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加压垫及电池加压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碳达峰和碳中计划的实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在新能源行业中,电池的开发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一些容量较小的电池在制作过程中,微小的杂质颗粒会加剧电池的自放电作用,若不进行及时的筛查,到后期电池装车过程很容易造成电池低压的情况,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
2、为了对可能存在的自放电异常的电池进行筛选,一般会使用加压检测装置对电池进行加压检测,加压过程中,一般在下压板的底部设置硅胶垫以保证压力作用到电池。由于电池大面各处的平整度有所不同且硅胶垫的弹性系数小,尤其是电池大面相对于边缘的位置容易存在凹陷,因此,在加压过程中,硅胶垫与电池大面贴合效果并不好,电池大面受到的压力并不均匀,不利于筛选自放电异常的电池。
3、因此,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压垫及电池加压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硅胶压垫作用于电池大面时,硅胶压垫与电池大面的贴合效果较差,在加压过程中造成电池大面受力不均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压垫,包括基板、多个第一弹性抵压构件以及多个第二弹性抵压构件;
3、所述基板具有工作面,多个所述第一弹性抵压构件呈阵列排列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工作面以形成第一抵压单元,多个第二弹性抵压构件围绕所述第一抵压单元外周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工作面;
4、
5、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抵压构件包括第一抵压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工作面,所述第一抵压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工作面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空心结构。
6、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包括第二抵压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工作面,所述第二抵压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工作面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空心结构。
7、可选地,所述第一抵压部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空心结构的体积;所述第二抵压部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内空心结构的体积。
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填充有柔性体。
9、可选地,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弹性抵压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均为硅胶材质制作而成。
10、可选地,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弹性抵压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为一体式结构。
11、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相互之间等间距设置。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一抵接部为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实心锥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二抵压部为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实心椎体。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加压检测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下压板以及如上述的加压垫;
14、所述下压板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下压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加压垫设置于所述下压板的底面上。
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实施例中,在基板的工作面上阵列排列多个第一弹性抵压构件以构成第一抵压单元,多个第二弹性抵压构件围绕该第一抵压单元外周设置,当加压垫作用于电池大面时,第一弹性抵压构件抵压在电池大面的主要部分,随着加压垫对电池的压力增加,第二弹性抵压构件对电池大面的边缘位置(电池壳体边缘位置)进行抵压,并且在加压过程中,第一弹性抵压构件以及第二弹性抵压构件均发生弹性形变。通过上述设计,有效地提升了加压垫与电池大面接触时的弹性,使该加压垫能够满足电池大面相对于电池壳体边缘容易存在凹陷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加压垫与电池大面的贴合效果,从而使得电池面受力更加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多个第一弹性抵压构件(2)以及多个第二弹性抵压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抵压构件(2)包括第一抵压部(201)以及第一连接部(202),所述第一连接部(202)连接于所述工作面(101),所述第一抵压部(201)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2)远离所述工作面(101)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02)为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3)包括第二抵压部(301)以及第二连接部(302),所述第二连接部(302)连接于所述工作面(101),所述第二抵压部(30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远离所述工作面(101)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02)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部(201)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2)内空心结构的体积;所述第二抵压部(301)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内空心结构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所述第一弹性抵压构件(2)、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3)均为硅胶材质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所述第一弹性抵压构件(2)、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3)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3)相互之间等间距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2)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一抵压部(201)为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2)的实心锥体;所述第二连接部(302)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二抵压部(301)为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的实心椎体。
10.一种电池加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下压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加压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多个第一弹性抵压构件(2)以及多个第二弹性抵压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抵压构件(2)包括第一抵压部(201)以及第一连接部(202),所述第一连接部(202)连接于所述工作面(101),所述第一抵压部(201)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2)远离所述工作面(101)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02)为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抵压构件(3)包括第二抵压部(301)以及第二连接部(302),所述第二连接部(302)连接于所述工作面(101),所述第二抵压部(30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远离所述工作面(101)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02)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部(201)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2)内空心结构的体积;所述第二抵压部(301)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内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丹丹,王文轩,张梦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