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动补胎装置及轮毂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自动补胎装置及轮毂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14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补胎装置,涉及汽车维修工具领域。包括:补胎液瓶,补胎液瓶连接有第一阀体,第一阀体抵接有第一膜片,第一膜片下方抵接有第一膜支撑,第一膜支撑插接有第一阀芯,第一膜片上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一阀体的第一阀帽,第一阀帽连接有第一压力管,第一压力管连接于感压腔,第一阀芯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下方抵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下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一阀体下方的第一调节螺纹塞;其能够根据轮胎内部气压降低而自动释放补胎液,响应更及时更准确。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轮毂,包括:若干上述的自动补胎装置,其能够安装上述自动补胎装置,便于更换自动补胎装置,后期维护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维修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补胎装置及轮毂


技术介绍

1、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而汽车轮胎因为扎钉子或漏气后侧壁大幅度反复折叠容易导致轮胎侧壁破裂造成轮胎报废,这也是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常见事故之一,为了避免汽车高速行驶中因为漏气导致轮胎侧壁破裂,也开发出了零压轮胎(防爆轮胎),但是轮胎作为一种易损件,零压轮胎这种高成本轮胎难以普及,只能使用于少数高端车,需要减震调教等与之相匹配不能单纯更换。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一种自动补胎装置。

3、现有公开号为cn21196908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补胎器,其包含有设于轮胎内且内部充填有补胎剂的本体,以及相对应设于该本体上的触发件;是以,当该轮胎受异物扎伤而破损时,借由该轮胎气压逐渐降低的过程中会挤压该触发件,进一步驱使该本体内的补胎剂向外散出,以便该轮胎行进当中,该补胎剂得以快速均匀填补该轮胎破损处,以维持行车的进行,除大幅减少修补时间外,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该轮胎于行进当中持续泄气,进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确保驾驶人的行车安全。

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5、1、因为补胎剂填充于轮胎内侧,受挤压后补胎剂溢出用于补胎,但是当汽车高速通过减速带、凹坑以及马路牙子时轮胎依然会发生瞬时形变导致补胎剂溢出,造成补胎剂误漏;

6、2、当轮胎已经发生足以触发补胎液溢出的形变时,其侧壁已经开始反复折叠,严重影响轮胎侧壁寿命或已经发生侧壁破损,补胎时机过于滞后,难以应对突发状况;

7、3、轮胎内且内部充填有补胎剂的本体,不便于定期维护和过期更换,使用后或更换需要更换轮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胎装置,其能够根据轮胎内部气压降低而自动释放补胎液,响应更及时更准确。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其能够安装上述自动补胎装置,便于更换自动补胎装置,后期维护成本更低。

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胎装置,其包括补胎液瓶,所述补胎液瓶连接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插接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分割出感压腔和补胎液腔,所述第一阀体抵接有第一膜片,所述第一膜片下方抵接有第一膜支撑,所述第一膜支撑插接有第一阀芯,所述补胎液瓶一侧开设有与第一阀芯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膜片上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一阀体的第一阀帽,所述第一阀帽连接有第一压力管,所述第一压力管连接于感压腔,所述第一阀芯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方抵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一阀体下方的第一调节螺纹塞。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感压腔与轮胎内侧连通后可以通过胎压与第一弹簧之间的压力差控制第一阀体的开关,第一调节螺纹塞调节第一弹簧的压力,使胎压低于预设压力时,第一阀芯位移使补胎液瓶内预注入的补胎液在瓶内更高压力下喷入轮胎内对胎壁进行修补,对于胎压降低反应更准确反应更迅速。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补胎液瓶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底部抵接有密封垫片,所述螺纹孔连接有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连接有补气瓶,所述第二阀体抵接有第二膜片,所述第二膜片下方抵接有第二膜支撑,所述第二膜支撑插接有第二阀芯,所述补气瓶一侧开设有与第二阀芯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膜片上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二阀体的第二阀帽,所述第二阀帽连接有第二压力管,所述第二压力管连接于补胎液瓶,所述第二阀芯下方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下方抵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二阀体下方的第二调节螺纹塞,所述第二阀体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有贯穿设置于补胎液瓶的第一补气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有贯穿设置于补胎液瓶的第二补气管,所述分隔槽在第一阀体内分割出第一补气腔和第二补气腔,所述第一补气管连接于第二补气腔,所述第二补气管连接于第一补气腔。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阀体与补胎液瓶内部通过第二压力管连接后,第二阀芯在补胎液瓶和第二弹簧的压力差作用下开放,然后压缩空气通过补气管进入第一阀体然后注入轮胎内,弥补胎压的损失,避免低压行驶对轮胎侧壁的损伤。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阀体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一侧连接有尾盖,所述保护壳位于第一调节螺纹塞外侧和位于第二调节螺纹塞外侧均开设有通孔。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可以提供对自动补胎装置的保护,避免行驶过程中被石子等直接击中损坏。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壳位于第一调节螺纹塞外侧插接有第一保护盖,所述保护壳位于第二调节螺纹塞外侧插接有第二保护盖。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盖可以避免调节螺纹塞被泥土堵塞难以调节。

