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具体涉及吡啶骈他叮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最早发现于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主要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以及水稻等多种农作物为食,属杂食性昆虫。2016年该物种从美洲传至非洲,随后逐渐传入印度,2019年由缅甸传入我国南部,并逐渐沿着中国向北扩散。由于其具较强的迁飞、适应及繁殖能力,草地贪夜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农作物害虫之一。如今这种害虫的分布范围在全球仍在扩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损害,该昆虫在2020年和2023连续两年被收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在草地贪夜蛾防控措施中,杀虫剂和转基因bt毒素作物是主要措施,但由于化学杀虫剂和bt毒素的广泛且长期的使用,草地贪夜蛾产生很强的农药抗性,且其抗药性的机制也逐渐多样化,所以目前迫切需要寻找到新的杀虫靶点,开发新型农药。
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经典的右旋b-dna双螺旋模型,随后a-dna,z
...【技术保护点】
1.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2.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害虫的产品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包括鳞翅目昆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的含量为1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通过与害虫体内的G4结构结合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通过损伤害虫的肠道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7.
...【技术特征摘要】
1.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2.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害虫的产品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包括鳞翅目昆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的含量为1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骈他叮或其衍生物通过与害虫体内的g4结构结合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康康,李锦,姚婷婷,向利军,冯启理,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