,例如,智能安防服务、健康关怀服务等。在该方案中,用户可以购买一个感知设备,在建立感知网络时,用户可能需要断开全屋智能场景中的终端设备与路由器的连接,之后再将终端设备连接到感知设备上以此来构建wi-fi感知网络。

2、然而,在构建wi-fi感知网络的过程,需要用户手动断开终端设备与路由器的连接,转而将终端设备与感知设备连接,这会导致全屋智能场景中原有的路由组网关系发生变化,可能造成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下降。

3、基于此,在全屋智能场景下,如何在不影响原有的wi-fi通信网络的前提下构建一张wi-fi感知网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立感知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有利于在不影响原有的wi-fi通信网络的前提下构建一张wi-fi感知网络,提高通信质量。>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感知网络的方法,应用于感知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路由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终端设备与路由设备连接;基于mac地址,向终端设备发送报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对报文的应答;基于应答,获取感知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以进行感知。

3、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与路由设备之间已经建立有wi-fi通信网络,感知设备为了在不改变已有wi-fi通信网络的情况下进行感知,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然后通过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向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并根据终端设备对报文的应答来测量感知设备与终端设备这条链路的csi,基于测量到的csi感知环境中的变化,例如,感知环境中是否有物体(包括人)在活动,感知物体活动的方向、速度等。

4、基于本技术方案,终端设备无需断开与路由设备的连接便可以与感知设备通信,这样不会影响原有的wi-fi通信网络,有利于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实现全屋智能场景下的感知。并且由于不需要配置终端设备与感知设备之间的连接,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操作。

5、并且,由于终端设备无需接入感知设备便可以与感知设备进行通信,这样突破了感知设备必须扮演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角色的限制,本申请的感知设备可以是ap,也可以是普通的站点(station,sta)设备。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通过路由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接入路由设备;通过路由设备广播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protocol,arp)请求报文;从路由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arp响应报文,arp响应报文包括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7、在本申请中,感知设备可以接入路由设备,与路由设备建立连接。在感知设备接入路由设备之后,感知设备可以通过路由设备向终端设备转发arp请求报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arp请求报文之后,通过路由设备向感知设备转发arp响应报文,这样,感知设备便可以从apr响应报文中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基于mac地址,向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包括:基于mac地址,通过空口注入(injection)的方式或者通道直接链路建立(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tdls)的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报文。

9、在一种方式中,由于感知设备接入路由设备,因此,感知设备可以通过路由设备的协助与终端设备建立tdls连接,从而感知设备可以与终端设备通过tdls连接进行点对点的通信,无需通过路由设备的转发。

10、在另一种方式中,感知设备无需路由设备y的协助,采用空口注入(injection)的方式直接与终端设备通信。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通过路由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接收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和路由设备的工作频段;基于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和工作频段,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12、在本申请中,感知设备无需接入路由设备。路由设备会周期性地对外广播信标(beacon)帧,beacon帧包括路由设备的服务集标识、mac地址以及工作频段。这样,感知设备可以获取到路由设备的服务集标识、mac地址以及工作频段,从而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1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基于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和工作频段,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在工作频段上监听报文;基于监听到的报文和路由设备的mac地址,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14、在本申请中,感知设备可以在路由设备的工作频段上监听报文,这些报文要么是路由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要么是终端设备发送给路由设备的,因此监听到的报文中包括终端设备的mac地址,这样感知设备便可以得到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1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监听到的报文包括第一报文,第一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基于监听到的报文和路由设备的mac地址,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将第一报文的源mac地址确定为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16、在本申请中,感知设备监听到的第一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是路由设备的mac地址,也就是说,第一报文是其他设备发送给路由设备的报文,那么第一报文中的源mac地址就是发送第一报文的其它设备的mac地址。因此,感知设备可以将第一报文中的源mac地址确定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1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监听到的报文包括第二报文,第二报文的源mac地址为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基于监听到的报文和路由设备的mac地址,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将第二报文的目的mac地址确定为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18、在本申请中,感知设备监听到的第二报文中的源mac地址为路由设备的mac地址,也就是说,第二报文时路由设备发送给其他设备的报文,那么第二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就是接收第二报文的其他设备的mac地址。因此,感知设备可以将第二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确定为终端设备的mac地址。

1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基于mac地址,向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立感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感知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路由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MAC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路由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MAC地址和所述工作频段,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到的报文包括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路由设备的MAC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到的报文包括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的源MAC地址为所述路由设备的MAC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MAC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MAC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同一空间内多个终端设备中的主设备,所述多个终端设备还包括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备选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以第二频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探测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路由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MAC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5.一种建立感知网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16.一种建立感知网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感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感知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路由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mac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路由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mac地址和所述工作频段,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到的报文包括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路由设备的mac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到的报文包括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的源mac地址为所述路由设备的mac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mac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mac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皓张大庆郭兴民孙超孙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