1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轮毂,其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连接有若干上述的自动补胎装置,所述第一阀体螺纹连接于轮毂本体内壁。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自动补胎装置随条幅通过第一阀体外侧的螺纹连接于轮毂侧壁,第一阀体与轮胎内部空间连通,更换时可直接拆卸,维护成本更低。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轮毂本体侧壁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连接有第一阀体。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可以提高第一阀体与轮毂本体侧壁的连接面积,降低轮毂加工难度。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自动补胎装置本体抵接有连接于轮毂条幅的定位扣。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条幅后面还连接有定位扣,定位扣可以使自动补胎装置安装更稳定。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9、1、通过胎压控制补胎液的注入时机,反应更准确更快速;

20、2、自动补胎装置螺纹与轮毂连接,更换更方便,维护成本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胎装置,包括自动补胎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胎装置本体(1)包括补胎液瓶(4),所述补胎液瓶(4)连接有第一阀体(6),所述第一阀体(6)插接有分隔槽(7),所述分隔槽(7)分割出感压腔(42)和补胎液腔(45),所述第一阀体(6)抵接有第一膜片(22),所述第一膜片(22)下方抵接有第一膜支撑(21),所述第一膜支撑(21)插接有第一阀芯(9),所述补胎液瓶(4)一侧开设有与第一阀芯(9)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膜片(22)上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一阀体(6)的第一阀帽(26),所述第一阀帽(26)连接有第一压力管(25),所述第一压力管(25)连接于感压腔(42),所述第一阀芯(9)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架(10),所述第一支架(10)下方抵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下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一阀体(6)下方的第一调节螺纹塞(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胎液瓶(4)底部开设有螺纹孔(38),所述螺纹孔(38)底部抵接有密封垫片(39),所述螺纹孔(38)连接有第二阀体(8),所述第二阀体(8)连接有补气瓶(5),所述第二阀体(8)抵接有第二膜片(29),所述第二膜片(29)下方抵接有第二膜支撑(28),所述第二膜支撑(28)插接有第二阀芯(20),所述补气瓶(5)一侧开设有与第二阀芯(20)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膜片(29)上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二阀体(8)的第二阀帽(31),所述第二阀帽(31)连接有第二压力管(32),所述第二压力管(32)连接于补胎液瓶(4),所述第二阀芯(20)下方连接有第二支架(19),所述第二支架(19)下方抵接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下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二阀体(8)下方的第二调节螺纹塞(16),所述第二阀体(8)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3)和第二连接管(34),所述第一连接管(33)连接有贯穿设置于补胎液瓶(4)的第一补气管(24),所述第二连接管(34)连接有贯穿设置于补胎液瓶(4)的第二补气管(27),所述分隔槽(7)在第一阀体(6)内分割出第一补气腔(43)和第二补气腔(44),所述第一补气管(24)连接于第二补气腔(44),所述第二补气管(27)连接于第一补气腔(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6)连接有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一侧连接有尾盖(3),所述保护壳(2)位于第一调节螺纹塞(13)外侧和位于第二调节螺纹塞(16)外侧均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位于第一调节螺纹塞(13)外侧插接有第一保护盖(12),所述保护壳(2)位于第二调节螺纹塞(16)外侧插接有第二保护盖(15)。

5.一种轮毂,包括轮毂本体(35),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35)连接有若干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自动补胎装置,所述第一阀体(6)螺纹连接于轮毂本体(35)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35)侧壁连接有螺纹套(36),所述螺纹套(36)连接有第一阀体(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胎装置本体(1)抵接有连接于轮毂(35)条幅的定位扣(3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胎装置,包括自动补胎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胎装置本体(1)包括补胎液瓶(4),所述补胎液瓶(4)连接有第一阀体(6),所述第一阀体(6)插接有分隔槽(7),所述分隔槽(7)分割出感压腔(42)和补胎液腔(45),所述第一阀体(6)抵接有第一膜片(22),所述第一膜片(22)下方抵接有第一膜支撑(21),所述第一膜支撑(21)插接有第一阀芯(9),所述补胎液瓶(4)一侧开设有与第一阀芯(9)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膜片(22)上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一阀体(6)的第一阀帽(26),所述第一阀帽(26)连接有第一压力管(25),所述第一压力管(25)连接于感压腔(42),所述第一阀芯(9)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架(10),所述第一支架(10)下方抵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下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一阀体(6)下方的第一调节螺纹塞(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胎液瓶(4)底部开设有螺纹孔(38),所述螺纹孔(38)底部抵接有密封垫片(39),所述螺纹孔(38)连接有第二阀体(8),所述第二阀体(8)连接有补气瓶(5),所述第二阀体(8)抵接有第二膜片(29),所述第二膜片(29)下方抵接有第二膜支撑(28),所述第二膜支撑(28)插接有第二阀芯(20),所述补气瓶(5)一侧开设有与第二阀芯(20)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膜片(29)上方抵接有螺纹连接于第二阀体(8)的第二阀帽(31),所述第二阀帽(31)连接有第二压力管(32),所述第二压力管(32)连接于补胎液瓶(4),所述第二阀芯(20)下方连接有第二支架(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