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的上支撑技术

技术编号:403106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震器的上支撑。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内芯,步骤2、将内芯放置在模具的型腔内,所述内芯的外侧壁和所述型腔的环状侧壁之间形成填充空间;步骤3、向填充空间内填充聚氨酯,待聚氨酯固化后,脱模获得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包括内芯、外管,所述内芯外浇筑成型有外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管直接浇筑成型在内芯上,相比于内芯和外管分别加工后再套设的方式,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强的连接强度,从而使产品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震器,具体涉及汽车减震器的上支撑。


技术介绍

1、上支撑是汽车减震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质量、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减震效果,最终影响汽车的驾乘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2、现有的上支撑多由金属材质的内芯、聚氨酯材质的外管组成,生产的时候,内芯和外管分别加工,然后套设在一起。分别加工导致生产效率低、套设连接导致产品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其是通过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

3、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4、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1、制作内芯,所述内芯呈管状,所述内芯的内径各处相同,所述内芯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道开口朝外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内芯的中心轴线重合,作为第一环形凹槽;p>

6、步骤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模具包括位于下方的下模,所述下模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底,所述下模的上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模具还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模,所述上模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上模的顶部设有顶;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对接卡扣在一起;所述上模以所述上模的中心轴线所在的面为分割面,被分割为两部分,分别是位于左侧的第一子模、位于右侧的第二子模,第一子模、第二子模对接卡扣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模具包括位于下方的下模,所述下模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底,所述下模的上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模具还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模,所述上模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上模的顶部设有顶;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对接卡扣在一起;所述上模以所述上模的中心轴线所在的面为分割面,被分割为两部分,分别是位于左侧的第一子模、位于右侧的第二子模,第一子模、第二子模对接卡扣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顶的中心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内芯内,所述限位凸起上开有中空腔,利用中空腔向内芯内添加加热装置或制冷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上支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外套设有弹簧或弯成管状的钢丝网板,所述弹簧或所述钢丝网板位于型腔内,在聚氨酯浇筑后,弹簧或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警罗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