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货门及具有其的运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72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卸货门及具有其的运送装置,其中,卸货门包括:框架,框架包括连接梁、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梁连接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梁将框架分为容纳区和出料区;封堵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封堵门具有封堵出料区的封堵位置和避让出料区的避让位置;导向件设置在第一立柱上和/或第二立柱上,导向件朝向框架的竖直轴线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封堵门上,转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中的一个为凸部,另一个为凹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卸货门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位置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箱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卸货门及具有其的运送装置


技术介绍

1、使用集装箱运输散粒货物时,集装箱能够一次装入较多货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为了便于卸货,在集装箱的侧部设置有卸货门,在集装箱上安装卸货门的位置设置有门框,卸货门在门框内移动。卸料门控制集装箱内货物的流出,是与外界设备设施对接的关键部件。

2、在相关技术中,卸货门卸货时,设置在门框上的导向装置能够对卸货门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但集装箱内的货物会对卸货门造成挤压,由于导向装置与卸货门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这就导致卸货门会被挤压至与导向装置贴合,不利于卸货门的打开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货门及具有其的运送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卸货门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位置不稳定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卸货门,包括:框架,框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连接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间隔设置,连接梁连接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梁将框架分为容纳区和出料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货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0)包括第一导向立板(32)和第二导向立板(33),所述第一导向立板(32)和所述第二导向立板(33)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导向立板(32)朝向所述框架(10)的竖直轴线的表面形成第一导向面(321),所述第二导向立板(33)朝向所述框架(10)的竖直轴线的表面形成第二导向面(331),所述第一导向面(321)和所述第二导向面(331)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部(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0)包括滚轮(42),所述滚轮(42)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货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0)包括第一导向立板(32)和第二导向立板(33),所述第一导向立板(32)和所述第二导向立板(33)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导向立板(32)朝向所述框架(10)的竖直轴线的表面形成第一导向面(321),所述第二导向立板(33)朝向所述框架(10)的竖直轴线的表面形成第二导向面(331),所述第一导向面(321)和所述第二导向面(331)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部(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0)包括滚轮(42),所述滚轮(4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导向面(421)和与所述第三导向面(421)连接的第四导向面(422),所述第三导向面(421)和所述第四导向面(42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相等,所述第一导向面(321)和所述第三导向面(421)接触配合,所述第四导向面(422)和所述第二导向面(331)接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31)为凸部,所述第二导向部(41)为凹部,所述滚轮(42)上还设置有避让槽(423),所述避让槽(423)设置在所述凹部的底部,所述第一导向立板(32)和所述第二导向立板(33)的连接处插入至所述避让槽(423)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货门还包括连接板(50),所述连接板(50)与所述封堵门(20)之间具有安装空间(60),所述滚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森宫文新陈兰忠曹丙武杨学柏祝万海李华岳凌汉李涛侯天华尹晶李翠张军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