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513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模具升温至90℃±5℃,向模具内注入a组分,步骤2:保持模具温度,向模具内注入b组分,步骤3:转动模具,使模具内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将模具升温至110℃±5℃,并继续转动模具,让混合物反应固化成型,并熟化,脱模后获得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最终获得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聚氨酯微孔材料。


技术介绍

1、专利号为2016103517108、公开号为106008872a、专利名称为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和应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2、步骤1:将二异氰酸酯和多羟值化合物反应得到含氨基甲酸酯并以异氰酸根封端的预聚物,按比例添加阻聚剂,作为a组分(需要在90℃下保存);

3、步骤2:将多羟基化合物以及发泡剂、扩链剂、交联剂、添加剂和催化剂按比例混合,得到b组分(需要在60℃下保存);

4、步骤3: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搅拌,浇注到模具(模具温度90℃-110°c)中,封闭模具让混合物反应固化成型,取出熟化(110℃下加热12小时),得到聚氨酯微孔弹性体。

5、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发现:1.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a组分、b组分的性能逐渐下降,最终获得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性能会显著下降。2.a组分、b组分混合不均匀时,会导致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性能会显著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将模具升温至90℃±5℃,向模具内注入a组分,其中,将二异氰酸酯和多羟值化合物反应得到含氨基甲酸酯并以异氰酸根封端的预聚物,按比例添加阻聚剂,作为a组分;

5、步骤2:保持模具温度,向模具内注入b组分,其中,将多羟基化合物以及发泡剂、扩链剂、交联剂、添加剂和催化剂按比例混合,得到b组分;

6、步骤3:转动模具,使模具内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将模具升温至110°c±5℃,并继续转动模具,让混合物反应固化成型,并熟化,脱模后获得聚氨酯微孔弹性体。

7、首先,本专利技术将a组分、b组分直接加入到模具内,无需为组分设置对应的保存装置和保存环境,从而降低生产难度,更关键的是可以有效缩短组分的保存时间,进而保证最终获得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性能。其次,本专利技术让a组分和b组分在模具中混合,而不是在模具外混合,可以有效保证混合过程中的温度,避免混合过程中温度降低,造成的混合效率低的问题。更关键的是,通过在模具中混合,可以省去混合物加入模具的时间,进一步保证最终获得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性能。然后,本专利技术在混合、固化、熟化的过程中,模具在不断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层离子排布密集,可以形成较为光滑的外表面,而内层离子穿透性更强,可以形成更丰富的微孔形态。

8、优选,所述模具包括呈管状的内侧壁、呈管状的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顶部被顶封闭,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底部被底封闭,从而在所述内侧壁、外侧壁、顶、底之间围成一个呈圆筒状的型腔,以所述外侧壁作为型腔外壁。

9、进一步优选,所述模具的型腔外壁是光滑的表面。

10、进一步优选,所述内侧壁上开有注入孔,a组分、b组分通过注入孔注入。

11、进一步优选,所述内侧壁在顶的位置设有开口,在底的位置封闭,从而使内侧壁围成的内腔与注入孔连通,直接通过内侧壁的开口向内腔内注入b组分,然后b组分穿过注入孔注入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型腔内。

12、进一步优选,所述外侧壁外围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呈筒状。

13、优选,所述模具绕模具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模具的中心轴线位于水平方向上。

14、进一步优选,步骤2中,一边转动模具,一边向模具内注入b组分。

15、进一步优选,步骤2中模具的转动方向、步骤3中熟化之间的模具转动均是先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

16、进一步优选,步骤3中,熟化阶段,所述模具是间隙性的转动,即先转动几分钟,再停止转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呈管状的内侧壁、呈管状的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顶部被顶封闭,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底部被底封闭,从而在所述内侧壁、外侧壁、顶、底之间围成一个呈圆筒状的型腔,以所述外侧壁作为型腔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型腔外壁是光滑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上开有注入孔,a组分、b组分通过注入孔注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在顶的位置设有开口,在底的位置封闭,从而使内侧壁围成的内腔与注入孔连通,直接通过内侧壁的开口向内腔内注入b组分,然后b组分穿过注入孔注入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型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外围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呈筒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绕模具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模具的中心轴线位于水平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一边转动模具,一边向模具内注入b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模具的转动方向、步骤3中熟化之间的模具转动均是先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熟化阶段,所述模具是间隙性的转动,即先转动几分钟,再停止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呈管状的内侧壁、呈管状的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顶部被顶封闭,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底部被底封闭,从而在所述内侧壁、外侧壁、顶、底之间围成一个呈圆筒状的型腔,以所述外侧壁作为型腔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型腔外壁是光滑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上开有注入孔,a组分、b组分通过注入孔注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在顶的位置设有开口,在底的位置封闭,从而使内侧壁围成的内腔与注入孔连通,直接通过内侧壁的开口向内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建强罗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