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旋转调节机构及座椅制造技术_技高网

旋转调节机构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59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调节机构及座椅,旋转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解锁结构、锁定结构与弹性件,第一主体包括第一齿部,第一主体转动连接于第二主体,解锁结构具有第二齿部与转动凸台,第二齿部与第一齿部抵接,锁定结构与第二主体滑动连接,以进出容纳腔,转动凸台插入转槽内,弹性件向锁定结构施加弹性力;座椅包括旋转调节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具有多个档位,需使用时,用户向上转动第一主体使旋转调节机构由初始档位切换至工作档位,结束使用后,用户继续向上转动第一主体解锁,再向下转动第一主体切换至初始档位,通过向上或向下转动第一主体即可实现档位调节,无需配合按钮,实现单手操作,调节便利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尤其涉及一种旋转调节机构及座椅


技术介绍

1、为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座椅中集成了多种调节功能,使座椅具有较高的灵活度及实用性,相关技术中通常以旋转的方式对相应部件进行档位调节,如调节脚踏的旋转角度使脚踏在收纳与工作状态之间切换,但旋转档位的调节通常需要依靠按钮与手动操作相配合,调节动作多,且需双手配合,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旋转调节机构,具有较高的旋转调节便利度。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旋转调节机构的座椅。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调节机构,包括:

4、第一主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齿部,所述第一齿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5、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

6、解锁结构,具有第二齿部与转动凸台,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抵接,所述第一齿部能够跟随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驱使所述第二齿部带动所述转动凸台转动,并使所述解锁结构移动;

7、锁定结构,与所述第二主体滑动连接,并能够受驱相对所述第二主体移动,以进出所述容纳腔,所述锁定结构具有转槽,至少部分所述转动凸台插入所述转槽内,并能够在所述转槽内移动,所述转槽内设有相对的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

8、弹性件,与所述锁定结构连接,并能够向所述锁定结构施加朝向所述容纳腔移动的弹性力;

9、其中,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具有初始档位、工作档位与解锁档位,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被配置为:由所述初始档位切换至所述工作档位时,所述第一主体绕第一旋转方向相对所述第二主体转动,使所述转动凸台移动至与所述转槽的第一槽壁抵持,部分所述锁定结构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并沿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方向的反向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抵接;由所述工作档位切换至所述解锁档位时,所述第一主体绕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对所述第二主体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一齿部驱使解锁结构推动所述锁定结构移动,以使所述锁定结构退出所述容纳腔;由所述解锁档位切换至所述初始档位时,所述第一主体绕第二旋转方向相对所述第二主体转动,使所述转动凸台转动至与所述转槽的第二槽壁抵持,所述锁定结构受所述弹性件的驱动朝向所述容纳腔移动,且部分所述锁定结构插入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方向相反。

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调节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专利技术中的旋转调节机构具有多个档位,且不同档位具有相应功能,当需使用时,用户只需向上转动第一主体即可使旋转调节机构由初始档位切换至工作档位,当结束使用时,用户只需继续向上转动第一主体,使第一主体解锁后,再向下转动第一主体,使旋转调节机构切换至初始档位,并呈收纳状态,可节省旋转调节机构所占用的空间;整个档位调节过程,通过向上或向下转动第一主体即可实现,无需配合其他按钮,用户单手即可操作,具有较高的调节便利度。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锁定齿,所述第一锁定齿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第二锁定齿,所述第二锁定齿具有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平行于所述锁定结构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限位面向所述第一限位面提供朝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作用力。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锁定齿具有第一推动面,所述第二锁定齿具有第二推动面,所述第一推动面与所述第二推动面倾斜设置并相互抵接,所述旋转凸台从与第二槽壁抵接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槽壁抵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角度为a1;所述第一限位面从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相互抵接依次切换至相互分离与再次抵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角度为a2;a1=n*a2,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14、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具有位于所述初始档位与所述工作档位之间的若干中间档位,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由所述初始档位切换至所述中间档位过程中、相邻所述中间档位切换过程中或者由所述中间档位切换至所述工作档位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绕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对所述第二主体转动,且所述第一锁定齿与所述第二锁定齿由相互抵接状态切换至相互脱离并再次相互抵接。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定结构受所述第一锁定齿的推动而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转动凸台沿所述锁定结构移动方向的长度。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齿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抵持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二齿部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齿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抵持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一齿部的第二限位部,当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由所述初始档位切换至所述工作档位时,所述第一抵持面抵持于所述第二抵持面,并推动所述转动凸台在所述转槽内移动,当所述旋转调节机构有所述工作档位切换至所述解锁档位时,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相互抵持并相对移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方向上相互限位。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插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齿部还包括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限定出所述限位槽,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邻,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对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一齿部凸出,或者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一主体转动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一主体转动方向的宽度。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齿部还包括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限定出限位通道,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插入所述限位通道并在所述限位通道内移动;

