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储能减速和释能的应用,特别是用于电动公交车、轨道交通电车、地铁电车等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及其储能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公交车几乎都没有装配公交车储能减速的应用系统,针对公交车频繁停车上客和频繁起步前行的动能回收利用技术,查相关文献和已有的专利技术资料,现有文献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大多处于设计试验阶段,通过研究分析现有相关技术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华东交通大学就有公交车储能减速和释能的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相关技术还在实验阶段。
2、例如,已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02101926.6)公开的车辆的储能减速驱动,包括传动系统和能量转换储存系统,包括由泵/马达效应离合器构成的等效液压泵/液压马达,控制阀和液压储能器,泵/马达效应离合器由构成液压泵密封的必要密封块的受控移动形成,该可移动密封块移向密封位置形成密封则构成泵/马达效应,脱离密封位置则泵/马达效应消失。
3、以上储能减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其功率消耗为1kw-2kw,而且存在可移动密封块在大功率储能的操纵条件下存在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和操纵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罐(27)与第二液压罐(28)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一泄压阀(30),第一液压罐(27)的压力大于与第二液压罐(28)的压力,第二液压罐(28)与回油箱(5)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二泄压阀(8),第二液压罐(28)上还装配有从外部输入压力的单向阀接口或自动输入压力的电动液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减速踏板(36)及释能起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和操纵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罐(27)与第二液压罐(28)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一泄压阀(30),第一液压罐(27)的压力大于与第二液压罐(28)的压力,第二液压罐(28)与回油箱(5)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二泄压阀(8),第二液压罐(28)上还装配有从外部输入压力的单向阀接口或自动输入压力的电动液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减速踏板(36)及释能起步踏板(37)为柱塞液压踏板,储能减速踏板(36)的柱塞液压泵通过导油管连接的储能减速液控阀(1)和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2)相关联动作,储能减速液控阀(1)所需要的液控动作压力比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2)所需要的液控动作压力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11)出油口部位和进油口部位连接倒车导油管(9),倒车导油管(9)上设置常闭动开的倒车阀(10),倒车阀(10)可以是电磁阀或液控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33)、储能减速液控阀(1)采用电磁阀,释能起步踏板(37)为释能起步的常开动合按钮开关,储能减速踏板(36)为储能减速的常开动合按钮开关,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33)、储能减速液控阀(1)连接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16)同时与两个轴齿轮啮合,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装配在圆桶式的机壳(47)里,机壳左端底部中心部位设置传动轴(15)装配的中心轴承座孔,在中心轴承座孔的圆周排列位置设置二个轴承孔,上部的轴承孔通过轴承(38)装配加力起步驱动轴(39),加力起步驱动轴(39)右端装配加力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40),加力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40)的外圈右端装配轴齿轮与传动轴(15)固定的大齿轮(16)啮合,下部的轴承孔通过轴承和油封(45)装配起步驱动轴,起步驱动轴右端装配内圈(12)通过滚柱和推力保持架驱动外圈,外圈右端装配轴齿轮(34)与传动轴(15)固定的大齿轮(16)啮合,轴齿轮(34)右端的轴杆通过轴承与轴承座支架(46)下部的轴承座装配,轴承座支架(46)与机壳(47)中部左边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多片式离合器的大支架(22)与机壳(47)中部右边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雨阳,李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