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及其储能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及其储能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3198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包括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及操纵控制系统,储能减速系统包括斜盘柱塞泵、多片式离合器、环形油缸、行星轮加速器和第一液压罐,行星轮加速器的中心齿轮及轴装配为斜盘柱塞泵的动力,内齿圈与多片式离合器的小支架装配固定,行星架与传动轴装配固定;释能起步系统的液压马达转动轴右端为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内圈通过滚柱和推力保持架装配外圈,外圈右端盘座装配固定轴齿轮与传动轴装配的大齿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在行车时负载小且储能效率高,实现电动公交车频繁停车的动能回收利用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储能减速和释能的应用,特别是用于电动公交车、轨道交通电车、地铁电车等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及其储能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公交车几乎都没有装配公交车储能减速的应用系统,针对公交车频繁停车上客和频繁起步前行的动能回收利用技术,查相关文献和已有的专利技术资料,现有文献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大多处于设计试验阶段,通过研究分析现有相关技术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华东交通大学就有公交车储能减速和释能的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相关技术还在实验阶段。

2、例如,已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02101926.6)公开的车辆的储能减速驱动,包括传动系统和能量转换储存系统,包括由泵/马达效应离合器构成的等效液压泵/液压马达,控制阀和液压储能器,泵/马达效应离合器由构成液压泵密封的必要密封块的受控移动形成,该可移动密封块移向密封位置形成密封则构成泵/马达效应,脱离密封位置则泵/马达效应消失。

3、以上储能减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其功率消耗为1kw-2kw,而且存在可移动密封块在大功率储能的操纵条件下存在密封困难的严重缺陷,还有操纵困难其密封性无法达到技术要求,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本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就是为了使以上的实际应用问题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当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性能不可靠的严重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公交车使其车辆传动机械效率提高且减速停车平顺和起步前行舒适而节能环保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的储能方法。

3、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包括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和操纵控制系统;

5、所述储能减速系统包括斜盘柱塞泵、多片式离合器、环形油缸、行星轮加速器及第一液压罐,所述行星轮加速器的中心齿轮右端的轴杆与斜盘柱塞泵传动连接,所述多片式离合器的大支架装配的摩擦片和厚圈与环形油缸装配的环形活塞通过轴向滑动配合由左至右装配,大支架与机壳装配固定,小支架与行星轮加速器的内齿圈装配固定,行星轮加速器的行星架与传动轴装配固定;

6、释能起步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及齿轮驱动器,所述液压马达驱动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内圈通过滚柱和推力保持架的作用驱动外圈,外圈右端盘座装配固定轴齿轮,所述齿轮驱动器是轴齿轮与传动轴固定的大齿轮啮合;

7、所述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储能操纵系统、释能操纵系统,储能操纵系统包括脚踏储能减速踏板、第一液压罐、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二液压罐、回油箱、第一回油管、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储能减速液控阀,所述第一液压罐通过第一输油管连接斜盘柱塞泵出油口,斜盘柱塞泵进油口通过进油管及液压油过滤器连接回油箱,回油箱通过导油管及第二泄压阀连接至第二液压罐,环形油缸通过储能减速液控阀和第二输油管连接第二液压罐,环形油缸还通过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和第一回油管连接回油箱;

8、释能操纵系统包括释能起步踏板、释能起步液控阀、第一液压罐、液压马达、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及齿轮驱动器,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通过释能起步液阀和导油管连接至第一液压罐,释能起步踏板连接释能起步液控阀,液压马达的出油口通过第二回油管与回油箱连接。

9、而且,所述第一液压罐与第二液压罐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一泄压阀,第一液压罐的压力大于与第二液压罐的压力,第二液压罐与回油箱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二泄压阀,第二液压罐上还装配有从外部输入压力的单向阀接口或自动输入压力的电动液压泵。

10、而且,所述储能减速踏板及释能起步踏板为柱塞液压踏板,储能减速踏板的柱塞液压泵通过导油管连接的储能减速液控阀和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相关联动作,储能减速液控阀所需要的液控动作压力比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所需要的液控动作压力大。

11、而且,所述液压马达出油口部位和进油口部位连接倒车导油管,倒车导油管上设置常闭动开的倒车阀,倒车阀可以是电磁阀或液控阀。

12、而且,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储能减速液控阀采用电磁阀,释能起步踏板为释能起步的常开动合按钮开关,储能减速踏板为储能减速的常开动合按钮开关,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储能减速液控阀连接控制器。

