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41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其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行走组件和悬架组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将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连接至车架。车身覆盖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摩托车的线束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的最小宽度和线束的直径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9,固定机构至少部分具有弹性。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线束和固定机构的安装难度;还可以简化固定机构的结构,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结构紧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1、目前,摩托车需要大量的线束来实现电器件之间的相互通信或控制,因而线束的安装布局较为复杂,同时线束的布置需要占据较大的车身空间,不利于实现摩托车的结构紧凑。

2、此外,线束一般通过线卡或线夹固定在塑料件或其他结构件上,线夹固定位置需要开孔,加工难度较大,安装难度也较大,同时线卡或线夹的安装也会占据较大的车身空间,从而使摩托车的结构更加复杂,不利于提高摩托车的结构紧凑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车辆线束布置紧凑性的摩托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行走组件和悬架组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将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连接至车架。车身覆盖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摩托车的线束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的最小宽度和线束的直径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9,固定机构设置为弹性材料。

4、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机构和凸起结构,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固定柱,第一固定件和固定柱之间形成有容纳线束的第一固定空间,第二固定件和凸起结构之间形成有容纳线束的第二固定空间。

5、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并形成有第一固定槽,固定柱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第一固定槽和固定柱形成有第一固定空间,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基本相反设置。

6、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沿第三预设方向延伸并形成有第二固定槽,凸起结构为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沿第四预设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固定槽和凸起结构形成有第二固定空间,第三预设方向和第四预设方向基本相反设置。

7、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部和卡接部,固定部和卡接部形成有容纳线束的第三固定空间。

8、进一步地,固定部沿第五预设方向延伸,卡接部至少部分沿第五预设方向延伸,卡接部还至少部分沿第六预设方向延伸,第五预设方向和第六预设方向基本垂直设置。

9、进一步地,当线束与第二固定机构卡接时,卡接部至少部分包围线束设置;卡接部具有弹性。

10、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和车架配合并形成有容纳线束的第四固定空间。

11、进一步地,固定板沿靠近车架的方向延伸。

12、进一步地,悬架组件包括后平叉,车架包括支柱,后平叉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柱的连接件;车身覆盖件还包括挡泥板,挡泥板连接至支柱。

13、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可以通过具有弹性的固定机构和设置在固定机构上的安装口,从而在安装口能够将线束卡接至固定机构中的情况下,实现线束和固定机构的稳定卡接,并降低线束和固定机构的安装难度;还可以将固定机构集成设置在车身覆盖件上,从而简化固定机构的结构,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线束组件走线结构紧凑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机构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固定柱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线束的第一固定空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凸起结构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线束的第二固定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并形成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柱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固定柱形成有所述第一固定空间,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基本相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沿第三预设方向延伸并形成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凸起结构为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沿第四预设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固定槽和所述凸起结构形成有所述第二固定空间,所述第三预设方向和所述第四预设方向基本相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卡接部形成有容纳所述线束的第三固定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沿第五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卡接部至少部分沿第五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卡接部还至少部分沿第六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五预设方向和所述第六预设方向基本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线束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卡接时,所述卡接部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线束设置;所述卡接部具有弹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车架配合并形成有容纳所述线束的第四固定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沿靠近所述车架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组件包括后平叉,所述车架包括支柱,所述后平叉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柱的连接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还包括挡泥板,所述挡泥板连接至所述支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机构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固定柱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线束的第一固定空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凸起结构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线束的第二固定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并形成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柱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固定柱形成有所述第一固定空间,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基本相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沿第三预设方向延伸并形成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凸起结构为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沿第四预设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固定槽和所述凸起结构形成有所述第二固定空间,所述第三预设方向和所述第四预设方向基本相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飞杨秀举王军张毅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