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248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涉及公路修复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固定于沥青输出管进口端外周的承载套以及设置于沥青输出管相对两侧的支撑柱;承载套的圆周侧壁对称固定有一对定位套;两支撑柱的上端部一侧面均固定有凸块;两凸块上均水平穿插有与定位套相对应的限位柱;两限位柱相近的一端可分别插接于两定位套内;两支撑柱的下端之间通过驱动轴相连接;驱动轴的两端均装设有行走轮;两支撑柱的另一侧面均固定有连接杆;两连接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均固定有安装柱;两安装柱的下端之间通过锁紧机构相连接。本技术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灌缝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公路修复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对公路缝隙进行修复时一般需要先对路面进行清理,然后才能利用灌缝设备将沥青添加至公路的缝隙中。现有技术中的灌缝设备通常包括放置于卡车上的沥青储存罐以及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沥青输出管(1),沥青储存罐与沥青输出管(1)之间通过沥青输送管(2)相连接,沥青输出管(1)的出口端处转动连接有刮平框(3),在使用时,工人双手握住沥青输出管(1)上的把手,并将沥青输出管(1)倾斜设置以及将刮平框(3)水平放置于路面上,通过将沥青储存罐内的热沥青经沥青输送管(2)输送至沥青输出管(1)内,同时工人通过操作把手来实现将从沥青输出管(1)出口端排出的热沥青添加至公路的缝隙中,并经过刮平框(3)对缝隙中的沥青进行刮平。上述灌缝设备装置虽然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仍存在以下弊端:由于工人操作沥青输出管(1)的过程中需要一直处于弯腰状态,所以会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长时间操作沥青输出管(1)后工人的疲累感较明显,从而会影响灌缝效率。因此,亟待研究一种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套设于沥青输出管进口端外周的承载套以及竖直设置于沥青输出管相对两侧的支撑柱;所述承载套的圆周侧壁对称固定有一对水平设置的定位套;两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部一侧面均固定有凸块;两所述凸块上均水平穿插有与定位套相对应的限位柱;两所述限位柱相近的一端可分别插接于两定位套内;两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之间通过驱动轴相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装设有行走轮;两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面均垂直固定有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均竖直固定有安装柱;两所述安装柱的下端之间通过用于向下按压沥青输出管出口端的锁紧机构相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加强杆相连接;两所述支撑柱与两安装柱之间分别通过底撑杆相连接;所述底撑杆倾斜设置于连接杆的下方。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所述支撑柱与两安装柱均为矩形管体结构;两所述支撑柱与两安装柱之间装设有推拉架;所述推拉架设置于支撑柱的上方;所述推拉架包括两对分别插接于两支撑柱上端部及两安装柱上端部内的导向柱以及一对并排设置的推拉杆;两所述推拉杆均与连接杆平行设置;两所述推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两导向柱的上端上。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拉杆与支撑柱及安装柱均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部一侧面垂直固定有第一螺套;所述第一螺套内螺纹配合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的一端贯穿支撑柱的侧壁并与推拉杆的一侧面相抵触;所述安装柱的上端部一侧面垂直固定有第二螺套;所述第二螺套内螺纹配合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的一端贯穿安装柱的侧壁并与推拉杆的一侧面相抵触。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于两安装柱下端部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穿插有竖直竖直的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内螺纹配合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呈“ㄇ”型结构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两侧臂之间转动连接有锁紧辊;所述锁紧辊的圆周辊面与沥青输出管的出口端外壁相抵触。

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通过将承载套过盈配合于沥青输出管进口端外周上,再将两限位柱相近的一端可分别插接于两定位套内,然后利用锁紧机构向下按压沥青输出管出口端,促使沥青输出管出口端处的刮平框水平放置于路面上,从而将沥青输出管倾斜定位在支撑柱、连接杆及安装柱形成的框架上,然后操作该框架并在行走轮的配合下实现沥青输出管的移动,进而实现将从沥青输出管排出的热沥青添加至公路的缝隙中,不仅能够保证灌缝效率,而且还可以避免工人操作沥青输出管的过程中需要一直处于弯腰状态,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0、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设于沥青输出管(1)进口端外周的承载套(4)以及竖直设置于沥青输出管(1)相对两侧的支撑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柱(5)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加强杆(503)相连接;两所述支撑柱(5)与两安装柱(8)之间分别通过底撑杆(10)相连接;所述底撑杆(10)倾斜设置于连接杆(7)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柱(5)与两安装柱(8)均为矩形管体结构;两所述支撑柱(5)与两安装柱(8)之间装设有推拉架(11);所述推拉架(11)设置于支撑柱(5)的上方;所述推拉架(11)包括两对分别插接于两支撑柱(5)上端部及两安装柱(8)上端部内的导向柱(1101)以及一对并排设置的推拉杆(1102);两所述推拉杆(1102)均与连接杆(7)平行设置;两所述推拉杆(110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两导向柱(1101)的上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1102)与支撑柱(5)及安装柱(8)均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柱(5)的上端部一侧面垂直固定有第一螺套(504);所述第一螺套(504)内螺纹配合有第一螺柱(505);所述第一螺柱(505)的一端贯穿支撑柱(5)的侧壁并与推拉杆(1102)的一侧面相抵触;所述安装柱(8)的上端部一侧面垂直固定有第二螺套(802);所述第二螺套(802)内螺纹配合有第二螺柱(803);所述第二螺柱(803)的一端贯穿安装柱(8)的侧壁并与推拉杆(1102)的一侧面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9)包括固定于两安装柱(8)下端部之间的支撑板(901);所述支撑板(901)上固定穿插有竖直的调节套(902);所述调节套(902)内螺纹配合有升降杆(903);所述升降杆(90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呈“ㄇ”型结构的活动座(904);所述活动座(904)的两侧臂之间转动连接有锁紧辊(905);所述锁紧辊(905)的圆周辊面与沥青输出管(1)的出口端外壁相抵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设于沥青输出管(1)进口端外周的承载套(4)以及竖直设置于沥青输出管(1)相对两侧的支撑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柱(5)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加强杆(503)相连接;两所述支撑柱(5)与两安装柱(8)之间分别通过底撑杆(10)相连接;所述底撑杆(10)倾斜设置于连接杆(7)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公路修复的灌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柱(5)与两安装柱(8)均为矩形管体结构;两所述支撑柱(5)与两安装柱(8)之间装设有推拉架(11);所述推拉架(11)设置于支撑柱(5)的上方;所述推拉架(11)包括两对分别插接于两支撑柱(5)上端部及两安装柱(8)上端部内的导向柱(1101)以及一对并排设置的推拉杆(1102);两所述推拉杆(1102)均与连接杆(7)平行设置;两所述推拉杆(110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两导向柱(1101)的上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公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平周永垂彭鹏邓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誉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