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534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机架,机架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竖杆,竖杆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其中一竖杆左右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柱,另一竖杆下端接有握杆,另一竖杆外侧壁上套设有两个横板,另一竖杆左右两侧还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矩形长孔;两竖杆间设置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上穿设有转动轴,握杆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上设置有转动杆,第二横杆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开设有固定通槽,固定通槽侧板上设置有半圆橡胶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不仅能够方便使用人员对转动轴的两端进行支撑,还能在使用人员使用时将装置与轮椅固定在一起,提高轮椅上使用人员使用时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材,具体是指一种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1、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以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械加工、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将这些零件拼装而成的,设计趋向智能化,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活动。同时,治疗师还可借助于一些器材对患者肢体做被动运动或手法训练,患者也可以利用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等。

2、但现有的康复器材,尤其是用于上肢臂力恢复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例如:当脑病术后需要轮椅辅助运动的患者进行自主训练时,虽可在使用前将轮椅的轮子进行固定,使其保持静止不动,但仍不可避免患者在锻炼上肢的拉动过程中,因施力过大或其他意外导致轮椅上部出现向后仰动的情况,进而对轮椅上患者的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方便使用人员对转动轴的两端进行支撑,还能在使用人员使用时将装置与轮椅固定在一起,提高轮椅上使用人员使用时的安全性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穿过机架顶板,两所述竖杆沿机架前后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竖杆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与机架顶板上端面固接,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竖杆固接;其中一所述竖杆左右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机架的左右方向横向延伸,另一所述竖杆下端接有握杆,另一所述竖杆外侧壁上套设有两个横板,两所述横板沿竖直方向分布,另一所述竖杆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一矩形长孔,所述第一矩形长孔沿机架前后方向横向延伸;两所述竖杆间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一端放置于下侧横板上,所述第一横杆另一端与连接板固接,两所述横板间的竖向距离形成第一横杆转动空间,所述第一横杆上穿设有沿机架左右方向横向延伸的转动轴,所述握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前后两立柱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第二横杆上位于转动杆靠近握杆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转动杆均垂直于第二横杆,所述固定杆与转动杆间的夹角为90°,所述固定杆远离转动杆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固定通槽,所述固定通槽和固定杆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通槽的侧板上设置有半圆橡胶球,两所述半圆橡胶球间的横向距离形成扶手立柱定位通道,所述转动轴端面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均为与转动杆转动弧度相一致并向上延伸的弧形,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机架顶板左右两端端面上开设有位于转动轴竖直投影内且与转动杆相适配的放置槽。

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机架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竖杆,竖杆穿过机架顶板,两竖杆沿机架前后延伸方向分布,在竖杆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下端与机架顶板上端面固接,第一弹簧上端与竖杆固接,其中一竖杆左右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沿机架的左右方向横向延伸,另一竖杆下端接有握杆,并在另一竖杆外侧壁上套设有两个横板,两横板沿竖直方向分布,且另一竖杆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一矩形长孔,且第一矩形长孔沿机架前后方向横向延伸,两竖杆间设置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一端放置于下侧横板上,第一横板另一端与连接板固接,两横板间的竖向距离形成第一横杆转动空间,第一横杆上穿设有沿机架左右方向横向延伸的转动轴,并在握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二横杆,且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前后两立柱内侧壁转动连接,在第二横杆上设置有转动杆,在第二横杆上位于转动杆靠近握杆一侧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与转动杆均垂直于第二横杆,且固定杆与转动杆间的夹角为90°,在固定杆远离转动杆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固定通槽,且固定通槽与固定杆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并在固定通槽的侧板上设置有半圆橡胶球,且两半圆橡胶球间的横向距离形成扶手立柱定位通道,转动轴端面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均为与转动杆转动弧形相一致并向上延伸的弧形,并在转动杆上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连接孔,机架顶板左右两端端面上开设有位于转动轴竖直投影内且与转动杆相适配的放置槽,装置在使用时,使用人员需通过机架后侧两立柱间的空隙将轮椅行驶至机架内,握住固定杆朝向机架内侧旋转,使其与地面水平,使第二横杆跟随固定杆旋转,并带动第二横杆上的转动杆旋入至放置槽内且与放置槽槽底相接,在转动杆的旋转过程中,转动轴端面的连接块插入至转动杆的连接孔内,以此对转动轴的两端进行支撑,再将轮椅向前进行移动,使轮椅左右两侧的扶手立柱对固定通槽内的半圆橡胶球挤压,使扶手立柱经由两半圆橡胶球间横向距离所形成的扶手立柱定位通道,进入至固定通槽内并与固定通槽槽底部分相接,以此使轮椅的扶手立柱与固定杆固定在一起,之后,使用人员再握紧握杆向下拉动,带动位于机架后侧的竖杆向下运动,并对套设在机架后侧竖杆上的第一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使横板向下进行移动,当上侧横板接触到第一横杆时,会驱动第一横杆后端绕转动轴向下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横杆前端向上旋转,并带动连接板进行转动,此时支撑柱在连接板与第一矩形长孔的驱动下,也会向上进行移动,并驱动位于机架前侧的竖杆向上移动,对套设与机架前侧竖杆上的弹簧进行拉伸,再将握杆移动回初始位置,使竖杆在弹簧的驱动下也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往复运动,对使用人员的上肢进行锻炼,这样不仅能够方便使用人员对转动轴的两端进行支撑,还能在使用人员使用时将装置与轮椅固定在一起,提高轮椅上使用人员使用时的安全性。

