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启光专利>正文

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17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提供用于捕获待测人体皮肤拍摄区域的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其包含激光光源及图像处理构件;将激光经由图像处理构件汇聚在待测人体皮肤拍摄区域的神经末梢,以取得其长度至少三个点且连续的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神经信号,其中至少三个点连接在一起的连续信号构成一条线状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并进一步构成复数条神经末梢;以及计算待测人体皮肤拍摄面积的总神经末梢的复数条神经末梢的数量,除以拍摄区域总面积,用于获得待测人体皮肤的神经末梢密度,以评估待测人体的神经末梢受损程度,并判断是否罹患相关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及装置,也就是提供一种捕获人体皮肤拍摄区域的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非侵入式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用于观测人体神经末梢影像的连续信号,并通过图像处理构件,用于计算待测人体皮肤的神经末梢密度(或密度值),及用于评估所述待测人体的神经末梢受损程度,并判断是否罹患相关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


技术介绍

1、目前医院神经科观察神经的方式是以穿刺活检打孔管从病患取出皮肤组织,这是一种侵入式的方式,会造成人体不舒服,且有时会造成意外伤害。此外,在观测皮肤组织影像以供诊断的判定时,需经过特殊化学免疫染色技术的方式才能达到效果,程序复杂,且正确性有待提升。

2、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种非侵入式的无害方式来观测人体皮肤的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信号,并进一步获得人体皮肤表皮层的神经末梢密度,且不需特殊化学免疫染色技术就能进一步提供迅速且正确的判断并予以校正,自然是医学界所期盼的。更进一步来说,如果能针对人体皮肤表皮层内的周围神经末梢通过观测并计算神经末梢密度,以供判断是否有罹患相关神经病变,更属于业界的一大创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及装置,通过非侵入式的倍频显微技术,观测人体皮肤表皮层中周围神经末梢密度的影像,以此评估所述待测人体的神经末梢受损程度,并判断是否罹患相关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其中周围神经末梢为人体皮肤表皮层的无髓鞘神经纤维。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表皮层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及装置,其可以做到不需通过特殊化学免疫染色技术处理,就能获得人体皮肤神经末梢密度,并进一步迅速且正确地判断是否罹患周围神经病变。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其包括:

4、提供捕获待测人体皮肤拍摄区域的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非侵入式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用于观测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连续信号,其中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连续信号包含穿过所述人体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交界层、且延伸至所述表皮层内所形成周围神经末梢的线状或树状结构信号,以及仅位于所述表皮层内的周围神经末梢的线状或树状结构信号,其中所述周围神经末梢为人体皮肤的无髓鞘神经纤维,且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包含:用于发射具脉冲激光的激光的激光光源,及用于处理影像信号的图像处理构件;

5、将所述激光经由所述图像处理构件汇聚在所述待测人体皮肤拍摄区域的神经末梢,以取得其长度至少三个点且连续的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连续信号,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连续信号为所述激光激发后产生的三倍频非线性光学信号,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各个连续信号的信号点的大小为200 nm以上,且在三维空间中一个信号点到另一点的直线距离范围为0-7.5 µm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点连接在一起的连续信号构成一条线状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所述线状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包含:仅存在于所述表皮层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以及延伸穿过所述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交界层而存在于所述表皮层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且所述线状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与所述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交界层的最短距离小于20 µm,以构成复数条神经末梢;

6、计算所述待测人体皮肤拍摄区域的总神经末梢的所述复数条神经末梢数量,将其除以拍摄区域总面积(mm2),以获得所述待测人体皮肤的神经末梢密度;以及

7、评估所述待测人体的神经末梢受损程度,以判断是否罹患相关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所述神经末梢受损越严重,则所述密度越低。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装置,其包括:

9、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用于捕获及观测待测人体皮肤拍摄区域的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连续信号,其中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连续信号包含:穿过所述人体皮肤表皮层与真皮层的交界层、且延伸至所述表皮层所形成周围神经末梢的线状或树状结构信号,以及仅位于所述表皮层内的周围神经末梢的线状或树状结构信号,其中所述周围神经末梢为所述人体皮肤的无髓鞘神经纤维,且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包含:用于发射具脉冲激光的激光的激光光源,以及用于处理影像信号的图像处理构件,其中将所述激光经由所述图像处理构件汇聚在所述待测人体皮肤的神经末梢,以取得其长度至少三个点且连续的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连续信号,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的连续信号为所述激光激发后所产生的三倍频非线性光学信号,所述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的各个连续信号的信号点的大小为200 nm以上,且在三维空间中一个信号点到另一点的直线距离范围为0-7.5 µm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点连接在一起的连续信号构成一条线状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所述线状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包含:仅存在于所述表皮层内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以及延伸穿过所述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交界层而存在于所述表皮层内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且所述线状的神经末梢结构信号片段与所述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交界层的最短距离小于20 µm,以构成复数条神经末梢;

10、计算构件,用于计算所述待测人体皮肤拍摄区域的总神经末梢的所述复数条神经末梢数量,将其除以拍摄区域总面积(mm2),以获得所述待测人体皮肤的神经末梢密度;以及

