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缓释杀虫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缓释杀虫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80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0
本申请涉及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杀虫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噻虫嗪8%~30%,高效氯氰菊酯7%~20%,缓释剂0.1%~2%,乳化剂3%~10%,分散剂1%~5%,白炭黑1%~5%,活性白土1%~5%,黄原胶0.1%~2%,水补足至100%;其中,分散剂包括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第一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第二分散剂为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缓释杀虫悬浮剂可避免发生奥氏成熟现象,分散性能好,可加工成高浓度制剂,包装成本低,稳定性良好,保质期较长,悬浮率较高,缓释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杀虫剂,具体涉及一种缓释杀虫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噻虫嗪(thiamethoxam)作为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第一个产品,作用方式多样,具有触杀活性、内吸传导性和渗透性;且高效、低毒,对有益生物安全系数高,但是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进行防治时,药效发挥慢,击倒性较差。高效氯氰菊酯(beta cypermethrin)属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它的特点是高效、毒性中等、残留量低,击倒性强,因而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农药种类之一,但对鳞翅目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作用时间短,药效发挥快,持效期较短。噻虫嗪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复配,不但可减少用药量、提高杀虫效果、减小毒性外,更重要的作用是缓解或解决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对农药剂型要求也日益严格。悬浮剂以水为基质,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同时利用湿法超微粉碎加工达到微米级也提高了药效,减少了药害发生。悬浮剂可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得到药液均匀、分散性良好,在实际田间作业过程中使用方便。

3、但是,噻虫嗪和高效氯氰菊酯有效成分微溶于水,容易发生奥氏成熟现象,导致体系粘度过大,引起粒子不同溶解度的晶体长大现象,晶体长大的结果是会加速粒子沉降,有时还会促使生成胀流性沉淀;从而影响其倾倒、分散、稀释等性能和农药的生物活性。因此,悬浮剂难以加工成高浓度制剂,目前上市的噻虫嗪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悬浮剂一般采用较低的有效成分浓度,造成包装成本加大。例如公开号为cn 111771900 a的中国专利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的悬浮剂中采用了较低的有效成分浓度。此外,悬浮剂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不可避免会出现结块、分层等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释杀虫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缓释杀虫悬浮剂可避免发生奥氏成熟现象,分散性能好,可加工成高浓度制剂,包装成本低,稳定性良好,保质期较长,悬浮率较高,缓释效果好。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悬浮剂,该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4、

5、其中,分散剂包括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第一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第二分散剂为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6、作为优选,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7、

8、

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10、

11、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12、

13、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14、

15、

16、作为优选,第一分散剂与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10~10:1。示例性的为1:10、1:9、1:8、1:7、1:6、1:5、1:4、1:3、1:2、1:1、2:1、3:1、4:1、5:1、6:1、7:1、8:1、9:1、10:1中的任一数值或上述任意两两数值组成的范围值中的任一数值。

17、优选地,第一分散剂与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5~5:1。

18、作为优选,缓释剂选自液体石蜡、氯化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1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乳化剂选自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醚类物质、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20、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如农乳500#)、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如np-10)、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如农乳60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类(如农乳70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如农乳1601#)、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类(如el-40)、烷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21、作为优选,白炭黑、活性白土的粒径均小于5μm。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杀虫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1)将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缓释剂进行粉碎搅拌,得到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缓释剂混合物;

24、(2)将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缓释剂混合物、水、乳化剂、分散剂、白炭黑、活性白土、黄原胶进行研磨,过滤杂质,重复研磨和/或过滤杂质的操作1~3次,得到杀虫悬浮剂。

2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粉碎搅拌的时间为10~20min;

2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研磨的时间为10~30min。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28、(1)本专利技术将第一分散剂与第二分散剂组合,并与其它组分配合使用后,可促进有效成分溶解于水,避免发生奥氏成熟现象,体系粘度小,分散性能好,可加工成高浓度制剂,包装成本低。

29、(2)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液体石蜡、氯化石蜡可作为农药中的缓释剂,拓展了农药中缓释剂的种类,成本低廉。

30、(3)本专利技术悬浮剂主要以水为介质,外观均匀,体系中颗粒的粒径小于5μm,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保质期达到2年以上,液滴微细,在水中分散迅速、均匀;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均不使用或产生高毒以上化学成分,对生产者或使用者的毒害大为减轻;喷洒时没有乳油产品的臭味,由于改用水为介质所含有机溶剂较少,环境污染小,有利于生产、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用后对十字花科半翅目、鳞翅目害虫危害情况减少,且保质期较长。

31、(4)本专利技术悬浮剂与对比例1-4中相同含量的悬浮产品相比,具有药效提高、保质期延长、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包装方便、生产使用安全等特点;在54℃情况下热贮14天,无明显变化;0℃情况冷贮7天后观察状态变化,无明显变化,常温下药剂流动性良好,稳定性良好。在水中呈云雾状自动分散,无可见颗粒下沉,分散性良好,悬浮率较高。

32、(5)本专利技术在制备悬浮剂时,将原药和缓释剂进行预先粉碎混合,以达到缓释剂有效包裹在原药上,从而更好地发挥缓释效果,原药有效成分逐步作用于作物产生药效,有效延长了持效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5~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剂选自液体石蜡、氯化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醚类物质、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类、烷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炭黑、所述活性白土的粒径均小于5μm。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杀虫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搅拌的时间为10~2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悬浮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剂与所述第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5~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剂选自液体石蜡、氯化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醚类物质、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坤董海焦张博超史伟杰马全伟高华山王曼师永东张婕刘阳赵娜唐国强闫志强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