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启光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75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注射器、取样针头和柔性连接部,所述柔性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针头,另一端连接取样注射器的注射口,所述取样针头连接有针头定位部;所述针头定位部采用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且由外防护结构和导向结构组成。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肿瘤穿刺取样过程中对取样针头进行固定,可防止在取样注射器抽取过程中针头抖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取样完成后,拆下柔性连接部,而后通过取样注射器直接将样品挤出观察,防止取样针头处粘连的正常细胞混合肿瘤细胞后影响观察结果,提高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在取样穿刺过程中,减少了医护人员手部与取样针头的接触,提高了卫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肿瘤活检取样
,具体涉及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肿瘤的活检通常采用穿刺针取样,在取样时,直接将穿刺针的针尖刺入肿瘤组织内,而后通过注射器抽取肿瘤细胞样本,取样完成后将穿刺针取出。在此过程中,穿刺针与注射器为固定连接,在样本抽取过程中,由于配合有手部操作,注射器容易带动穿刺针抖动,造成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在穿刺过程中固定针尖,减少针尖的抖动,减少患者疼痛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注射器、取样针头和柔性连接部,所述柔性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针头,另一端连接取样注射器的注射口,所述取样针头连接有针头定位部;所述针头定位部采用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且由外防护结构和导向结构组成,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外防护结构内侧,所述取样针头与所述导向结构配合后,在取样针头的穿刺过程中进行竖直导向。作为优选,所述取样针头包括尖部和持针柄,所述持针柄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尖部的连接管,所述柔性连接部端部与所述连接管插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柔性连接部为透明软管,且该柔性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取样注射器的注射口插接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外防护结构为外罩体,所述外罩体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该外罩体顶部设置有顶盖。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结构为配合所述尖部插接的针尖导向部,所述针尖导向部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中部,且该针尖导向部中部设置有配合所述尖部插接的导向孔,所述尖部与所述导向孔间隙配合且可相对滑动。作为优选,所述针尖导向部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导向孔轴线沿所述针尖导向部的轴线方向布置;所述针尖导向部上端延伸出所述顶盖顶部,下端伸入所述外罩体内部。作为优选,所述外罩体底部边沿设置有垫环;所述垫环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且与所述外罩体底部边沿粘接固定。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肿瘤穿刺取样过程中对取样针头进行固定,可防止在取样注射器抽取过程中针头抖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2、在取样完成后,将取样针头取出,可将柔性连接部与取样注射器的连接处拆下,而后通过取样注射器直接将样品挤出观察,防止取样针头处粘连的正常细胞混合肿瘤细胞后影响观察结果,提高观察结果的准确性;3、在取样穿刺过程中,减少了医护人员手部与取样针头的接触,提高了卫生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针头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针头定位部;11、外罩体;12、垫环;13、针尖导向部;14、顶盖;2、取样针头;21、尖部;22、持针柄;3、柔性连接部;4、取样注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注射器4、取样针头2和柔性连接部3,柔性连接部3一端连接取样针头2,另一端连接取样注射器4的注射口,取样针头2连接有针头定位部1;针头定位部1采用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且由外防护结构和导向结构组成,导向结构位于外防护结构内侧,取样针头2与导向结构配合后,在取样针头2的穿刺过程中进行竖直导向,在取样针头2穿刺过程中,导向结构可对其进行竖直导向,对其运动方向进行限位,提高穿刺动作的稳定性,同时可在穿刺动作完成后,通过手扶外防护结构,保持取样针头2自身的位置,减少其晃动,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取样针头2包括尖部21和持针柄22,持针柄22上设置有连通尖部21的连接管,柔性连接部3端部与连接管插接固定;柔性连接部3为透明软管,且该柔性连接部3的另一端与取样注射器4的注射口插接配合,在操作取样注射器4时,手部会不自觉抖动,若与取样针头2刚性连接时,会连带取样针头2抖动,增加患者的痛苦,而采用柔性连接部3连接取样注射器4和取样针头2后,可在操作取样注射器4时,防止取样针头2抖动,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外防护结构为外罩体11,外罩体11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口,该外罩体11顶部设置有顶盖14,圆台型结构方便手持按压;导向结构为配合尖部21插接的针尖导向部13,针尖导向部13设置于顶盖14的中部,且该针尖导向部13中部设置有配合尖部21插接的导向孔,尖部21与导向孔间隙配合且可相对滑动;取样时,首先将外罩体11扣在待取样位置,而后将尖部21刺入导向孔,并将尖端对准取样点,将外罩体11稳定按压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而后通过按压持针柄22将尖部21刺入患者皮肤内,即可通过取样注射器4抽取肿瘤活检样品;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针尖导向部13为柱状结构,且导向孔轴线沿针尖导向部13的轴线方向布置;针尖导向部13上端延伸出顶盖14顶部,下端伸入外罩体11内部;如此设置,将导向孔设置于针尖导向部13的内部,可延长导向孔长度,从而在配合尖部21后,提供更加稳定的导向,提高尖部21滑动的稳定性;外罩体11底部边沿设置有垫环12;垫环1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且与外罩体11底部边沿粘接固定,通过垫环12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可提高外罩体11按压在患者皮肤上的舒适度。通过在肿瘤穿刺取样过程中对取样针头2进行固定,可防止在取样注射器4抽取过程中针头抖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取样完成后,将取样针头2取出,可将柔性连接部3与取样注射器4的连接处拆下,而后通过取样注射器4直接将样品挤出观察,防止取样针头2处粘连的正常细胞混合肿瘤细胞后影响观察结果,提高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在取样穿刺过程中,减少了医护人员手部与取样针头2的接触,提高了卫生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注射器(4)、取样针头(2)和柔性连接部(3),所述柔性连接部(3)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针头(2),另一端连接取样注射器(4)的注射口,所述取样针头(2)连接有针头定位部(1);/n所述针头定位部(1)采用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且由外防护结构和导向结构组成,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外防护结构内侧,所述取样针头(2)与所述导向结构配合后,在取样针头(2)的穿刺过程中进行竖直导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注射器(4)、取样针头(2)和柔性连接部(3),所述柔性连接部(3)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针头(2),另一端连接取样注射器(4)的注射口,所述取样针头(2)连接有针头定位部(1);
所述针头定位部(1)采用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且由外防护结构和导向结构组成,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外防护结构内侧,所述取样针头(2)与所述导向结构配合后,在取样针头(2)的穿刺过程中进行竖直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针头(2)包括尖部(21)和持针柄(22),所述持针柄(2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尖部(21)的连接管,所述柔性连接部(3)端部与所述连接管插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部(3)为透明软管,且该柔性连接部(3)的另一端与所述取样注射器(4)的注射口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肿瘤活检取样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启光张义龙吴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孙启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