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流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94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载流端子,包括公端和母端,公端上设置有插接部,母端包括冲压本体,冲压本体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于插接固定插接部,冲压本体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弯折部,弯折部的端部连接有导片;加固组件,包括上加固件和下加固件,上加固件与下加固件分设母端的上下两端,且与母端固定连接。本技术中,通过在母端的上下端面均铆压固定有加固组件,在加固组件的端部设置有与母端相适配的弹性臂组件,使得位于母端上的弹性臂与加固组件上的弹性臂能够精准贴合,进而提升了载流端子整体的刚性强度,有效延长了载流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载流端子


技术介绍

1、载流端子是指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的电气连接器,通常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在汽车电气系统中,载流端子用于连接电池、电动机、控制单元和其他电气设备。

2、在新能源汽车上,载流端子承担着电能传输的关键功能,连接电池组与电动驱动系统,新能源汽车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电池组和电动驱动系统,这些部件会导致载流端子所处环境的温度升高,载流端子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受热变形,严重影响载流端子的使用寿命,此外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道路条件不同而产生的振动,这对载流端子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流端子,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载流端子,包括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母端包括冲压本体,所述冲压本体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插接固定所述插接部,所述冲压本体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连接有导片;加固组件,包括上加固件和下加固件,所述上加固件与所述下加固件分设所述母端的上下两端,且与所述母端固定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本体包括侧端面,所述侧端面顶部连接有上端面,所述侧端面底部连接有下端面,所述上端面、下端面和侧端面中部形成有中空的腔体,所述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冲压缝,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凸起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端上设置有第二弯折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一弹性臂,各所述第一弹性臂之间形成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用于连接所述插接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加固件与所述下加固件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凸起部铆合固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加固件端部连接有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三弯折部,所述下加固件上设置有第三弹性臂,所述第三弹性臂上设置有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二弹性臂和所述第三弹性臂贴合所述第一弹性臂。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臂设置有一对,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臂之间设置有卡勾。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性臂设置有一对,位于各所述第三弹性臂之间设置有卡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端和母端整体由铜制成,所述加固组件由抗形变材料制成。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与第四弯折部均经过弧度处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中,通过在母端的上下端面均铆压固定有加固组件,在加固组件的端部设置有与母端相适配的弹性臂组件,使得位于母端上的弹性臂与加固组件上的弹性臂能够精准贴合,进而提升了载流端子整体的刚性强度,有效延长了载流端子的使用寿命;

15、不仅如此,通过设置相适配的弹性组件,能够对母端本体的弹性臂提供下压力,使得母端在与公端接触配合时,能够更加稳定进行连接,进而提高了载流端子在连接时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流端子,包括公端(1)和母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1)上设置有插接部(3),所述母端(2)包括冲压本体(4),所述冲压本体(4)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插接固定所述插接部(3),所述冲压本体(4)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弯折部(5),所述第一弯折部(5)的端部连接有导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本体(4)包括侧端面(401),所述侧端面(401)顶部连接有上端面(402),所述侧端面(401)底部连接有下端面(403),所述上端面(402)、下端面(403)和侧端面(401)中部形成有中空的腔体(406),所述上端面(402)中部设置有冲压缝(404),所述上端面(402)和所述下端面(403)上均设置有凸起部(4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弹性臂(9),所述第一弹性臂(9)端上设置有第二弯折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402)和所述下端面(403)的端部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臂(9),各所述第一弹性臂(9)之间形成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用于连接所述插接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固件(7)与所述下加固件(8)上均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与所述凸起部(405)铆压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固件(7)端部连接有第二弹性臂(12),所述第二弹性臂(12)上设置有第三弯折部(13),所述下加固件(8)上设置有第三弹性臂(14),所述第三弹性臂(14)上设置有第四弯折部(15),所述第二弹性臂(12)和所述第三弹性臂(14)贴合所述第一弹性臂(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12)设置有若干对,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臂(12)之间设置有卡勾(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臂(14)设置有若干对,位于各所述第三弹性臂(14)之间设置有卡板(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1)和母端(2)整体由铜材制成,所述加固组件由抗形变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10)、第三弯折部(13)与第四弯折部(15)均经过弧度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流端子,包括公端(1)和母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1)上设置有插接部(3),所述母端(2)包括冲压本体(4),所述冲压本体(4)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插接固定所述插接部(3),所述冲压本体(4)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弯折部(5),所述第一弯折部(5)的端部连接有导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本体(4)包括侧端面(401),所述侧端面(401)顶部连接有上端面(402),所述侧端面(401)底部连接有下端面(403),所述上端面(402)、下端面(403)和侧端面(401)中部形成有中空的腔体(406),所述上端面(402)中部设置有冲压缝(404),所述上端面(402)和所述下端面(403)上均设置有凸起部(4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弹性臂(9),所述第一弹性臂(9)端上设置有第二弯折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402)和所述下端面(403)的端部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臂(9),各所述第一弹性臂(9)之间形成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用于连接所述插接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锟张国云
申请(专利权)人:瑞莱科耐特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