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5984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铁塔加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斜材加固装置和交叉加固装置,斜材加固装置用于铁塔的斜材交点的加固,交叉加固装置用于铁塔的交叉交点的加固,斜材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和螺栓,第一加固板呈L形,第一加固板侧壁与斜材交点处的斜材相抵接,第一加固板底部与铁塔的连接钢板相抵接,第一螺栓贯穿第一加固板和连接钢板,并与第一加固板、连接钢板相固定;第二螺栓贯穿斜材侧壁和第一加固板侧壁,并与斜材、第一加固板相固定,交叉加固装置包括第二加固板,第二加固板一端与垫板一端相抵接,垫板另一端与交叉交点相抵接,其加固结构较为简单,安装便捷,施工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塔加固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部分在役铁塔执行的设计标准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执行上述标准设计的塔身交叉斜材端部螺栓承载力以及交叉斜材角钢稳定承载力较现行规范偏薄弱,其在城市输电线路廊道的升级改造或者外部设计条件发生变化时,频繁出现构件端部螺栓承载力不足或构件自身稳定应力不足的情况。

2、公开号为jp2004244989a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额定点加强结构,在形成桁架结构或拱形结构的刻痕部分的结合空间部分中,从多个结构构件端面突出加强构件,并在结合空间中填充纤维增强混凝土,所述多个结构部件由从现浇混凝土,pc桩,方钢管,圆钢管,型钢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构成,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的纤维由选自金属纤维例如钢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和其他有机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的组合组成。

3、上述专利,建造成本低,结构重量小,但其节点补强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起来较为不便,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加固结构较为简单,安装便捷,施工周期短。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包括斜材加固装置和交叉加固装置,所述斜材加固装置用于铁塔的斜材交点的加固,所述交叉加固装置用于铁塔的交叉交点的加固。

4、进一步的,所述斜材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和螺栓,所述第一加固板呈l形,第一加固板侧壁与斜材交点处的斜材相抵接,第一加固板底部与铁塔的连接钢板相抵接,第一螺栓贯穿第一加固板和连接钢板,并与第一加固板、连接钢板相固定;第二螺栓贯穿斜材侧壁和第一加固板侧壁,并与斜材、第一加固板相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交叉加固装置包括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二加固板一端与垫板一端相抵接,垫板另一端与交叉交点相抵接,第三螺栓依次贯穿第二加固板、垫板和交叉交点,且与第二加固板、垫板、交叉交点相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交叉加固装置还包括加固柱,所述加固柱为三棱柱,加固柱外壁与交叉交点、第二加固板相固定。

7、一种铁塔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s10,判断铁塔的受压构建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9、步骤s20,根据判断结果选择铁塔加固方案;

10、步骤s30,根据加固方案对铁塔相应的部分进行加固。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中,受压构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12、

13、式中,n为轴心压力设计值;为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a为构件毛截面面积;mn为压杆稳定强度折减系数;fy为钢材的屈服强度;γr为钢材的抗力分项系数。

14、进一步的,所述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与有效长细比λe具有如下对应关系:

15、

16、式中,为正则化长细比;λe为有效长细比;fy为钢材的屈服强度;e为钢材的弹性模量,

17、当时,

18、

19、式中,为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α1为常数;为正则化长细比;

20、当时,

21、

22、式中,为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α1、α2、α3为常数;为正则化长细比。

23、进一步的,所述λe的计算公式为:

24、λe=kλ

25、

26、式中,λe为有效长细比;k为构件长细比修正系数;l0构件计算长度;r为构件计算回转半径。

2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中,铁塔加固方案包括斜材交点加固方案、交叉交点加固方案和整体加固方案。

28、进一步的,所述斜材交点加固方案的施工方法为:在斜材、第一加固板和下方节点板上开设相对应的通孔,拆除相邻构件上存在碰撞干涉的螺栓,安装斜材加固装置;

29、所述交叉交点加固方案的施工方法为:在交叉交点和交叉加固装置上开设相对应的孔,拆除交叉交点原有的螺栓,安装交叉加固装置;

30、所述整体加固方案为斜材交点加固方案加交叉交点加固方案。

3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2、1、本专利技术加固结构较为简单,安装便捷,施工周期短。

33、2、本专利技术不需要拆除或更换铁塔现有的结构,施工过程中不停电、不拆除构件、不会对铁塔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过程更加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材加固装置(4)和交叉加固装置(5),所述斜材加固装置(4)用于铁塔(1)的斜材交点(2)的加固,所述交叉加固装置(5)用于铁塔(1)的交叉交点(3)的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材加固装置(4)包括第一加固板(41)和螺栓,所述第一加固板(41)呈L形,第一加固板(41)侧壁与斜材交点(2)处的斜材(21)相抵接,第一加固板(41)底部与铁塔(1)的连接钢板相抵接,第一螺栓(42)贯穿第一加固板(41)和连接钢板,并与第一加固板(41)、连接钢板相固定;第二螺栓(43)贯穿斜材(21)侧壁和第一加固板(41)侧壁,并与斜材(21)、第一加固板(41)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加固装置(5)包括第二加固板(51),所述第二加固板(51)一端与垫板(54)一端相抵接,垫板(54)另一端与交叉交点(3)相抵接,第三螺栓(52)依次贯穿第二加固板(51)、垫板(54)和交叉交点(3),且与第二加固板(51)、垫板(54)、交叉交点(3)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加固装置(5)还包括加固柱(53),所述加固柱(53)为三棱柱,加固柱(53)外壁与交叉交点(3)、第二加固板(51)相固定。

5.一种铁塔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受压构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与有效长细比λe具有如下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λe的计算公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铁塔加固方案包括斜材交点加固方案、交叉交点加固方案和整体加固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材加固装置(4)和交叉加固装置(5),所述斜材加固装置(4)用于铁塔(1)的斜材交点(2)的加固,所述交叉加固装置(5)用于铁塔(1)的交叉交点(3)的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材加固装置(4)包括第一加固板(41)和螺栓,所述第一加固板(41)呈l形,第一加固板(41)侧壁与斜材交点(2)处的斜材(21)相抵接,第一加固板(41)底部与铁塔(1)的连接钢板相抵接,第一螺栓(42)贯穿第一加固板(41)和连接钢板,并与第一加固板(41)、连接钢板相固定;第二螺栓(43)贯穿斜材(21)侧壁和第一加固板(41)侧壁,并与斜材(21)、第一加固板(41)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塔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加固装置(5)包括第二加固板(51),所述第二加固板(51)一端与垫板(54)一端相抵接,垫板(54)另一端与交叉交点(3)相抵接,第三螺栓(52)依次贯穿第二加固板(51)、垫板(54)和交叉交点(3),且与第二加固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乐萱唐自强吴晓杰黄晓予王连辉李继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