13、而且,所述大齿轮同时与两个轴齿轮啮合,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装配在圆桶式的机壳里,机壳左端底部中心部位设置传动轴装配的中心轴承座孔,在中心轴承座孔的圆周排列位置设置二个轴承孔,上部的轴承孔通过轴承装配加力起步驱动轴,加力起步驱动轴右端装配加力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加力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的外圈右端装配轴齿轮与传动轴固定的大齿轮啮合,下部的轴承孔通过轴承和油封装配起步驱动轴,起步驱动轴右端装配内圈通过滚柱和推力保持架驱动外圈,外圈右端装配轴齿轮与传动轴固定的大齿轮啮合,轴齿轮右端的轴杆通过轴承与轴承座支架下部的轴承座装配,轴承座支架与机壳中部左边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多片式离合器的大支架与机壳中部右边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传动轴右端装配固定行星架,行星架右边圆周排列固定轴杆装配行星轮与小支架固定的内齿圈啮合同时还与中心齿轮啮合,中心齿轮右端的储能驱动轴穿过右端盖的中心孔轴承座,环形油缸右端设有外凸圈与机壳右端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外凸圈右端与右端盖的左凸圈接触,环形油缸的开口向左并装配环形活塞,环形活塞的左凸圈左端与多片式离合器的厚圈接触,环形油缸的油腔右端还与第二输油管连通。

14、而且,所述储能减速应用系统的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花键与轮毂车轴传动连接,轮毂车轴与列车轮毂悬架装配,轮毂车轴装配固定列车轮毂,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轴承和油封与储能减速应用系统的圆桶式机壳里装配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储能减速应用系统的机壳安装在轮毂悬架上,在列车轮毂悬架的相应位置还装配有配对列车轮毂,配对列车轮毂也同样的装配储能减速应用系统。

15、而且,所述第一液压罐和第二液压罐是气囊式液压罐,所述液压马达是齿轮式液压马达或叶片式液压马达,所述第一输油管设有单向阀,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可以是释能起步液控单向阀,所述多片式离合器还可以采用电磁离合器。

16、而且,所述储能减速液控阀和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相关联动作,储能减速液控阀设有第一液控进油口,液控油压可以推动单向阀芯使其开启,第二输油管与第二液压罐连接的一段与进油接口连接,第二输油管与环形油缸连接的一段与出油接口连接;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设有第二液控进油口,液控油压可以推动常开阀芯使其关闭,第一回油管与回油箱连接的一段与出泄油接口连接,第一回油管与环形油缸连接的一段与进泄油接口连接;单向阀芯与液控油接触的工作面小于常开阀芯与液控油接触的工作面,常开阀芯的回位压簧的刚性小于单向阀芯的回位压簧的刚性。

