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头、发动机及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37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4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缸头、发动机及摩托车。气缸头包括缸体以及凸轮轴,缸体开设有螺栓孔、第一油路、第二油路以及凸轮腔。其中螺栓孔用于插设气缸头的固定螺栓以固定气缸头,且螺栓孔用于连通至发动机的润滑油管路。第一油路连通螺栓孔与凸轮腔,第二油路与凸轮腔连通,且第二油路的一端形成有出油口,出油口朝向气缸头的排气门,较佳地,出油口朝向排气门的油封处。凸轮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凸轮腔中,凸轮轴开设有中心孔以及出油孔,中心孔沿凸轮轴的轴向贯穿凸轮轴的一端并与凸轮腔连通,出油孔开设在凸轮轴的周面上并与中心孔连通。上述气缸头增加了排气门上润滑油量,改善了排气门的润滑以及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缸头、发动机及摩托车


技术介绍

1、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摩托车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动机是摩托车行驶的动力源,发动机一般包括有气缸头,气缸头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凸轮轴、与凸轮轴接触配合的摇臂、与摇臂连接的进气门以及排气门等运动部件,在工作时,凸轮轴转动带动摇臂摆动,从而带动进气门打开或关闭进气道,并带动排气门打开或关闭排气道。在此过程中,各运动部件之间以及运动部件与气缸头的缸体之间会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导致运动部件表面产生摩擦,进而导致运动部件出现磨损以及发热问题。为了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的气缸头内一般需要设置润滑系统。

2、然而在气缸头内,由于排气门的空间布置等原因,一般的润滑系统难以对排气门充分润滑以及冷却,在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形势下,排气道的温度也随之上升,导致排气门的运行工况更加恶劣,排气门润滑以及冷却不充分,更易出现排气门干摩擦,产生异响,且干摩擦容易导致排气门磨损量加剧,进而导致气缸头的声音不断劣化。


技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螺栓孔的连通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凸轮腔的连通处;和/或,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凸轮腔的连通处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油口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的口径小于或等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相连通的大径段以及小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内径大于小径段的内径,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凸轮腔连通,所述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小径段背离所述大径段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头,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螺栓孔的连通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凸轮腔的连通处;和/或,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凸轮腔的连通处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油口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的口径小于或等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相连通的大径段以及小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内径大于小径段的内径,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凸轮腔连通,所述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小径段背离所述大径段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凸轮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背离所述凸轮腔的一端贯穿所述气缸头的表面并形成有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内设置有第一油堵;和/或,所述第二油路背离所述出油口的一端贯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