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616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及其应用,属于土壤保水防渗技术领域,所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微纳米纤维微球5~10重量份;双组分吸水纤维20~30重量份;酵母菌粉15~20重量份;沸石粉10~15重量份。利用丝素纤维微球的强吸水性在土壤中可以快速吸水,将水分截留在保水层,本申请还利用双组分吸水纤维与纤维微球的协同作用实现保水层的快速吸水和抗渗效果,并通过保水层中酵母菌粉和沸石粉的协同作用避免保水层土壤形成板结。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原料和施工成本低,施工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及其应用,属于土壤保水防渗。


技术介绍

1、我国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70%,减少农田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增加土壤保水能力至关重要,采取土壤改良剂、土壤保水抗渗剂、膜料防渗等措施,均可以保留更多水分供作物使用,有助于作物根系的吸水,并且增加作物产量。但是现有技术中土壤改良剂的长时间使用,容易对对土壤的生态造成影响,进而对作物生长起到负面作用;土壤保水剂通常稳定性和耐盐性较差、使用寿命短,并且抗渗效果不佳;膜防渗技术,虽然抗渗效果好,但是施工和维护成本高,且在大量降雨时极容易致内涝发生。目前现有技术中,仍没有兼具防渗、低成本且对大量降雨时不易内涝的土壤防渗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中土壤防渗技术存在的防渗效果、低成本和抗内涝难以兼容的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

2、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所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4、微纳米纤维微球 5~10重量份;

5、双组分吸水纤维 20~30重量份;

6、酵母菌粉15~20重量份;

7、沸石粉10~15重量份;

8、所述微纳米纤维微球由蓬松的纳米纤维作为球形骨架,呈现蓬松的网状球状结构,所述纳米纤维表面包裹有多糖;

9、所述双组分吸水纤维为并列型或偏心型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述皮芯结构包括树脂芯层、含有含高吸水性树脂的树脂皮层。

10、可选地,所述微纳米纤维微球选自丝素微纳米纤维微球;

11、所述微纳米纤维微球的直径为0.5~3mm。

12、所述双组分吸水纤维的长度为10~55mm。

13、可选地,所述芯层包括芯材树脂基体、增容剂、无机纳米颗粒;

14、所述皮层包括皮材树脂基体、高吸水性树脂、增容剂、无机纳米颗粒。

15、可选地,所述芯材树脂基体选自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乳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6、所述皮材树脂基体选自聚乙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7、可选地,所述高吸水性树脂选自聚丙烯酸盐类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酰胺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8、可选地,所述增容剂选自马来酸二丁酯接枝聚合物、 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中的一种。

19、可选地,所述无机纳米颗粒选自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三氯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在土壤保水抗渗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21、将待施工土地剥离表层5至30cm土壤,暴露施工作业面,将所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均匀喷洒覆盖施工作业面,并耕犁土壤,使土壤与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混合均匀形成保水抗渗层,然后回填剥离的土壤,并碾压夯实土壤。

22、可选地,所述保水抗渗层的厚度为2~10cm。

23、可选地,所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的总用量为10~20kg/m2。

24、本申请中,微纳米纤维微球选自丝素微纳米纤维微球,众多纤维连结形成蓬松的网状球形结构,内部孔隙结构丰富,具有超高吸水率,多糖包裹在丝素纤维的表面,有助于使其结构更牢固、网状结构的孔隙分布均匀、提高吸水率,还有利于细胞在微球表面进行粘附与增殖。

25、本申请中,双组分吸水纤维,由于是偏芯型或并列型的双组分纤维,当皮层材料具有超强吸水性,而芯层的材料不是强吸水材料时,皮层和芯层会产生吸水溶胀度的差值,吸水后会产生不均匀的膨胀,因此在与水接触时双组分吸水纤维机会发生卷曲。

26、本申请中,酵母菌是以芽殖为主,形态结构简单的一类真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在有氧环境和无氧环境都能生存。酵母菌在分解污染物时会放出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避免产生板结,利于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7、本申请中,沸石粉作为土质调节剂可以调节土壤固体颗粒粒度,使土壤粒度更均匀,含氧量更高,能够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

28、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29、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利用丝素纤维微球的强吸水性在土壤中可以快速吸水,将水分截留在保水层,本申请还利用双组分吸水纤维皮层和芯层吸水性的差距使得在接触水时纤维会发生卷取等变形,众多的纤维在土壤中吸水变形时会起到紧固土壤的作用,同时在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施用过程中,丝素纤维微球和双组分吸水纤维混合后,部分双组分吸水纤维的端头会插入丝素纤维微球中,在丝素纤维微球吸水膨胀后会拉紧插入的双组分吸水纤维,加之双组分吸水纤维自身的吸水卷曲变形,由土壤中丝素纤维微球和双组分吸水纤维组成的骨架网络,骨架网络吸水缩紧协同土壤形成紧密的保水层,进而在大量灌溉或下雨时具有良好的抗渗效果,此外,保水层中酵母菌粉和沸石粉的协同作用避免保水层土壤形成板结。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原料和施工成本低,施工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微球选自丝素微纳米纤维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微球的直径为0.5~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吸水纤维的长度为10~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芯材树脂基体、增容剂、无机纳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树脂基体选自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乳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选自聚丙烯酸盐类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酰胺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8.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在土壤保水抗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抗渗层的厚度为2~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的总用量为10~20kg/m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微球选自丝素微纳米纤维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微球的直径为0.5~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吸水纤维的长度为10~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芯材树脂基体、增容剂、无机纳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土壤保水抗渗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金海张恩宽夏艳张馨月胡锦东张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助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