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03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盖板,设置有贯通的极柱安装孔;极柱,穿设于所述极柱安装孔中,所述极柱外周形成有一第一周向限位部;上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极柱安装孔内并绕所述极柱外周设置,所述上绝缘件对应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一周向配合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限位配合以实现极柱的周向限位。上述动力电池盖板能够有效防止极柱、下绝缘件和盖板相对旋转,提高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


技术介绍

1、自从普兰特专利技术铅酸电池以来,动力电池已经历160余年发展历程。世界上第一辆机动车就是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但因其能量密度低、续航里程短、很快被内燃机汽车替代。由于全球石油资源减少、环境压力加剧,发展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工业技术变革的热点,锂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携带轻便,已成功应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发展,高安全、长寿命、高容量和低成本的动力锂电池研发成为研究前沿。

2、动力电池顶盖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动力电池顶盖主要包括盖板、组装于盖板上的极柱、使极柱与盖板下侧(靠近动力电池的一侧)绝缘密封的下绝缘件以及使极柱与盖板上侧(远离动力电池的一侧)绝缘密封的上绝缘件以及使极柱与盖板上的极柱安装孔绝缘密封的密封圈。为了保证极柱与盖板的定位效果,防止极柱与盖板之间发生旋转位移,在现有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中,通常在极柱和盖板之间配置一定位块进行定位以实现极柱的防转功能。也即,在极柱底盘的上侧面设置一凹槽,在盖板的下侧面设置一凹槽,使定位块组装于极柱底盘与盖板下侧面之间并使定位块的上下侧容纳于两凹槽内。定位块由陶瓷制成,而陶瓷的成本高且在装配过程中易和极柱刮擦,导致金属屑产生,造成电池顶盖短路。另外,此方式需要在盖板和极柱上均需要加工凹槽,增加了加工复杂度,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极柱旋转的动力电池顶盖。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

3、盖板,设置有贯通的极柱安装孔;

4、极柱,穿设于所述极柱安装孔中,所述极柱外周形成有一第一周向限位部;

5、上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极柱安装孔内并绕所述极柱外周设置,所述上绝缘件对应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一周向配合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限位配合以实现极柱的周向限位。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极柱外周面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形成于所述上绝缘件内周面并与所述内凹部限位配合的内凸部;或者

7、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自所述极柱外周面向外凸伸的外凸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形成于所述上绝缘件内周面并与所述外凸部限位配合的外凹部。

8、进一步的,所述内凹部的内凹面或外凸部的外凸面被限定为一第一平直面,所述内凸部的内凸面或外凹部的外凹面被限定为与所述第一平直面贴合的第二平直面。

9、进一步的,所述极柱外周形成有沿轴向与所述上绝缘件限位配合的第一轴向限位部,所述上绝缘件的内周对应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一轴向配合部,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部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限位配合以实现极柱的轴向限位。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被限定为绕所述极柱外周一圈设置的内凹环槽,所述内凹环槽将所述极柱沿轴向分隔为直径较大的顶柱和底柱以及直径较小的中柱,所述顶柱的下侧面、底柱的上侧面被限定为所述内凹环槽的两侧槽壁,所述中柱的外周面被限定为所述内凹环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内凹环槽的槽底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部被限定为绕所述上绝缘件内周一圈设置的内凸环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自所述内凸环部的内侧面向内凸伸的内凸部;或者

11、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被限定为绕所述极柱外周一圈设置的外凸环部,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外凸环部的外侧面向外凸伸的外凸部;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部被限定为绕所述上绝缘件的内周一圈设置的外凹环槽,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自所述外凹环槽的槽底面向外凹陷的外凹部。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极柱外周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上绝缘件、盖板和极柱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所述注塑模具设置有与所述盖板仿形的仿形槽,所述仿形槽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极柱旋转的第二周向限位部,所述极柱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周向配合部,所述第二周向配合部和/或第二周向限位部具有指向所述内凹部方位的方位指向部,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内凹部的方位与所述注塑模具的浇口方位错位。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限位凸部,所述第二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与所述限位凸部限位配合的限位凹部;或者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限位凹部,所述第二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与所述限位凹部限位配合的限位凸部;

14、所述限位凸部的外立面具有至少一用于限制所述极柱旋转的第三平直面;所述限位凹部的内立面具有与所述第三平直面贴合的第四平直面。

15、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下侧的下绝缘件,所述下绝缘件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下绝缘件的下侧面形成有一绕所述通孔外缘设置的限位槽;所述极柱包括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柱体下端的底盘,所述极柱的底盘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柱体从所述通孔和所述极柱安装孔穿出。

16、进一步的,所述极柱的底盘被限定为圆形底盘,所述限位槽沿盖板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直径和沿盖板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直径不等长;在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中,其中一直径与所述圆形底盘的外径相适配,使得所述限位槽沿该其中一直径的方向对所述底盘限位;另一直径大于所述圆形底盘的外径,使得所述限位槽沿该另一直径方向上的两侧槽壁与所述圆形底盘的对应侧之间形成有间隙。

