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的产品和方法,具体地涉及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制备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1、最快速且最有前景开发的治疗剂之一是基于蛋白质的药物,这些基于蛋白质的药物已经在几乎每个医学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是临床(前)开发中和作为商业产品增长最快的治疗剂之一(leader,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自然综述:药物发现]2008年1月7日,21-39)。与小化学药物相比,蛋白质药物在相对低的浓度下具有高特异性和活性,并且典型地提供高影响疾病,诸如各种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代谢性病症的疗法(roberts,trends biotechnol.[生物技术趋势]2014年7月;32(7):372-80;wang,int jpharm.[国际药学杂志]1999年8月20日;185(2):129-88)。
2、此类新的基于蛋白质的药物包括,例如,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典型地可以同时与两种不同类型的抗原结合。它们以若干种结构形式已知,并且目前已经探究了用于癌症免疫疗法和药物递送的应用(fan,gaowei;wang,zujian;hao,mingju;li,jinming(2015)."bispecific antibod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journal of hematology&oncology.[血液学与肿瘤学杂志]8:130)。
3、双特异性抗体可以是igg样的,即全长双特异性抗体,或者是为非全长
4、双特异性抗体衍生的分子诸如抗体构建体是由两个柔性连接的抗体衍生的结合结构域制备的重组蛋白质构建体。抗体构建体的一个结合结构域对靶细胞上选择的肿瘤相关表面抗原是特异性的;第二结合结构域对cd3(即t细胞上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亚基)是特异性的。通过其特殊设计,抗体构建体独特地适合于将t细胞与靶细胞瞬时连接,并且同时强有力地激活t细胞对靶细胞的固有细胞溶解潜力。对作为amg 103和amg 110开发到临床中的第一代抗体构建体(参见wo 99/54440和wo 2005/040220)的重要的进一步开发是提供与cd3ε链的n末端处的背景独立表位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wo 2008/119567)。与该选择的表位结合的抗体构建体不仅显示出对人和猕猴,或绒毛猴(callithrixjacchus)、绒顶柽柳猴(saguinus oedipus)或松鼠猴(saimirisciureus)cd3ε链的跨物种特异性,而且由于识别该特异性表位(而不是先前描述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分子中cd3结合物的表位)而未展示出与对于前一代t细胞接合抗体所观察到的程度相同的t细胞的非特异性激活。t细胞激活的这种减少与患者中较少或减少的t细胞再分布相关,后者被鉴定为副作用的风险,例如,在帕索妥昔单抗(pasotuximab)中。
5、如wo 2008/119567中所述的抗体构建体的特征在于从身体快速清除;因此,虽然它们能够快速到达身体的大部分部位,但它们的体内应用可能受到其在体内的持久性短的限制。另一方面,它们在体内的浓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和微调。因为这种小的单链分子的体内半衰期短,所以使用通过连续静脉内输注的长期施用来实现治疗效果。然而,现在可获得具有更有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包括更长的半衰期)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增加的半衰期通常在免疫球蛋白、特别是抗体并且最特别是小尺寸的抗体片段或构建体的体内应用中是有用的,例如为求患者顺应性。
6、粘蛋白已被鉴定为炎症和癌症疾病的令人感兴趣的标志物。粘蛋白是高分子量糖蛋白,其特征在于串联重复结构域内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处的高水平o-糖基化(johansson和hansson,nat.rev.immunology[自然综述:免疫学]2016)。存在至少20个粘蛋白家族成员,包括分泌蛋白和跨膜蛋白,它们由不同组织中的上皮细胞表达(corfield,biochim.biophys.acta[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学报]2013)。粘蛋白的主要功能在于粘膜层的结构和粘膜层的调控,该粘膜层在上皮细胞与环境之间形成保护性屏障(hollingsworth和swanson,nat.rev.cancer[自然综述:癌症]2004;hattrup和gendler,annu.rev.physiol.[生理学年评]2008)。跨膜粘蛋白也在细胞信号传导(对包括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控),以及在肿瘤发生中起作用(hollingsworth和swanson,nat.rev.cancer[自然综述:癌症]2004)。在粘蛋白中,粘蛋白17(muc17)是最初通过其与muc3的同源性鉴定的跨膜粘蛋白(gum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通讯]2002)。
7、对muc17的完整编码序列的分析揭示,它具有由61个串联重复序列的中心区构成的大的细胞外结构域、表皮生长因子(egf)结构域、海胆精子蛋白、肠激酶和集聚蛋白(sea)结构域,以及第二egf结构域。sea结构域含有在其他粘蛋白中保守的推定的裂解位点(moniaux等人,j.biol.chem.[生物化学杂志]2006)。muc17是单次跨膜蛋白,具有在细胞内的80个氨基酸的胞质尾(moniaux等人,j.biol.chem.[生物化学杂志]2006)。muc17在健康成人中的表达局限于内衬于肠的肠上皮细胞或成熟吸收性上皮细胞的顶端表面(moniaux等人,j.biol.chem.[生物化学杂志]2006;johanasson和hansson,nat.rev.immunology[自然综述:免疫学]2016)。muc17也由胃和胰腺表达(moniaux等人,j.biol.chem.[生物化学杂志]2006;moehle等人,j.mol.med.[分子医学杂志]2006)。muc17的生物学功能被认为是维持肠道中的粘膜屏障完整性,诸如通过粘膜恢复(luu等人,int.j.biochem.cell biol.[国际生物化学与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该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该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进一步包含第三结构域,该第三结构域包含两个多肽单体,每个多肽单体包含铰链、CH2结构域和CH3结构域,其中所述两个多肽单体经由肽接头彼此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是单链抗体构建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第三结构域按氨基至羧基顺序包含: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第三结构域的所述多肽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与选自SEQ ID NO:17-24的序列至少9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6.如权利要求2、4-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多肽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选自SEQ ID NO:17-24的氨基酸序列。
7.如权利要求2、4-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CH2结构域包含结构域内半胱氨酸二硫桥。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
