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家用空调往往采用的是内循环,即室内的空气进入到空调器中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后,重新回到室内,室内空气不通过空调与室外空气进行置换。这种循环方式导致长时间使用空调后,室内空气质量变差,尤其是在使用空调时紧闭门窗的情况下。为此,一些空调器中加入了新风装置,来引入室外空气,但目前新风装置的功能比较单一,仍无法满足用户净化室内空气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丰富新风装置的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净化室内空气的需求。
2、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新风过滤件、净化过滤件和风叶,壳体内形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具有净化口和新风口,净化口用于连通室内,新风口用于连通室外,第一腔与第二腔通过引风口连通,风叶用于将第一腔的空气通过引风口引至第二腔;第一腔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被新风过滤件分隔,引风口位于第一区域的侧壁上,新风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的新风过滤件(150)、净化过滤件(160)和风叶(140),所述壳体(110)内形成第一腔(120)和第二腔(130),所述第一腔(120)具有净化口(124)和新风口(123),所述净化口(124)用于连通室内,所述新风口(123)用于连通室外,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通过引风口(113)连通,所述风叶(140)用于将所述第一腔(120)的空气通过所述引风口(113)引至第二腔(130);所述第一腔(120)包括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所述第一区域(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的新风过滤件(150)、净化过滤件(160)和风叶(140),所述壳体(110)内形成第一腔(120)和第二腔(130),所述第一腔(120)具有净化口(124)和新风口(123),所述净化口(124)用于连通室内,所述新风口(123)用于连通室外,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通过引风口(113)连通,所述风叶(140)用于将所述第一腔(120)的空气通过所述引风口(113)引至第二腔(130);所述第一腔(120)包括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所述第一区域(121)和所述第二区域(122)被所述新风过滤件(150)分隔,所述引风口(113)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21)的侧壁上,所述新风口(123)和所述净化口(124)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22)的侧壁上,所述净化过滤件(160)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22)内,并用于过滤从所述净化口(124)流向所述引风口(113)的空气,从所述新风口(123)流向所述引风口(113)的空气不经过所述净化过滤件(160),所述新风口(123)与所述净化口(124)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腔(130)具有室内排风口(131),所述室内排风口(131)用于连通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112)分隔,所述引风口(113)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净化口(124)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腔(13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口(124)在所述隔板(112)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引风口(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140)为设置于所述第二腔(130)内的离心风叶,所述风叶(140)的轴向进风侧朝向所述引风口(113),所述室内排风口(131)位于所述风叶(140)径向上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112)分隔,所述引风口(113)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第一腔(1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二支撑板(117),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117)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新风过滤件(1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17),所述第一支撑板(116)、所述新风过滤件(150)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勇强,商竹贤,俞旭,田振,尚彬,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