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429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高温尼龙40‑70份,非晶尼龙5‑20份、Ti3AlC2复合PPO材料5‑10份,玻纤10‑50份,抗氧剂0.1‑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非晶尼龙(主要成分为PA6I/6T),有效降低高温尼龙结晶性的同时,改善了树脂与玻纤的相容性,不仅解决了制件表面的浮纤问题,也极大改善了薄壁制件的翘曲问题,薄壁制件的尺寸稳定性极大提高。同时复合材料依旧拥有优异的力学和耐热、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1、耐高温尼龙ppa是指可长期在150℃以上使用的尼龙工程塑料。耐高温尼龙ppa在热、电、物理及耐化学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在高温下仍具有高刚性与高强度及极佳的尺寸精度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工业等领域。为了获得更好的力学和耐热性能,高温尼龙通常会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玻纤进行增强改性,玻纤增强改性后的高温尼龙往往具有优异的力学和耐热性能,但因为高温尼龙的结晶性及注塑方向上玻纤的取向使得材料的收缩在横纵方向上存在差异,造成薄壁制件的翘曲问题。同时,玻纤与高温尼龙树脂基体的结合力不够强,导致注塑制件的表面存在浮纤问题,影响制件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非晶尼龙(主要成分为pa6i/6t),有效降低高温尼龙结晶性的同时,改善了树脂与玻纤的相容性,不仅解决了制件表面的浮纤问题,也极大改善了薄壁制件的翘曲问题,薄壁制件的尺寸稳定性极大提高。同时复合材料依旧拥有优异的力学和耐热、耐磨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高温尼龙40-70份,非晶尼龙5-20份、ti3alc2复合ppo材料5-10份,玻纤10-50份,抗氧剂0.1-1份。

4、优选地,所述的ti3alc2复合ppo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ti3alc2颗粒用硅烷偶联剂功能化;将功能化的ti3alc2颗粒、ppo分别置于dmf中再混合,然后加入bpo引发反应并搅拌得到混合体系,将混合体系固化后粉碎,即得ti3alc2复合ppo材料。

5、优选地,所述的ti3alc2颗粒用硅烷偶联剂功能化的具体方法是:将ti3alc2颗粒分散于溶剂中,调节ph至3-4;再将硅烷偶联剂滴加至体系中,升温并搅拌得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冷却后离心、干燥、研磨过筛,得功能化的ti3alc2颗粒。

6、优选地,所述的ti3alc2颗粒通过超声处理分散于溶剂中,超声频率为30-60khz,处理时间1-2h;通过冰醋酸调节ph。

7、优选地,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mtes,用量为ti3alc2颗粒质量的3-5%,升温至45-60℃后搅拌4-6h,搅拌转速200-500rpm;离心转速4500-6000rpm,离心10-20min;干燥于90-120℃下处理20-24h。

8、优选地,所述的ti3alc2与ppo的质量比为(3-6):(14-17);bpo的加入量为ppo质量的1-3%。

9、优选地,所述的引发反应在30-50℃下进行,超声搅拌1-2h,超声频率为30-60khz,搅拌转速为300-500rpm。

10、优选地,所述的混合体系于85-100℃下干燥1.5-3h后,于130-160℃下固化2-3h。

11、优选地,所述的高温尼龙熔点在300-320℃;玻纤为表面涂覆有硅烷基浸润剂的短切玻璃纤维,含水率≤0.1%;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

12、任一上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比例称取各组分后混合均匀,再经挤出造粒得到;所述的挤出造粒是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机转速为200-400rpm,挤出温度为280-330℃。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非晶尼龙(pa6i/6t)材料具有高流动性和非结晶性,注塑时冷却速度比高温尼龙慢,当熔融的塑胶在接触到模具的时候,高温尼龙有一个冷却收缩向内的作用力,而非晶尼龙向里的收缩力相对小很多,所以非晶尼龙包覆在材料表面,使制件表面无浮纤,呈光滑态。且非晶尼龙的高流动性和非晶性,一方面可以降低高温尼龙的结晶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树脂基体与玻纤的相容性,降低注塑时因为玻纤的取向及高温尼龙的结晶而导致的薄壁制件的翘曲问题。

15、2、ti3alc2颗粒通过硅烷偶联剂功能化后,能够与ppo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功能桥接作用,增强了无机颗粒与聚合物分子间的有效键合及界面相互作用,使ti3alc2颗粒能够更好地分散于复合材料中,能够避免ti3alc2颗粒的团聚现象;且在ti3alc2复合ppo材料与其余组分熔融共混造粒后,ti3alc2颗粒也能够更好得分散在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内且不易脱落,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和耐热、耐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高温尼龙40-70份,非晶尼龙5-20份、Ti3AlC2复合PPO材料5-10份,玻纤10-50份,抗氧剂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3AlC2颗粒用硅烷偶联剂功能化的具体方法是:将Ti3AlC2颗粒分散于溶剂中,调节pH至3-4;再将硅烷偶联剂滴加至体系中,升温并搅拌得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冷却后离心、干燥、研磨过筛,得功能化的Ti3AlC2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3AlC2颗粒通过超声处理分散于溶剂中,超声频率为30-60KHz,处理时间1-2h;通过冰醋酸调节p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MTEs,用量为Ti3AlC2颗粒质量的3-5%,升温至45-60℃后搅拌4-6h,搅拌转速200-500rpm;离心转速4500-6000rpm,离心10-20min;干燥于90-120℃下处理20-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3AlC2与PPO的质量比为(3-6):(14-17);BPO的加入量为PPO质量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反应在30-50℃下进行,超声搅拌1-2h,超声频率为30-60KHz,搅拌转速为300-5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体系于85-100℃下干燥1.5-3h后,于130-160℃下固化2-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尼龙熔点在300-320℃;玻纤为表面涂覆有硅烷基浸润剂的短切玻璃纤维,含水率≤0.1%;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照比例称取各组分后混合均匀,再经挤出造粒得到;所述的挤出造粒是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机转速为200-400rpm,挤出温度为280-3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高温尼龙40-70份,非晶尼龙5-20份、ti3alc2复合ppo材料5-10份,玻纤10-50份,抗氧剂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3alc2颗粒用硅烷偶联剂功能化的具体方法是:将ti3alc2颗粒分散于溶剂中,调节ph至3-4;再将硅烷偶联剂滴加至体系中,升温并搅拌得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冷却后离心、干燥、研磨过筛,得功能化的ti3alc2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3alc2颗粒通过超声处理分散于溶剂中,超声频率为30-60khz,处理时间1-2h;通过冰醋酸调节p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晶尼龙复合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mtes,用量为ti3alc2颗粒质量的3-5%,升温至45-60℃后搅拌4-6h,搅拌转速200-500rpm;离心转速4500-6000rpm,离心10-20min;干燥于90-120℃下处理20-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江杨旭王丽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