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在位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在位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732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0
本申请提供一种在位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在位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功能部件的在位情况。在位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壳体、光感应模块和处理器。壳体可以设有收容功能部件的容纳腔。光感应模块设置于壳体外,且感应模块可以在功能部件收容于容纳腔时,检测壳体外的第一光照度,光感应模块还用于在功能部件没有收容于容纳腔时,检测壳体外的第二光照度。处理器连接光感应模块,并根据第一光照度和第二光照度确定功能部件是否在位。本申请的在位检测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位检测方案的器件数量较多、成本较高且产品组装工序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在位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在位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逐渐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可以通过在位检测装置来检测功能部件是否在位。

2、传统的在位检测装置通常会采用一个霍尔器件、一个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以及两个板对板(board-to-board ,btb)连接器,来实现功能部件的在位检测功能。然而,传统在位检测装置需要的器件数量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在位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本申请的在位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位检测装置的器件数量较多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在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功能部件是否在位,在位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光感应模块和处理器。其中,壳体可以设有用于收容功能部件的容纳腔。光感应模块设置于壳体外,光感应模块可以在功能部件收容于容纳腔中时,检测壳体外的第一光照度,光感应模块还用于在功能部件没有收容于容纳腔中时,检测壳体外的第二光照度。处理器电连接于光感应模块,并根据第一光照度和第二光照度确定功能部件是否在位。换而言之,处理器可以根据光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光照度差异来确定功能部件是否在位。

3、采用本申请的在位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功能部件在位时和不在位时的光照度差异,从而可以确定功能部件的在位情况。本申请的在位检测装置使用的器件数量少,成本低且检测可靠性更高。

4、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壳体可以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连接在底壁的两侧,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分别连接在底壁的两端,第一端壁上可以设有开口,功能部件通过开口收容于容纳腔内,或者,功能部件通过开口从容纳腔内脱离。

5、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光感应模块包括接近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外,接近光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侧,接近光传感器包括发光源和红外光探测器,第一侧壁设有与发光源相对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红外光探测器相对的第二通孔。基于这样的设计,本申请可以通过接近光传感器来感测功能部件在位时和不在位时的光照度,进而可以确定功能部件的在位情况。采用这样的方式,装配方式简单,且成本低。

6、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当功能部件收容于容纳腔中时,发光源发射的红外光通过第一通孔入射到功能部件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壁上,红外光探测器用于通过第二通孔接收从功能部件靠近第一侧壁的侧壁上反射回的红外光,并反馈第一光照度给处理器。当功能部件没有收容于容纳腔中时,发光源发射的红外光通过第一通孔入射到第二侧壁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上,红外光探测器用于通过第二通孔接收从第二侧壁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上反射出的红外光,并反馈第二光照度给处理器。

7、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光感应模块包括红外光发射元件和红外光接收元件,红外光发射元件和红外光接收元件均设在壳体外,红外光发射元件和红外光接收元件均设置在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侧,第一侧壁设有与红外光发射元件相对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红外光接收元件相对的第二通孔。基于这样的设计,本申请可以通过红外对管来感测功能部件在位时和不在位时的光照度,进而可以确定功能部件的在位情况。采用这样的方式,装配方式简单,且成本低。

8、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当功能部件收容于容纳腔中时,红外光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光通过第一通孔照射到功能部件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壁上,红外光接收元件用于通过第二通孔接收从功能部件靠近第一侧壁的侧壁上反射回的红外光,并反馈第一光照度给所述处理器。当功能部件没有收容于容纳腔中时,红外光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光通过第一通孔照射到第二侧壁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上,红外光接收元件用于通过第二通孔接收从第二侧壁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上反射回的红外光,并反馈第二光照度给处理器。

9、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光感应模块还包括发射辅助电路和接收辅助电路,发射辅助电路包括信号源和第一电阻,接收辅助电路包括比较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信号源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红外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端,红外光发射元件的第二端接地,红外光接收元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电源,红外光接收元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红外光接收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还通过第二电容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还通过第五电阻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比较器的负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电源,比较器的负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比较器的输出端还连接至处理器。

10、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第二侧壁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反射镀膜,功能部件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壁涂覆有吸收涂层。

11、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第二侧壁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涂覆有吸收涂层,功能部件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壁设有反射镀膜。

12、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光感应模块包括环境光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设在壳体外,环境光传感器设置于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侧,第一侧壁设有与环境光传感器相对的第三通孔。基于这样的设计,本申请可以通过环境光传感器来感测功能部件在位时和不在位时的光照度,进而可以确定功能部件的在位情况。采用这样的方式,装配方式简单,且成本低。

13、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当功能部件收容于容纳腔中时,功能部件遮挡住从开口入射的环境光,环境光传感器通过第三通孔接收从壳体射出的环境光,并反馈第一光照度给处理器。当功能部件没有收容于容纳腔中时,环境光传感器通过第三通孔接收从壳体射出的环境光,并反馈第二光照度给所述处理器。

14、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光感应模块包括红外光发射元件和红外光接收元件,红外光发射元件和红外光接收元件均设置在壳体外,红外光发射元件设置在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红外光接收元件设置在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侧,第一侧壁设有与红外光接收元件相对的第四通孔,第二侧壁设有与红外光发射元件相对的第五通孔。

15、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当功能部件收容于容纳腔中时,红外光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光通过第五通孔照射到功能部件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壁上,红外光接收元件用于通过第四通孔接收从壳体射出的红外光,并反馈第一光照度给处理器。当功能部件没有收容于容纳腔中时,红外光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光通过第五通孔照射到第一侧壁上,红外光接收元件用于通过第四通孔接收从壳体射出的红外光,并反馈第二光照度给所述处理器。

1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功能部件和上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在位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功能部件是否在位。

17、应当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均与上述第一方面的在位检测装置对应,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在位检测装置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功能部件是否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光感应模块和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部件和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所述在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功能部件是否在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功能部件是否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光感应模块和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杰刘福东曹睿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