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38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该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调节座和转动座,所述基座设置于原始地面上,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基座之间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座可相对所述基座做直线移动,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调节座之间通过球体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座可相对所述调节座进行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装修,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


技术介绍

1、装配式装修是将装修目标分为若干模块,并预先在工厂内制作模块组件,如底盘、墙板、顶板等,相较于湿法作业不再需要水泥、油漆砂石等传统材料,可在现场直接进行安装,环保无害,并大大提高了装修效率。

2、在装配式装修中,底板模块或卫生间底盒安装通过支撑脚设置在原始地面上;但是原始地面出现不平整或者存在坡度时,设置在原始地面上的支撑脚也会发生倾斜,其用以接触底板或底盒的部件也同步倾斜,进而导致底板或者底盒整体安装过程中会出现与支撑脚无法完全接触,或接触不紧密的情况,在后续使用中容易出现空鼓感甚至导致底板拼接缝间隙增大出现渗漏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支撑脚大多只能实现高度调节,并不能提供角度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

2、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调节座和转动座,所述基座设置于原始地面上,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基座之间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座可相对所述基座做直线移动,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调节座之间通过球体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座可相对所述调节座进行旋转。

3、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座底部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球体配合的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对应的球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球体的球径。

4、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座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转动座包括相连的连接底与支撑顶座,所述球面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底上,所述连接底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5、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球体通过短杆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底部,所述球体与所述球面凹槽配合时,所述连接底外壁与所述限位槽内壁的间隙满足所述转动座四周均至少有2°的转动空间。

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顶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用以固定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调节座。

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可供所述调节座移动的调节槽,所述调节座设置于所述调节槽内。

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槽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调节座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基座与所述调节座螺纹配合连接。

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槽轴线方向竖直设置。

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基座的横截面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

11、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12、本技术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调节座与基座螺纹配合以实现支撑脚的高度调节;

14、2、通过设置球体和球面凹槽使转动座实现任意角度的旋转;

15、3、分别在调节座上设置第一连接孔、在转动座上设置第二连接孔,通过紧固件同时连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固定调节座和转动座,以在转动、调节角度后进行固定,保证稳定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3)、调节座(2)和转动座(1),所述基座(3)设置于原始地面上,所述调节座(2)与所述基座(3)之间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座(2)可相对所述基座(3)做直线移动,所述转动座(1)与所述调节座(2)之间通过球体(21)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座(1)可相对所述调节座(2)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底部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球体(21)配合的球面凹槽(121),所述球面凹槽(121)对应的球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球体(21)的球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2)顶部设置有限位槽(22),所述球体(2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22)内,所述转动座(1)包括相连的连接底(12)与支撑顶座(11),所述球面凹槽(121)设置于所述连接底(12)上,所述连接底(12)插设于所述限位槽(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21)通过短杆(21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22)底部,所述球体(21)与所述球面凹槽(121)配合时,所述连接底(12)外壁与所述限位槽(22)内壁的间隙满足所述转动座(1)四周均至少有2°的转动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2)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21),所述支撑顶座(11)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11),还包括紧固件(13),所述紧固件(13)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2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11)配合用以固定所述转动座(1)与所述调节座(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顶部设置有可供所述调节座(2)移动的调节槽(31),所述调节座(2)设置于所述调节槽(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31)内壁设置内螺纹(311),所述调节座(2)外壁设置有外螺纹(23),所述基座(3)与所述调节座(2)螺纹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31)轴线方向竖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底部设置有底板(32),所述底板(3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基座(3)的横截面积,所述底板(32)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3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与所述底板(3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3)、调节座(2)和转动座(1),所述基座(3)设置于原始地面上,所述调节座(2)与所述基座(3)之间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座(2)可相对所述基座(3)做直线移动,所述转动座(1)与所述调节座(2)之间通过球体(21)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座(1)可相对所述调节座(2)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底部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球体(21)配合的球面凹槽(121),所述球面凹槽(121)对应的球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球体(21)的球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2)顶部设置有限位槽(22),所述球体(2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22)内,所述转动座(1)包括相连的连接底(12)与支撑顶座(11),所述球面凹槽(121)设置于所述连接底(12)上,所述连接底(12)插设于所述限位槽(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21)通过短杆(21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22)底部,所述球体(21)与所述球面凹槽(121)配合时,所述连接底(12)外壁与所述限位槽(22)内壁的间隙满足所述转动座(1)四周均至少有2°的转动空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林显杨彭伟李鹏程董陆慧刘航东任美璇林萍任杰王晨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