17、一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的储能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和操纵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罐(27)与第二液压罐(28)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一泄压阀(30),第一液压罐(27)的压力大于与第二液压罐(28)的压力,第二液压罐(28)与回油箱(5)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二泄压阀(8),第二液压罐(28)上还装配有从外部输入压力的单向阀接口或自动输入压力的电动液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减速踏板(36)及释能起步踏板(37)为柱塞液压踏板,储能减速踏板(36)的柱塞液压泵通过导油管连接的储能减速液控阀(1)和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2)相关联动作,储能减速液控阀(1)所需要的液控动作压力比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2)所需要的液控动作压力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11)出油口部位和进油口部位连接倒车导油管(9),倒车导油管(9)上设置常闭动开的倒车阀(10),倒车阀(10)可以是电磁阀或液控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33)、储能减速液控阀(1)采用电磁阀,释能起步踏板(37)为释能起步的常开动合按钮开关,储能减速踏板(36)为储能减速的常开动合按钮开关,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33)、储能减速液控阀(1)连接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16)同时与两个轴齿轮啮合,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装配在圆桶式的机壳(47)里,机壳左端底部中心部位设置传动轴(15)装配的中心轴承座孔,在中心轴承座孔的圆周排列位置设置二个轴承孔,上部的轴承孔通过轴承(38)装配加力起步驱动轴(39),加力起步驱动轴(39)右端装配加力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40),加力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40)的外圈右端装配轴齿轮与传动轴(15)固定的大齿轮(16)啮合,下部的轴承孔通过轴承和油封(45)装配起步驱动轴,起步驱动轴右端装配内圈(12)通过滚柱和推力保持架驱动外圈,外圈右端装配轴齿轮(34)与传动轴(15)固定的大齿轮(16)啮合,轴齿轮(34)右端的轴杆通过轴承与轴承座支架(46)下部的轴承座装配,轴承座支架(46)与机壳(47)中部左边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多片式离合器的大支架(22)与机壳(47)中部右边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传动轴(15)右端装配固定行星架(7),行星架(7)右边圆周排列固定轴杆装配行星轮与小支架固定的内齿圈啮合同时还与中心齿轮(17)啮合,中心齿轮右端的储能驱动轴(43)穿过右端盖(42)的中心孔轴承座,环形油缸(25)右端设有外凸圈(44)与机壳(47)右端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外凸圈(44)右端与右端盖(42)的左凸圈接触,环形油缸(25)的开口向左并装配环形活塞(24),环形活塞的左凸圈左端与多片式离合器的厚圈(41)接触,环形油缸的油腔右端还与第二输油管(2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减速应用系统(51)的传动轴(15)的一端通过花键与轮毂车轴(49)传动连接,轮毂车轴(49)与列车轮毂悬架(50)装配,轮毂车轴(49)装配固定列车轮毂(48),传动轴(15)的另一端穿过轴承和油封与储能减速应用系统(51)的圆桶式机壳(47)里装配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储能减速应用系统(51)的机壳安装在轮毂悬架(50)上,在列车轮毂悬架(50)的相应位置还装配有配对列车轮毂(52),配对列车轮毂(52)也同样的装配储能减速应用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罐(27)和第二液压罐(28)是气囊式液压罐,所述液压马达(11)是齿轮式液压马达或叶片式液压马达,所述第一输油管(31)设有单向阀,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33)可以是释能起步液控单向阀;所述多片式离合器(21)还可以采用电磁离合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减速液控阀(1)和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2)相关联动作,储能减速液控阀(1)设有第一液控进油口(55),液控油压可以推动单向阀芯(56)使其开启,第二输油管(29)与第二液压罐(28)连接的一段与进油接口(58)连接,第二输油管(29)与环形油缸(25)连接的一段与出油接口(57)连接;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2)设有第二液控进油口(53),液控油压可以推动常开阀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和操纵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罐(27)与第二液压罐(28)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一泄压阀(30),第一液压罐(27)的压力大于与第二液压罐(28)的压力,第二液压罐(28)与回油箱(5)的导油管连接中设置有第二泄压阀(8),第二液压罐(28)上还装配有从外部输入压力的单向阀接口或自动输入压力的电动液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减速踏板(36)及释能起步踏板(37)为柱塞液压踏板,储能减速踏板(36)的柱塞液压泵通过导油管连接的储能减速液控阀(1)和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2)相关联动作,储能减速液控阀(1)所需要的液控动作压力比储能减速常开动闭阀(2)所需要的液控动作压力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11)出油口部位和进油口部位连接倒车导油管(9),倒车导油管(9)上设置常闭动开的倒车阀(10),倒车阀(10)可以是电磁阀或液控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33)、储能减速液控阀(1)采用电磁阀,释能起步踏板(37)为释能起步的常开动合按钮开关,储能减速踏板(36)为储能减速的常开动合按钮开关,所述释能起步液控阀(33)、储能减速液控阀(1)连接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公交车储能减速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16)同时与两个轴齿轮啮合,储能减速系统、释能起步系统装配在圆桶式的机壳(47)里,机壳左端底部中心部位设置传动轴(15)装配的中心轴承座孔,在中心轴承座孔的圆周排列位置设置二个轴承孔,上部的轴承孔通过轴承(38)装配加力起步驱动轴(39),加力起步驱动轴(39)右端装配加力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40),加力滚柱斜坡超越离合器(40)的外圈右端装配轴齿轮与传动轴(15)固定的大齿轮(16)啮合,下部的轴承孔通过轴承和油封(45)装配起步驱动轴,起步驱动轴右端装配内圈(12)通过滚柱和推力保持架驱动外圈,外圈右端装配轴齿轮(34)与传动轴(15)固定的大齿轮(16)啮合,轴齿轮(34)右端的轴杆通过轴承与轴承座支架(46)下部的轴承座装配,轴承座支架(46)与机壳(47)中部左边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多片式离合器的大支架(22)与机壳(47)中部右边的内凸圆环台阶定位装配固定,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雨阳李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