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22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瓦斯钻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及方法,包括带有钻头的钻杆和套筒,套筒嵌入在隧道侧壁的内侧,钻杆能够滑动连接在套筒的内侧,钻杆内开设有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端和回水通道的出水端设置在钻杆的末端,所述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在钻杆内间隔设置,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设置在钻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首先在隧道侧壁上预先钻出一个与套筒直径一致的大钻孔,将套筒嵌入大钻孔内,并在套筒与隧道侧壁之间填充水泥;第一电机转动带动齿轮和齿环转动,齿环的转动带动六角杆和钻杆转动,第二电机转动使第一滑块能够向隧道侧壁侧运动,对钻杆施加向隧道侧壁内运动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瓦斯钻孔检测,具体为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水利工程中,引水为常用的一种治理方式,为建立引水通道,有时需要挖掘引水隧道,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yegs二期输水工程,在引水隧道施工时,既定路径有时需要经过穿煤段。在施工中,对安全生产影响最大的是瓦斯(主要成分是ch4)的浓度,瓦斯段(穿煤段)为tbm掘进段,tbm施工掌子面全部由刀盘顶住,刀盘的后是6m长的护盾,长距离引水隧洞采用tbm施工穿越瓦斯段,在国内外相关资料较少,tbm设备昂贵,且未采取防爆设计。

2、隧洞一般是使用钻爆开挖,tbm掘进施工不是一般工法,故在隧道施工中,需要以ch4为监测对象,监控隧道内有害气体的浓度,tbm上有自带的五种气体监测仪,具备自动报警功能。

3、随着施工过程中掌子面的向前推进,为进一步防止瓦斯的泄露,需要主动的对掌子面进行钻孔,一方面使得游离在穿煤段内的瓦斯可控的泄出,一方面用于起到对穿煤段内瓦斯进行主动检测预警的作用。

4、在钻孔检测的过程中,随着钻孔的钻进,钻孔处容易发生钻孔突出,即瓦斯喷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带有钻头(2)的钻杆(1)和套筒(6),所述套筒(6)嵌入在隧道侧壁(7)的内侧,所述钻杆(1)能够滑动连接在套筒(6)的内侧,所述钻杆(1)内开设有进水通道(3)和回水通道(22),所述进水通道(3)的进水端和回水通道(22)的出水端设置在钻杆(1)的末端,所述进水通道(3)和回水通道(22)在钻杆(1)内间隔设置,所述进水通道(3)的出水端设置在钻头(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27)上连通有缓慢释压阀(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带有钻头(2)的钻杆(1)和套筒(6),所述套筒(6)嵌入在隧道侧壁(7)的内侧,所述钻杆(1)能够滑动连接在套筒(6)的内侧,所述钻杆(1)内开设有进水通道(3)和回水通道(22),所述进水通道(3)的进水端和回水通道(22)的出水端设置在钻杆(1)的末端,所述进水通道(3)和回水通道(22)在钻杆(1)内间隔设置,所述进水通道(3)的出水端设置在钻头(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27)上连通有缓慢释压阀(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进水环(10)和回水环(8),回水环(8)同样滑动设置在钻杆(1)的外侧,所述进水环(10)套在进水通道(3)的进水端外侧,所述钻杆(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的外侧与进水环(10)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进水环(10)上连通有进水管(12),所述回水环(8)套设在回水通道(22)出水端的外侧,所述回水环(8)上连通有抽取管(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4)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转盘(23),所述转盘(23)的内侧开设有左右贯穿的通孔(25),所述转盘(23)设置在回水通道(22)的进水端和环形气囊(27)之间,所述转盘(23)朝向钻头(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推片(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瓦斯治理用钻孔防喷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内侧从右到左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第二滑块(28)和第三滑块(29),所述钻杆(1)的内侧呈内六角状设置,所述钻杆(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六角杆(14),六角杆(14)与钻杆(1)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六角杆(1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内磁环(18),所述第一滑块(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磁环(19),所述外磁环(19)套设在内磁环(18)的外侧,所述底座(2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0),所述螺杆(30)的外侧与第一滑块(20)的内侧螺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亮陈文杰高贞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