17、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一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孔壁向下凸出于所述盖板的下侧面;所述下绝缘件上还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注液孔限位配合以能够沿所述另一直径方向对所述底盘的限位。

18、本技术动力电池顶盖,至少具有以下效果:(一)通过设置于柱体外周的第一周向限位部和设置于上绝缘件内周的第一周向配合部实限极柱周向限位,防止极柱旋转。第一周向配合部在注塑上绝缘件时一体注塑成型,无需另设陶瓷定位块,也无需在盖板和极柱上设置用于装配定位块的凹槽,极大地降低了工艺复杂度,且注塑成型的第一周向配合部与第一周向限位部更加紧密配合,进一步保证了绝缘密封效果。(二)通过设置于柱体外周的第一轴向限位部和设置于上绝缘件上的第一轴向配合部还实现极柱的轴向限位,防止极柱轴向运动。具体而言,第一轴向限位部设计为绕柱体外周一圈的内凹环槽,内凹环槽通过锻造而成,有效减少废渣;第一轴向配合部在注塑上绝缘件时一体注塑成型,第一轴向配合部为内凸环部,内凸环部的设计可增加上绝缘件的径向尺寸,增加上绝缘件与柱体的密封接触面,延长电解液向外渗透的渗透路径,增加密封性能和连接稳定性能。(三)使第一周向限位部设置在第一轴向限位部的内周,实现极柱防转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上绝缘件与柱体的密封接触面,较大的密封接触面能够更好地防止极柱和/或上绝缘件沿周向、径向和轴向运动。(四)通过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仿形槽内的第二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极柱外周面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形成于所述上绝缘件内周面并与所述内凹部限位配合的内凸部;或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的内凹面或外凸部的外凸面被限定为一第一平直面,所述内凸部的内凸面或外凹部的外凹面被限定为与所述第一平直面贴合的第二平直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外周形成有沿轴向与所述上绝缘件限位配合的第一轴向限位部,所述上绝缘件的内周对应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一轴向配合部,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部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限位配合以实现极柱的轴向限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被限定为绕所述极柱外周一圈设置的内凹环槽,所述内凹环槽将所述极柱沿轴向分隔为直径较大的顶柱和底柱以及直径较小的中柱,所述顶柱的下侧面、底柱的上侧面被限定为所述内凹环槽的两侧槽壁,所述中柱的外周面被限定为所述内凹环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内凹环槽的槽底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部被限定为绕所述上绝缘件内周一圈设置的内凸环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自所述内凸环部的内侧面向内凸伸的内凸部;或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极柱外周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上绝缘件、盖板和极柱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所述注塑模具设置有与所述盖板仿形的仿形槽,所述仿形槽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极柱旋转的第二周向限位部,所述极柱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周向配合部,所述第二周向配合部和/或第二周向限位部具有指向所述内凹部方位的方位指向部,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内凹部的方位与所述注塑模具的浇口方位错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限位凸部,所述第二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与所述限位凸部限位配合的限位凹部;或者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限位凹部,所述第二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与所述限位凹部限位配合的限位凸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下侧的下绝缘件,所述下绝缘件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下绝缘件的下侧面形成有一绕所述通孔外缘设置的限位槽;所述极柱包括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柱体下端的底盘,所述极柱的底盘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柱体从所述通孔和所述极柱安装孔穿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底盘被限定为圆形底盘,所述限位槽沿盖板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直径和沿盖板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直径不等长;在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中,其中一直径与所述圆形底盘的外径相适配,使得所述限位槽沿该其中一直径的方向对所述底盘限位;另一直径大于所述圆形底盘的外径,使得所述限位槽沿该另一直径方向上的两侧槽壁与所述圆形底盘的对应侧之间形成有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一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孔壁向下凸出于所述盖板的下侧面;所述下绝缘件上还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注液孔限位配合以能够沿所述另一直径方向对所述底盘的限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极柱外周面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形成于所述上绝缘件内周面并与所述内凹部限位配合的内凸部;或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的内凹面或外凸部的外凸面被限定为一第一平直面,所述内凸部的内凸面或外凹部的外凹面被限定为与所述第一平直面贴合的第二平直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外周形成有沿轴向与所述上绝缘件限位配合的第一轴向限位部,所述上绝缘件的内周对应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一轴向配合部,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部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限位配合以实现极柱的轴向限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部被限定为绕所述极柱外周一圈设置的内凹环槽,所述内凹环槽将所述极柱沿轴向分隔为直径较大的顶柱和底柱以及直径较小的中柱,所述顶柱的下侧面、底柱的上侧面被限定为所述内凹环槽的两侧槽壁,所述中柱的外周面被限定为所述内凹环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内凹环槽的槽底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部被限定为绕所述上绝缘件内周一圈设置的内凸环部,所述第一周向配合部被限定为自所述内凸环部的内侧面向内凸伸的内凸部;或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被限定为自所述极柱外周向内凹陷的内凹部;所述上绝缘件、盖板和极柱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所述注塑模具设置有与所述盖板仿形的仿形槽,所述仿形槽处设置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冠军杜秋文贺明都守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