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生产过碳酸钠和电子级双氧水的系统及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399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过碳酸钠和电子级双氧水的系统及生产工艺,系统包括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提纯模块和过碳酸钠生产模块,提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提纯模块和第二提纯模块,第一提纯模块与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连接;过碳酸钠生产模块包括碳酸钠进料组件、结晶器、液固分离装置和膜分离组件,结晶器与固液分离装置连接,液固分离装置的液相物料出口与膜分离组件连接,膜分离组件分别与结晶器及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连接,结晶器还分别与第一提纯装置的底部、第二提纯装置的塔釜以及碳酸钠进料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过碳酸钠、高纯氢气和电子级双氧水规模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涉及有毒有害物料,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生产过碳酸钠和电子级双氧水的系统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水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及产品,广泛应用在化学合成、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电子电路、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目前工业生产双氧水的主流工艺是蒽醌法,其总反应方程为h2+o2→h2o2,中间的反应载体是2-烷基蒽醌,催化剂是钯或镍,2-烷基蒽醌在工艺过程中发生氢化和氧化反应,2-烷基蒽醌在工艺流程中循环使用。蒽醌法工艺过程包括氢化、氧化、萃取、纯化四个工序,其优点是电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原料廉价,其缺点是生产过程中使用氢气、有机溶剂等易燃易爆原料。采用蒽醌法工艺生产的工业双氧水所含的杂质较高,无法应用在芯片、电子电路等高端制造领域。在这些领域需要使用杂质含量更低的电子级双氧水。目前,生产电子级双氧水的方法是以工业级别的双氧水为原料,通过精馏、离子交换、膜分离等传质分离的方法进行提纯制得。现存生产电子级双氧水的工艺流程长,且后续提纯分离的成本较高。

2、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或固体过氧化氢,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加成化合物,化学式为2na2co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生产过碳酸钠和电子级双氧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提纯模块和过碳酸钠生产模块,所述提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提纯模块和第二提纯模块,所述第一提纯模块与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包括进料组件、电解反应器(1)、供氧组件和供电组件(6),所述供电组件(6)分别与电解反应器(1)的阴极区和阳极区连接,所述进料组件分别与电解反应器(1)的阴极区和阳极区连接,所述供氧组件与电解反应器(1)的阴极区连接,所述电解反应器(1)与第一提纯装置(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生产过碳酸钠和电子级双氧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提纯模块和过碳酸钠生产模块,所述提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提纯模块和第二提纯模块,所述第一提纯模块与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包括进料组件、电解反应器(1)、供氧组件和供电组件(6),所述供电组件(6)分别与电解反应器(1)的阴极区和阳极区连接,所述进料组件分别与电解反应器(1)的阴极区和阳极区连接,所述供氧组件与电解反应器(1)的阴极区连接,所述电解反应器(1)与第一提纯装置(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电解生产模块还包括气液分离器(23),所述电解反应器(1)的阴极区与气液分离器(2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3)的液相出料口分别与第一提纯装置(7)和电解反应器(1)的阴极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气收集模块,所述氢气收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氢气换热器(24)、第一冷凝水收集器(25)、除氧装置(26)、氢气缓冲罐(27)、第一氢气压缩机(28)、第二氢气换热器(29)、第二冷凝水收集器(30)、氢气干燥器(31)和第二氢气压缩机(32),所述第一氢气换热器(24)与气液分离器(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碳酸钠生产模块还包括产品干燥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岭刘家义
申请(专利权)人: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