9.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按氨基至羧基顺序包含:
11.根据权利要求2、4-7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按氨基至羧基顺序进一步包含: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b)的肽接头具有选自SEQID NO:1-3的氨基酸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28(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71至4296)的表位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29(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84至4291)的表位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0(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31至4243)的表位结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1(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244至4389)的表位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0(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31至4243)的表位结合,但不与对应于SEQ ID NO.531(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244至4389)的MUC17内的表位结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2(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71至4390)或SEQ ID NO.533(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84至4390)的表位结合,但不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4(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291至4390)的表位或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5(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341至4390)的表位结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细胞毒性与结合亲和力之间的比率(EC50/KD)*1000低于250,其中该细胞毒性以NUGC-4细胞作为靶细胞并且以huPBMC作为效应细胞进行确定,并且其中该结合亲和力通过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测定来确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细胞毒性与结合亲和力之间的比率(EC50/KD)*1000低于125,其中该细胞毒性以NUGC-4细胞作为靶细胞并且以huPBMC作为效应细胞进行确定,并且其中该结合亲和力通过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测定来确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细胞毒性与结合亲和力之间的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该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该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进一步包含第三结构域,该第三结构域包含两个多肽单体,每个多肽单体包含铰链、ch2结构域和ch3结构域,其中所述两个多肽单体经由肽接头彼此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是单链抗体构建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第三结构域按氨基至羧基顺序包含: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第三结构域的所述多肽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与选自seq id no:17-24的序列至少9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6.如权利要求2、4-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多肽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选自seq id no:17-24的氨基酸序列。
7.如权利要求2、4-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ch2结构域包含结构域内半胱氨酸二硫桥。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
9.如权利要求2、4-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第一结构域和该第二结构域经由肽接头与该第三结构域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按氨基至羧基顺序包含:
11.根据权利要求2、4-7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按氨基至羧基顺序进一步包含: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b)的肽接头具有选自seqid no:1-3的氨基酸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28(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71至4296)的表位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29(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84至4291)的表位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0(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31至4243)的表位结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1(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244至4389)的表位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0(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31至4243)的表位结合,但不与对应于seq id no.531(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244至4389)的muc17内的表位结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中该抗体构建体的该第一结构域与muc17内对应于seq id no.532(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71至4390)或seq id no.533(根据uniprot q685j3编号的氨基酸4184至4390)的表位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劳姆,T·阿维德森,J·拜里斯,C·达尔霍夫,S·罗丝,I·陈,C·布鲁梅,E·纳伍德,J·庞德扎勒克,J·华尔,
申请(专利权)人:安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