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积水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积水引流
,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积水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城区的排水排涝设计还是以道路管道排水为主,排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为1
‑
3年,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设计标准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特大暴雨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引发洪水灾害频繁。
[0003]现代城市的地表不断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部分道路因在路面两侧设计的下水道间隔过大,雨雪天气,容易在两个下水道中间出现路面积水。当车辆驶过积水区,雨水飞溅至相邻车道的汽车、路边行人或电动车上,对周围行人和车辆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必须对两组下水道之间难以排除的积水进行人工干预。
[0004]但是,人工也只是将两个下水道之间的积水扫向下水道,这样既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也不能快速处理积水,同时,未从根本上消除路面积水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积水引流装置,通过在两组下水道之间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积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1),所述路面两边开设有至少两组下水道(101),所述路面两边设置有用于将两组下水道(101)之间的积水引入下水道(101)内的积水引流机构;每两组所述下水道(101)之间开设有引流槽(102),所述积水引流机构设置在引流槽(1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积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101)上安装有下水道盖板(2),所述下水道盖板(2)的上表面与路面水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积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引流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3)、第二安装架(4)、第三安装架(5)和导流管(6),所述第一安装架(3)固定安装在引流槽(102)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安装架(5)对称固定安装在引流槽(102)的两端,所述第二安装架(4)对称固定安装在引流槽(102)上,且所述第二安装架(4)位于第一安装架(3)和第三安装架(5)的中间位置,所述导流管(6)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3)、第二安装架(4)和第三安装架(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积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3)上表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安装架(4)上表面的水平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云,高平,李奄,程胜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誉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