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90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回收壳体,所述余热回收壳体用于容置固态储氢罐体;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内的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套设在所述固定储氢罐体上;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中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活动安装有接触板;套设在所述固态储氢罐体顶部的抵接套以及固定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内的限位组件,通过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抵接套的配合,使对所述固态储氢罐体的上部进行限位,通过所述接触板与所述固态储氢罐体的下部抵接,使对所述固态储氢罐体的下部进行限位。能够实现余热回收壳体内能够放置不同尺寸的固态储氢罐体,进而便于后续的余热回收组件进行余热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利用,特别涉及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固态储氧系统利用特殊合金与氛气发生反应储存氢气,储氢压力可低至1-5mpa,具有安全性较高的特点,通过加热固态储氢系统实现合金高纯度氢气释放,可为燃料电池运行提供所需燃料,应用前景广阔。基于储氢合金的固态储氢系统吸氢过程释放热量,如果不加以利用,则十分浪费,而目前的固态储氢系统的余热回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的固态储氢系统的余热回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

3、余热回收壳体,所述余热回收壳体用于容置固态储氢罐体;

4、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内的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套设在所述固定储氢罐体上;

5、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中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活动安装有接触板,接触板的一端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方向向外延伸,能够与所述罐体的底部接触;且所述接触板通过伸缩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侧壁上的进液口(22)、出液口(25)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内的导热管(21),所述导热管(21)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22)连接,所述导热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2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侧壁上的进液口(22)、出液口(25)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内的导热管(21),所述导热管(21)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22)连接,所述导热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2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25)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上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进液口(22)设置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上的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3)包括固定在所述余热回收壳体(26)内壁上的固定座(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权兵郑波黄步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钨浩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