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_技高网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403520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车辆在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后,车身高度调节缓慢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指令时,通过全主动悬架使车身下降或上升;对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以使空气弹簧悬架接替全主动悬架对车身进行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在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空气弹簧悬架来调节车身高度,通过全主动悬架来调节车身的高度,调节速度快,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在通过全主动悬架将车身的高度降低后,又通过空气弹簧悬架来接替全主动悬架,空气弹簧悬架接替后,全主动悬架输出的垂向力为零,能够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主流车型地板高度参数设计受限于车辆的通过性、底盘硬件布置等要求,或像suv等车型设计得较高,又或像超跑车型设计得较低,无法兼顾不同人群在上下车场景下对车身高度的需求。

2、以家用suv车型为例,家用suv的车身高度普遍较高,对于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人群在上下车时容易发生磕碰或跌落风险,轻松上下车功能应运而生,在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后,车身高度自动降低,方便乘员更便捷更安全的进出车辆。

3、目前常见的轻松上下车功能大多通过空气弹簧悬架实现车身高度的调节,空气弹簧悬架调节缓慢(一般在10s以上),用户等待时间较长,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4、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车辆在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后,车身高度调节缓慢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车身以及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空气弹簧悬架和全主动悬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3、在接收到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指令时,通过所述全主动悬架使所述车身下降或上升;

4、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以使所述空气弹簧悬架接替所述全主动悬架对所述车身进行支撑。

5、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6、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7、如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

8、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步骤具体包括:

9、判断执行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

10、“如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的步骤具体包括:

11、如果执行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间,则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

12、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步骤具体包括:

13、判断所述空气弹簧悬架的压力是否大于预设压力;

14、“如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的步骤具体包括:

15、如果所述空气弹簧悬架的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压力,则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

16、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步骤具体包括:

17、判断执行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空气弹簧悬架的压力是否大于预设压力;

18、“如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的步骤具体包括:

19、如果执行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空气弹簧悬架的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压力,则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

20、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21、在接收到退出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指令时,通过所述全主动悬架将所述车身上升或下降;

22、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充气或放气,以使所述空气弹簧悬架接替所述全主动悬架对所述车身进行支撑。

23、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24、在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的同时,逐渐将所述全主动悬架输出的垂向力减小至零。

25、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26、在所述空气弹簧悬架完成放气或充气后,再逐渐将所述全主动悬架输出的垂向力减小至零。

27、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28、当所述车辆的车钥匙与所述车身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接收到解锁车门的指令触发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指令。

29、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能够执行上述的控制方法。

30、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在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空气弹簧悬架来调节车身高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全主动悬架来调节车身的高度,调节速度快,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在通过全主动悬架将车身的高度降低或升高后,又通过空气弹簧悬架来接替全主动悬架,由空气弹簧悬架接替后,全主动悬架输出的垂向力为零,能够降低能耗。

3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预设条件,在通过全主动悬架将车身的高度降低或升高后,只有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才对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以使空气弹簧悬架来接替全主动悬架,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就无需使空气弹簧悬架来接替全主动悬架,无需对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在退出轻松上下车功能时,也就无需再对空气弹簧悬架进行充气或放气,工作更加高效也更加节能。

32、又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退出轻松上下车功能时,也优选先通过全主动悬架使车身的高度上升或下降,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出现磕碰底盘的情况。

33、又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车钥匙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接收到解锁车门的指令时,自动触发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的指令,由全主动悬架将车身的高度降低或升高,通过这样的设置,当用户靠近车辆并通过车钥匙解锁车门时,车身高度就会自动降低或升高,不同等到用户打开车门时再使车身高度降低或升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34、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车辆由于包括了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进而具备了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车辆,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在启动轻松上下车功能时,能够快速地使车身降低或升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身以及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空气弹簧悬架和全主动悬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身以及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空气弹簧悬架和全主动悬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对所述空气弹簧悬架进行放气或充气”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柏宏原达王保田李海邈赵廷香覃霍谷成刘灵伟佘军尧潘登陈晓雷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