11、评估及判断构件,用于评估所述待测人体的神经末梢受损程度,以判断是否罹患相关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所述神经末梢受损越严重,则所述密度越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神经末梢密度的正常值为50~60(神经末梢数量/(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神经末梢为C神经纤维或A-delta神经纤维,具有点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为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2倍频显微镜装置(SHG)加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或其组合,其中所述3倍频显微镜装置的物镜规格为N/A≧0.75,激光中心波长:1065~1450nm,激光脉冲宽:<10ps,且为反向收集光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条神经末梢沿着同一方向或多个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条神经末梢在同一表皮层连续但无延伸,或在不同皮肤层中连续且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条神经末梢在不同皮肤层中延伸时,其为点状信号与点状信号延伸、或点状信号与线状信号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条神经末梢不围成一圈,以排除皮肤中的细胞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为2倍频显微镜装置(SHG)加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且用于观测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如果所述神经末梢是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激光的前进方向)延伸,通过数值模拟得知,是用于产生大的三倍频强度,因此在同一皮肤层看到所述神经末稍信号为线状连续;如果所述神经末梢是垂直方向(平行于所述激光的前进方向)延伸,则通过数值模拟得知,如果是单纯圆柱细线,产生的三倍频的强度极小,必须符合神经末梢膨体的结构,以产生高强度的三倍频,因此在不同皮肤层看到所述神经末稍信号为点状与点状延伸、或点状与线状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显示步骤,用于显示各条神经末梢的影像、和/或所述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观测神经末梢影像时,进一步观测用于反映影像能见度的皮肤表皮基底层细胞数量,且其中所述神经末梢密度利用所述基底层细胞数量进行校正。

12.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装置,其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含显示构件,用于显示各条神经末梢的影像和/或所述密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神经末梢密度的正常值为50~60(神经末梢数量/(mm2))。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神经末梢为C神经纤维或A-delta神经纤维,具有点状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为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2倍频显微镜装置(SHG)加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或其组合,其中所述3倍频显微镜装置的物镜规格为N/A≧0.75,激光中心波长:1065~1450 nm,激光脉冲宽:<10 ps,且为反向收集光学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各条神经末梢沿着同一方向或多个方向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各条神经末梢在同一表皮层连续但无延伸,或在不同皮肤层中连续且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各条神经末梢在不同皮肤层中延伸时,其为点状信号与点状信号延伸、或点状信号与线状信号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各条神经末梢不围成一圈,以排除皮肤中的细胞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为2倍频显微镜装置(SHG)加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且用于观测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如果所述神经末梢是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激光的前进方向)延伸,通过数值模拟得知,是用于产生大的三倍频强度,因此在同一皮肤层看到所述末稍神经信号为线状连续;如果所述神经末梢是垂直方向(平行于所述激光的前进方向)延伸,则通过数值模拟得知,如果是单纯圆柱细线,产生的三倍频的强度极小,必须符合神经末梢膨体的结构,以产生高强度的三倍频,因此在不同皮肤层看到各条神经末稍为点状与点状延伸、或点状与线状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进一步用于观测用于反映影像能见度的皮肤表皮基底层细胞数量,且进一步包含校正构件,用于利用所述基底层细胞数量进行校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侵入式影像观测人体皮肤中神经末梢密度的方法,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神经末梢密度的正常值为50~60(神经末梢数量/(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神经末梢为c神经纤维或a-delta神经纤维,具有点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为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2倍频显微镜装置(shg)加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或其组合,其中所述3倍频显微镜装置的物镜规格为n/a≧0.75,激光中心波长:1065~1450nm,激光脉冲宽:<10ps,且为反向收集光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条神经末梢沿着同一方向或多个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条神经末梢在同一表皮层连续但无延伸,或在不同皮肤层中连续且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条神经末梢在不同皮肤层中延伸时,其为点状信号与点状信号延伸、或点状信号与线状信号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条神经末梢不围成一圈,以排除皮肤中的细胞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装置为2倍频显微镜装置(shg)加3倍频显微镜装置(thg)、且用于观测所述神经末梢结构影像,如果所述神经末梢是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激光的前进方向)延伸,通过数值模拟得知,是用于产生大的三倍频强度,因此在同一皮肤层看到所述神经末稍信号为线状连续;如果所述神经末梢是垂直方向(平行于所述激光的前进方向)延伸,则通过数值模拟得知,如果是单纯圆柱细线,产生的三倍频的强度极小,必须符合神经末梢膨体的结构,以产生高强度的三倍频,因此在不同皮肤层看到所述神经末稍信号为点状与点状延伸、或点状与线状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显示步骤,用于显示各条神经末梢的影像、和/或所述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观测神经末梢影像时,进一步观测用于反映影像能见度的皮肤表皮基底层细胞数量,且其中所述神经末梢密度利用所述基底层细胞数量进行校正。

12.一种非侵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启光吴沛哲曾筱絜
申请(专利权)人:孙启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