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匹配差分驱动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274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匹配差分驱动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包括输入端口、分束器、两个波导、正信号电极、负信号电极、接地电极、加热器、合束器、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用于光的输入,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分束器,输入光经过所述分束器后分成相同功率的两束光分别进入两个波导,传输后进入所述合束器,所述合束器与所述输出端口进行连接,输出调制后的光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波导位于正信号电极和负信号电极之间,且沿铌酸锂z向晶轴方向具有相反的极化方向,通过薄膜铌酸锂波导极化的方式实现差分驱动匹配,提高了电光调制器的电磁抗干扰能力,同时有利于降低信号调制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差分驱动匹配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随着5g、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高速算力的需求,而高速算力的需求又极大地推动了光通信业务的发展。电光调制器是光通信、光互联和光信号处理的核心器件。随着光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高速调制器芯片在速率、功耗、插损以及集成度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有的技术里,硅光调制器因其成本低,集成度高,与cmos工艺兼容等优势受到了市场的广泛青睐。而随着高速光通信的不断发展,硅光调制器因受限于其载流子迁移率的限制,很难进一步提升其调制带宽。随着光通信业务由400g向800g以及1.6t演进时,硅光调制器很难满足其调制带宽的需求。

2、薄膜铌酸锂调制器作为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种调制器技术,已经被证实可以实现>70ghz的电光调制带宽,可以满足800g以及1.6t光通信业务对调制带宽的需求。2018年,哈佛大学在natue上报道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实验上证实了其可以在vπ为2.3v时实现>70ghz的电光调制带宽(w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匹配差分驱动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包括输入端口、分束器、两个波导、正信号电极、负信号电极、接地电极、加热器、合束器、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用于光的输入,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分束器,输入光经过所述分束器后分成相同功率的两束光分别进入两个波导,传输后进入所述合束器,所述合束器与所述输出端口进行连接,输出调制后的光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波导位于正信号电极和负信号电极之间,且沿铌酸锂z向晶轴方向具有相反的极化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信号电极和所述负信号电极由T形电极结构组成,所述T形电极结构由条形金属结构负载且呈周期性分布,正信号电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匹配差分驱动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包括输入端口、分束器、两个波导、正信号电极、负信号电极、接地电极、加热器、合束器、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用于光的输入,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分束器,输入光经过所述分束器后分成相同功率的两束光分别进入两个波导,传输后进入所述合束器,所述合束器与所述输出端口进行连接,输出调制后的光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波导位于正信号电极和负信号电极之间,且沿铌酸锂z向晶轴方向具有相反的极化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信号电极和所述负信号电极由t形电极结构组成,所述t形电极结构由条形金属结构负载且呈周期性分布,正信号电极上的t形电极结构与负信号电极上的t形电极结构沿光传播方向交替排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波导位于正信号电极的条形结构和负信号电极t形结构之间,另一个波导位于负信号电极的条形结构与正信号电极的t形结构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结构宽度a和d的范围在1um-5um,周期p为40um-400um,长度b和c的范围10um-150um,f是正信号电极上的t形结构和相邻的负信号电极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祥吴星宇夏晨曦花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易缆微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