4、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在第一横杆上设置有三个,三所述转动轴沿第一横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第二横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第二横杆长度方向横向延伸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机架前后两立柱内侧壁相齐,所述第二横杆上还套设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内侧壁与第二横杆和连杆的外边缘相适配,所述转动杆通过圆管固定在第二横杆上,所述圆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孔沿圆管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固定杆插入至其中一固定孔内与圆管可拆卸固接。通过将转动轴在第一横杆上设置有三个,三转动轴沿第一横杆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分布,并在第二横杆的外侧壁上设置由沿第二横杆长度延伸方向的连杆,且连杆的前后两端与机架前后两立柱内侧壁相齐,并在第二横杆上套设有圆管,圆管的内侧壁与第二横杆和连杆的外边缘相适配,转动杆通过圆管固定在第二横杆上,圆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若干固定孔,若干固定孔沿圆管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分布,固定杆插入至其中一固定孔内与圆管可拆卸固接,推动固定杆使圆管在第二横杆上进行前后移动,能够调整转动杆在第二横杆上的位置,从而使转动杆在旋转时能够旋入至不同的放置槽内,并使第一横杆上不同位置的转动轴能够与转动杆固定在一起,以此方便轮椅上的使用人员对装置的锻炼强度进行调整。

5、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立柱下端面固接有两个立板,两所述立板沿机架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所述机架(2)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竖杆(1),所述竖杆(1)穿过机架(2)顶板,两所述竖杆(1)沿机架(2)前后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竖杆(1)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下端与机架(2)顶板上端面固接,所述第一弹簧(13)上端与竖杆(1)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7)在第一横杆(17)上设置有三个,三所述转动轴(7)沿第一横杆(17)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第二横杆(1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第二横杆(18)长度方向横向延伸的连杆(19),所述连杆(19)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机架(2)前后两立柱内侧壁相齐,所述第二横杆(18)上还套设有圆管(9),所述圆管(9)的内侧壁与第二横杆(18)和连杆(19)的外边缘相适配,所述转动杆(30)通过圆管(9)固定在第二横杆(18)上,所述圆管(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杆(8)相适配的若干固定孔(29),若干所述固定孔(29)沿圆管(9)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固定杆(8)插入至其中一固定孔(29)内与圆管(9)可拆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立柱下端面固接有两个立板(26),两所述立板(26)沿机架(2)的左右延伸方向分布,两所述立板(26)间设置有与两立板(26)铰接的行走轮(20),所述立板(26)的下端面高度高于行走轮(20)的下端面高度,所述机架(2)后侧立柱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矩形长孔(24),所述第二矩形长孔(24)沿机架(2)的左右方向横向贯通,所述第二矩形长孔(24)内设置有两个圆形块(21),两所述圆形块(21)沿竖直方向对齐并顶紧,下侧所述圆形块(21)的下端面固接有活动杆(23),所述活动杆(23)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穿过机架(2)并延伸至两立板(26)间,所述活动杆(23)下端接有压板(31),所述压板(31)下端面压于行走轮(20)上端面,位于第二矩形长孔(24)内的活动杆(23)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25),所述第二弹簧(25)上端与下侧圆形块(21)固接,所述第二弹簧(25)下端与机架(2)固接,所述第二横杆(18)沿机架(2)的前后方向横向延伸至第二矩形长孔(24)内并与上侧圆形块(21)固接,所述第二横杆(18)轴心位置与上侧圆形块(21)的连接处位于上侧圆形块(21)轴心的正上方,所述转动杆(30)朝向第二横杆(18)方向横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块(21)、活动杆(23)与压板(31)沿竖直方向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上端固接有支撑板(12),所述第一弹簧(13)上端通过支撑板(12)与竖杆(1)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18)远离握杆(4)一侧设置有与机架(2)前后两立柱内侧壁固接的定位杆(11),所述转动杆(30)压于定位杆(11)上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0)远离圆管(9)一端固接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至圆管(9)的竖向距离与圆管(9)至机架(2)顶板的竖向距离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所述机架(2)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竖杆(1),所述竖杆(1)穿过机架(2)顶板,两所述竖杆(1)沿机架(2)前后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竖杆(1)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下端与机架(2)顶板上端面固接,所述第一弹簧(13)上端与竖杆(1)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7)在第一横杆(17)上设置有三个,三所述转动轴(7)沿第一横杆(17)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第二横杆(1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第二横杆(18)长度方向横向延伸的连杆(19),所述连杆(19)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机架(2)前后两立柱内侧壁相齐,所述第二横杆(18)上还套设有圆管(9),所述圆管(9)的内侧壁与第二横杆(18)和连杆(19)的外边缘相适配,所述转动杆(30)通过圆管(9)固定在第二横杆(18)上,所述圆管(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杆(8)相适配的若干固定孔(29),若干所述固定孔(29)沿圆管(9)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固定杆(8)插入至其中一固定孔(29)内与圆管(9)可拆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病术后辅助上肢臂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立柱下端面固接有两个立板(26),两所述立板(26)沿机架(2)的左右延伸方向分布,两所述立板(26)间设置有与两立板(26)铰接的行走轮(20),所述立板(26)的下端面高度高于行走轮(20)的下端面高度,所述机架(2)后侧立柱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矩形长孔(24),所述第二矩形长孔(24)沿机架(2)的左右方向横向贯通,所述第二矩形长孔(24)内设置有两个圆形块(21),两所述圆形块(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田增民刘钰鹏
申请(专利权)人:诺莱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