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肥料,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生物炭来源广泛,各种植物的根、茎、叶、果实都可以作为生物炭的来源,植物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为生物炭提供了丰富的孔径结构和大量的功能基团(-cooh、-c-o-r、-c-oh),这些结构的存在使得生物炭在去除污染物方面表现优异。因此生物炭以其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在污染物处理方面展现了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
2、炭基肥是一种以生物炭为基质,根据不同区域土地特点、不同作物生长特点以及科学施肥原理,添加土壤有机质或无机质配制而成的生态环保型肥料,炭基肥分为三大基本类型:炭基有机肥;炭基无机肥;炭基有机无机复合肥。
3、为了能提高炭基肥的利用率,一般是将肥料与其它具有缓释特性的物质混合制成缓释肥,诸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701833 a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基尿素及其制备方法。其先以农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原料,低温炭化成多孔的生物炭黑;再以生物炭黑为核心,混入尿素;最后加入粘合剂,并在有机无机肥料造粒机内造粒,包裹造粒后的物料进入烘干机干燥,经冷却筛分得到颗粒生物炭基尿素。
4、中国专利文献cn108164330a公开了一种炭基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生物炭15-20份,尿素20-30份,磷酸二氢铵20-30份,钾盐15-25份,膨润土5-10份,硫酸钙1-5份。该炭基肥通过加入生物炭,可以对无机肥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但是由于生物炭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整个肥料中可被植物利用的有机养分偏低
5、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6、(1)生物炭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整个肥料中可被植物利用的有机养分偏低,植物难以健康快速成长,且无机肥释放入土壤后,作物对其吸收能力有限,养分的利用率不高。
7、(2)单纯生物炭制备炭基肥会因为生物炭的固定碳含量过低,比表面积小而导致肥料的利用率低,作物生长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炭基肥的组成成分为:复合生物炭55-65份、尿素12-18份、edta5-10份、氯化钾12-18份、粘结剂8-12份、土壤改良剂0.5-1份。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物炭制备方法为:
3、(1)取生物炭加入到蒸馏水中形成悬浮液a;
4、(2)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铁混合形成3mol/l的fe2+/fe3+混合溶液b;
5、(3)将a和b混合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为10左右;将调节后的溶液静置24小时,过滤,得到混合物;
6、(4)将混合物用蒸馏水和乙醇进行洗涤抽滤,放入烘箱50℃烘干三小时,得到复合生物炭。
7、生物炭和蒸馏水的比例为50g:500ml,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质量比例为1:1,a和b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为5:1。
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步骤为:
9、步骤一:将丛枝根菌接种在含有硼酸的yma液体混合培养基中,与毛状根进行共培养,令每毫升含有孢子数为108~109cfu;
10、步骤二:准备少量的水,将尿素、氯化钾、edta、粘结剂、土壤改良剂加入水中,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11、步骤三:将复合生物炭进行粉碎,过80目筛,将大于等于80目的复合生物炭加入到混合溶液中进行混合搅拌,并在40-50℃下进行干燥,将混合溶液中的水分蒸发,直至混合物成为糊状体,得到炭基肥糊状体;
12、步骤四:对炭基肥糊状体进行制粒,颗粒的直径为5.0-6.0mm,得到的炭基肥含水量为18%-23%之间,并对炭基肥进行干燥;
13、步骤五:将炭基肥放置于含有丛枝菌根真菌的培养基中浸泡,得到复合炭基肥。
14、其中:步骤一中yma液体培养基成分为:10g甘露醇,0.5g磷酸氢二钾,0.2g七水硫酸镁,0.1g氯化钠,1g酵母粉,并调节ph为6.8~7.0,定容至1l。硼酸的浓度为50mg/l。yma液体混合培养基中硼酸与yma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例为1:4。
15、步骤二中加入水的体积为50-60ml/100g;步骤五中,将1kg炭基肥分5批加入到200ml混合培养基中浸泡,每批加入200g炭基肥浸泡5min后取出,再加下一批炭基肥到混合培养基中。
1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7、(1)将磁性物质负载到生物炭上制备磁性生物炭,赋予生物炭磁响应特性,可以在生物炭表面产生各种官能团(-cooh,-c-o-r,-c-oh);这些含氧官能团通氢键和络合反应与金属相互作用作为活性位点来提高去除效能,同时磁性生物炭具有含碳量高、比表面积大、可磁分离的优点。
18、(2)采用硼酸调控丛枝根菌真菌(amf),硼还可以促进宿主植株及丛枝根菌真菌iaa合成,而iaa能增大宿主植物细胞壁膜透性,促进养分释放,am真菌与宿主植物共生增强了重金属胁迫抗性。
19、(3)土壤改良剂中加入了腐植酸,以起到对炭基肥中的尿素、磷肥和钾肥的增效作用,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营养元素的分解,提高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加入水解聚马来酸酐,可以调节土壤酸碱性。
20、(4)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生物炭上有丰富的孔隙,复合生物炭和土壤改良剂配合工作可以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保肥性能;饼肥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增加k、p的吸收效能,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能量,便于微生物为植物分解养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基肥的制备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物炭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黏土、海藻酸钠、腐植酸、水解聚马来酸酐,其中黏土、海藻酸钠、腐植酸、水解聚马来酸酐的比重为8:3: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基肥的组成成分为:复合生物炭55-65份、尿素12-18份、EDTA 5-10份、氯化钾12-18份、粘结剂8-12份、土壤改良剂0.5-1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一中,YMA液体培养基成分为:10g甘露醇,0.5g磷酸氢二钾,0.2g七水硫酸镁,0.1g氯化钠,1g酵母粉,并调节pH为6.8~7.0,定容至1L。硼酸的浓度为50mg/L。YMA液体混合培养基中硼酸与YMA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例为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二中加入水的体积为50-60mL/100g;步骤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三中对颗粒进行干燥时包括:首先将颗粒放置到20-30℃的环境下进行干燥,时间为5min;其次将处理好的颗粒,放置到50-65℃的环境中进行干燥,时间为5min;将处理好的颗粒表面喷洒上水,然后放置到通风的环境中进行通风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炭和蒸馏水的比例为50g:500mL,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质量比例为1:1,A和B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为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基肥的制备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物炭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黏土、海藻酸钠、腐植酸、水解聚马来酸酐,其中黏土、海藻酸钠、腐植酸、水解聚马来酸酐的比重为8:3: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基肥的组成成分为:复合生物炭55-65份、尿素12-18份、edta 5-10份、氯化钾12-18份、粘结剂8-12份、土壤改良剂0.5-1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一中,yma液体培养基成分为:10g甘露醇,0.5g磷酸氢二钾,0.2g七水硫酸镁,0.1g氯化钠,1g酵母粉,并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李立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