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221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7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设置在桥墩上、用于承载盖梁的荷载,承载系统包括钢棒、卸落块以及支撑结构,钢棒垂直于桥墩的轴线方向,钢棒与桥墩固定连接、且钢棒至少部分突出桥墩,钢棒为多根,每个桥墩上至少设置一根钢棒,支撑结构包括连系组件、固设于连系组件内的加强组件以及固设于连系组件上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挂设于钢棒上,卸落块固设于支撑平台上,卸落块与盖梁固定连接,本技术中的方案,当支撑结构的其中一个支撑平台因为钢棒的形状即将造成翻转时,支撑结构将会限制该支撑平台翻转,提升了架体的稳定性,避免支撑平台绕钢棒进行翻转,对施工安全造成不确定的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公路桥梁下部结构多采用桩基础+承台+墩柱+系梁+盖梁的设计形式,盖梁及系梁承重支架多采用落地式支架、抱箍法、钢棒法、预埋法施工,对于高墩大尺寸盖梁,尤以钢棒法使用最多。

2、钢棒法是指在墩柱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位置预留孔道,盖梁施工前在孔道内传入钢棒,钢棒上设置卸落块及承重横梁、分配梁及模板系统构成支架体系,盖梁施工过程中上部荷载通过支架体系传递至钢棒进而传递至墩柱受力,采用钢棒法施工无需设置落地式承重支架,场地适应性、经济性好,且墩柱参与受力解决了落地支架沉降不易控制的难题。

3、传统的钢棒法施工中,钢棒顶部采用u型螺栓+工字钢或槽钢设置卸落块支撑平台,u型螺栓的适配及紧固程度直接影响到支撑平台的稳定性,支撑平台易发生翻转进而影响架体稳定性,盖梁施工安全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棒顶部采用u型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设置在桥墩上、用于承载盖梁的荷载,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系统包括钢棒、卸落块以及支撑结构,所述钢棒垂直于所述桥墩的轴线方向,所述钢棒与所述桥墩固定连接、且所述钢棒至少部分突出所述桥墩,所述钢棒为多根,每个所述桥墩上至少设置一根所述钢棒,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系组件、固设于所述连系组件内的加强组件以及固设于所述连系组件上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挂设于所述钢棒上,所述卸落块固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卸落块与所述盖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平台板以及固接于所述平台板底部的两块夹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设置在桥墩上、用于承载盖梁的荷载,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系统包括钢棒、卸落块以及支撑结构,所述钢棒垂直于所述桥墩的轴线方向,所述钢棒与所述桥墩固定连接、且所述钢棒至少部分突出所述桥墩,所述钢棒为多根,每个所述桥墩上至少设置一根所述钢棒,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系组件、固设于所述连系组件内的加强组件以及固设于所述连系组件上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挂设于所述钢棒上,所述卸落块固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卸落块与所述盖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平台板以及固接于所述平台板底部的两块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钢棒的直径,两所述夹持板的间距与所述钢棒的直径一致,所述钢棒卡接于两所述夹持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系组件包括两根第一横梁以及两根第二横梁,两所述第一横梁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支撑平台固设于两所述第一横梁上,两所述第二横梁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固设于所述连系组件内的加强骨架,所述加强骨架由角钢制成,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为角钢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华肖金瑶施鑫王华徐国栋廖立杰曹成明陈韦宏江山彭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