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21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涉及粉尘治理装置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装置底座和设置装置底座上方的旋转机构,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齿轮柱转动,第一锥形齿轮通过第二转动轴和下齿轮相配合,转动杆顶端连接喷头进行旋转操作,第二电机驱动绕线柱转动,促使往复螺杆转动,滑块在往复螺杆外壁上进行滑动,滑动环一端设置有两组小圆柱对水管进行定位,水管的一端连接到喷头处,经由风机进行处理,风机内部设有电机驱动便于实现喷头向外水雾输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箱,安装水泵进行驱动,装置暂停使用时可停止驱动电机,喷头顶端均匀开设有圆孔,便于多角度旋转,利用喷雾进行大面积粉尘治理,同时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尘治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物质细微颗粒的总称为煤矿粉尘,如果大量的粉尘进入到人体内,会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因此需要在开采的过程中设置除尘装置,用于对粉尘进行集尘处理。

2、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采用喷淋器对粉尘进行喷淋除尘,角度单一,无法涉及多面积区域且在没有粉尘进入的情况下长时间的开启水泵导致对水资源浪费,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需要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喷洒区域单一与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和设置装置底座上方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工作组件和旋转组件;

3、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电机、转动固定块、连接支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装置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和设置装置底座(1)上方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工作组件和旋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缠绕环(18),所述第一缠绕环(18)的一端设置有绕线柱(19),所述第一缠绕环(18)的外壁安装有皮带(20),所述第一缠绕环(18)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缠绕环(21),所述第二缠绕环(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往复螺杆(22),所述往复螺杆(2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和设置装置底座(1)上方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工作组件和旋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煤矿开采粉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缠绕环(18),所述第一缠绕环(18)的一端设置有绕线柱(19),所述第一缠绕环(18)的外壁安装有皮带(20),所述第一缠绕环(18)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缠绕环(21),所述第二缠绕环(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往复螺杆(22),所述往复螺杆(2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的一端设置有滑动环(24),所述滑动环(24)的一端安装有水管(25),所述水管(25)的一端安装有水箱(26),所述水箱(26)的上方设置有水泵(27),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28),所述装置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壳(29)。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增国史爱国黄思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竹园嘉原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