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面通信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34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技术涉及通信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面通信塔,所述通信塔的塔身平面为四边形,包括:第一层拉线、避雷针、主体结构、天线支架、第二层拉线、型钢底座、防滑胶垫;所述第一层拉线和第二层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结构,另一端固定在女儿墙上;所述避雷针焊接在所述主体结构的主材上;所述天线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用于挂载通信天线;所述型钢底座的下方铺设所述防滑胶垫,所述防滑胶垫放置在建筑面,所述主体结构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型钢底座上;在安装时不需要破坏原有屋面结构,能够解决通信天线四方向布置的问题,提高塔身的挂载能力,且塔身构件较小,重量轻,运输安装便捷,提高建站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塔,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面通信塔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区通信基站的天线数量越来越多,这就对通信塔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现在城区信号覆盖为多方向布置,且要考虑信号覆盖范围,同一塔身高度的挂载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2、而现有楼顶通信塔主要有楼顶拉线桅杆、楼顶三角增高架、楼顶抱杆。楼顶抱杆高度不足,使用场景有限,且单根抱杆只可挂载一副通信天线,天线较多时,楼面占用面积较大,美观性不足;楼顶拉线桅杆在通信天线挂载较多时,挂载高度无法保证,影响信号覆盖范围;楼顶三角增高架同一塔身高度的挂载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区四方向天线布置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在楼顶施作基础,破坏原有屋面结构,噪音较大,影响后期防水功能,且塔身构件相对较大,上楼运输较难,导致通信基站的建设周期较长,加大了楼顶通信基站建设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塔,在安装时不需要破坏原有屋面结构,能够解决通信天线四方向布置的问题,提高塔身的挂载能力,且塔身构件较小,重量轻,运输安装便捷,提高建站成功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面通信塔,所述通信塔的塔身平面为四边形,包括:第一层拉线(1)、避雷针(2)、主体结构(3)、天线支架(4)、第二层拉线(5)、型钢底座(6)、防滑胶垫(7);

3、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结构(3),另一端固定在女儿墙(b)上;

4、所述避雷针(2)焊接在所述主体结构(3)的主材上;所述天线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3)上,用于挂载通信天线;

5、所述型钢底座(6)的下方铺设所述防滑胶垫(7),所述防滑胶垫(7)放置在建筑面(a),所述主体结构(3)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型钢底座(6)上。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主体结构(3),由若干个角钢通过所述螺栓连接组合而成,所述主体结构(3)的数量根据所述通信天线数量以确定;各所述主体结构(3)之间通过所述螺栓固定。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材料为镀锌钢绞线。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上端通过在所述主体结构(3)焊接拉环(8)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下端通过拉杆(9)进行固定,所述拉杆(9)通过所述螺栓连接于角钢(10)上,两个所述角钢(10)通过对穿的螺杆固定于所述女儿墙(b)上。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钢(10)上设置加劲肋(11),所述拉环(8)、所述拉杆(9)均为圆钢,所述加劲肋(11)为方形钢板。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支架(4)包括抱杆(12)、钢板(13)以及横杆(14),所述横杆(14)于两侧的所述钢板(13)焊接连接,所述横杆(14)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3),所述横杆(14)的另一端通过u型卡固定所述抱杆(12);所述通信天线固定于所述抱杆(12)。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型钢底座(6)由4个等长的工字钢(15)组成,所述工字钢(15)之间通过连接板(16)连接;所述连接板(16)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工字钢(15)焊接,所述连接板(16)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垂直的所述工字钢(15)螺栓连接。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型钢底座(6)的四个交点处都焊接小钢板(17),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主体结构(3)的地脚板进行连接。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雷针(2)的材料为圆钢。

1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面通信塔,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建筑面通信塔安装时不需要破坏原有屋面结构,同时塔身平面采用四边形,能够解决通信天线四方向布置的问题,提高塔身的挂载能力,且塔身构件较小,重量轻,运输安装便捷;塔身全部材料均可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组装完成,全过程噪音较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大大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建站成功率;同时塔身结构稳定,拉线的设置降低塔身侧向位移,提高塔身挂载能力,底部型钢基座加大了与楼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屋面应力集中,提高了屋面的结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面通信塔,所述通信塔的塔身平面为四边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拉线(1)、避雷针(2)、主体结构(3)、天线支架(4)、第二层拉线(5)、型钢底座(6)、防滑胶垫(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3),由若干个角钢通过所述螺栓连接组合而成,所述主体结构(3)的数量根据所述通信天线数量以确定;各所述主体结构(3)之间通过所述螺栓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材料为镀锌钢绞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上端通过在所述主体结构(3)焊接拉环(8)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下端通过拉杆(9)进行固定,所述拉杆(9)通过所述螺栓连接于角钢(10)上,两个所述角钢(10)通过对穿的螺杆固定于所述女儿墙(B)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0)上设置加劲肋(11),所述拉环(8)、所述拉杆(9)均为圆钢,所述加劲肋(11)为方形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4)包括抱杆(12)、钢板(13)以及横杆(14),所述横杆(14)于两侧的所述钢板(13)焊接连接,所述横杆(14)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3),所述横杆(14)的另一端通过U型卡固定所述抱杆(12);所述通信天线固定于所述抱杆(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底座(6)由4个等长的工字钢(15)组成,所述工字钢(15)之间通过连接板(16)连接;所述连接板(16)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工字钢(15)焊接,所述连接板(16)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垂直的所述工字钢(15)螺栓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底座(6)的四个交点处都焊接小钢板(17),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主体结构(3)的地脚板进行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2)的材料为圆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面通信塔,所述通信塔的塔身平面为四边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拉线(1)、避雷针(2)、主体结构(3)、天线支架(4)、第二层拉线(5)、型钢底座(6)、防滑胶垫(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3),由若干个角钢通过所述螺栓连接组合而成,所述主体结构(3)的数量根据所述通信天线数量以确定;各所述主体结构(3)之间通过所述螺栓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材料为镀锌钢绞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上端通过在所述主体结构(3)焊接拉环(8)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层拉线(1)和第二层拉线(5)的下端通过拉杆(9)进行固定,所述拉杆(9)通过所述螺栓连接于角钢(10)上,两个所述角钢(10)通过对穿的螺杆固定于所述女儿墙(b)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面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0)上设置加劲肋(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张志光刘凯旋张翠霞李伟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