19、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还具有位于所述解锁档位之后的最高档位,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由所述解锁档位切换至所述最高档位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绕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对所述第二主体转动,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限位通道移动,直至第一凸起部或第二凸起部抵接。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中的一个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壁与第二限位壁,另一个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并能够跟随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在所述第一限位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移动;

21、所述旋转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初始档位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壁抵接,所述旋转调节机构位于所述解锁档位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壁抵接。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锁结构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转动凸台分别连接于所述基座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锁定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相对的两侧,所述基座能够与所述锁定结构抵接;

23、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相互扣合并形成封闭的活动空间,所述解锁结构、锁定结构与所述弹性件容纳于所述活动空间内。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座椅,包括:

25、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调节机构;

26、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锁定齿,所述第一锁定齿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第二锁定齿,所述第二锁定齿具有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平行于所述锁定结构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限位面向所述第一限位面提供朝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齿具有第一推动面,所述第二锁定齿具有第二推动面,所述第一推动面与所述第二推动面倾斜设置并相互抵接,所述旋转凸台从与第二槽壁抵接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槽壁抵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角度为a1;所述第一限位面从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相互抵接依次切换至相互分离与再次抵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角度为a2;a1=n*a2,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受所述第一锁定齿的推动而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转动凸台沿所述锁定结构移动方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抵持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二齿部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齿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抵持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一齿部的第二限位部,当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由所述初始档位切换至所述工作档位时,所述第一抵持面抵持于所述第二抵持面,并推动所述转动凸台在所述转槽内移动,当所述旋转调节机构有所述工作档位切换至所述解锁档位时,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相互抵持并相对移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方向上相互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插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齿部还包括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限定出所述限位槽,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邻,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对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一齿部凸出,或者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一主体转动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一主体转动方向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部还包括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限定出限位通道,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插入所述限位通道并在所述限位通道内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中的一个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壁与第二限位壁,另一个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并能够跟随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在所述第一限位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结构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转动凸台分别连接于所述基座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锁定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相对的两侧,所述基座能够与所述锁定结构抵接;

10.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锁定齿,所述第一锁定齿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第二锁定齿,所述第二锁定齿具有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平行于所述锁定结构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限位面向所述第一限位面提供朝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齿具有第一推动面,所述第二锁定齿具有第二推动面,所述第一推动面与所述第二推动面倾斜设置并相互抵接,所述旋转凸台从与第二槽壁抵接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槽壁抵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角度为a1;所述第一限位面从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相互抵接依次切换至相互分离与再次抵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的转动角度为a2;a1=n*a2,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受所述第一锁定齿的推动而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转动凸台沿所述锁定结构移动方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抵持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二齿部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齿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抵持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一齿部的第二限位部,当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由所述初始档位切换至所述工作档位时,所述第一抵持面抵持于所述第二抵持面,并推动所述转动凸台在所述转槽内移动,当所述旋转调节机构有所述工作档位切换至所述解锁档位时,所述第一抵持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慧平刘华明曹旭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科智美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