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钻,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其是一个相对技术复杂的过程,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钻孔装置在地基上进行开孔工作。
2、现如今的钻孔装置的主要构成由钻头(也可以称之为绞龙)、升降装置以及驱动装置组成,利用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驱使钻头升降和旋转活动并完成对地基的钻孔工作,然而,在钻头从钻孔中退出时,土壤会堆积在钻头外侧螺旋片之间的区域,因此,会对钻头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而现有的做法是在钻头退出时,利用钻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对这部分土壤进行清洁,然而这种方式的清洁效果依然有限,无法达到对钻头更好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包括:
3、钻头,具有螺旋片;
4、升降台;
5、升降座,可升降活动的设于升降台上;
6、其中,所述钻头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升降座上,并能够被驱动电机控制正转或逆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上设有能够在螺旋片之间活动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至少具有清理端;
7、当钻头升降并伴随正转或逆转时,清理装置的清理端对螺旋片之间的区域进行清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9、本专利技术在升降台上设置了清理
10、优选为:所述清理装置包括:
11、清洁体;
12、活动体,由第一活动体和第二活动体组成;
13、电磁组件;
14、供气系统,能够向清洁体供气;
15、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体和第二活动体分别与清洁体相对滑动设置;
16、在电磁组件通电和供气系统启动时,所述第一活动体和/或第二活动体能够伸出清洁体并与螺旋片接触;在电磁组件断电时,所述第一活动体缩入清洁体并与螺旋片分离。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8、本专利技术的清理装置还根据钻头上螺旋片的形状还进行特殊的设计,一般的,清理装置为了便于钻头的活动,其并不与螺旋片直接接触,而在需要对螺旋片进行清洁时,利用电磁组件和/或供气系统控制第一活动体和/或第二活动体与螺旋片的顶面和/或底面进行接触,从而能够对螺旋片表面的土壤进行清洁。
19、优选为:所述清洁体包括:
20、安装体,设于升降台上;
21、活动腔,由形成于安装体内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组成;
22、其中,所述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相互连通,且第一活动体和第二活动体分别设于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中;
23、所述电磁组件设于安装体上且能够控制第一活动体活动,并在电磁组件通电时,驱使第一活动体伸出清洁体并与螺旋片接触;所述安装体上设有与第二活动腔连通且能够被供气系统供气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
24、优选为:所述第一活动体包括:
25、第一本体,设于第一活动腔内,且部分能够自第一活动腔的顶部穿出;
26、第一弹簧,设于第一本体与第一活动腔内壁之间;
27、第一喷气腔,形成于第一本体内,且能够将自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二活动腔内的气体喷出;
28、其中,各第一喷气腔的输出端形成喇叭状的喷气区,并在喷气区内设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包括:
29、基座,设于第一喷气腔的输出端,并具有若干个供气流通过的通孔;
30、封堵体,设于第一喷气腔的输出端,且通过第一封闭弹簧与基座连接。
31、优选为:所述第二活动体包括:
32、第二本体,设于第二活动腔内,且部分能够自第二活动腔的底部穿出;
33、第二弹簧,设于第二本体与第二活动腔内壁之间;
34、第二喷气腔,形成于第二本体上,且能够将自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二活动腔内的气体喷出;
35、旋转清洁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的设于第二本体上;
36、其中,所述第二喷气腔内设有单向封闭结构,所述单向封闭结构包括:
37、扩流区,形成于第二喷气腔内;
38、封堵芯,活动于扩流区内,且通过第二封闭弹簧控制打开或关闭扩流区。
39、优选为:所述旋转清洁部包括:
40、旋转体,通过转轴与第二本体转动连接,且内部形成有聚气腔;
41、进气通道,形成于转轴内,且与第二喷气腔连通,并在转轴上形成有连通第二活动腔与进气通道的进气孔;
42、喷气部,形成于聚气腔内,且与转轴连接;
43、排气通道,形成于旋转体上,且在排气通道内设有所述单向封闭结构
44、其中,所述喷气部上形成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喷气通道,并在所述喷气部上设有与第一喷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射阀和第二喷射阀。
45、优选为:所述旋转体包括:
46、第三本体,通过转轴与第二本体转动连接;
47、铰接槽,凹陷的设于第三本体的内部上,且与聚气腔连通;
48、铰接片,与铰接槽适配,且通过转销与铰接槽的槽壁转动连接;
49、限位腔,自铰接槽的槽壁凹陷并形成于第三本体内;
50、弹性体,设于限位腔内且一端与铰接片连接;
51、弹性膜,设于聚气腔内;
52、第二喷气通道,形成于铰接片内,且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二活动腔连通;
53、其中,所述铰接片上设有与第二喷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射口和第二喷射口,并在所述第二喷射口内设有所述单向封闭结构。
54、优选为:所述供气系统包括:
55、气源;
56、供气主路;
57、供气支路,由第一供气支路和第二供气支路组成,且与供气主路连通;
58、控制阀,由设于第一供气支路上的第一控制阀和设于第二供气支路上的第二控制阀组成;
59、其中,所述第一供气支路和第二供气支路分别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且供气系统能够与电磁组件控制清理装置在扫尘模式、吹尘模式以及综合模式下工作;
60、在扫尘模式下,电磁组件断电、气源停止运行,第一活动体向靠近第二活动腔移动,并封闭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的连通处,第二活动体驱使旋转清洁部靠近螺旋片的底面,并在钻头升降并旋转过程中对螺旋片的底面进行清洁;
61、在吹尘模式下,电磁组件断电,气源启动并通过第一进气口向第二活动腔供气,进入第二活动腔内的气体致使第二活动腔内的气压升高并打开单向封闭结构,气流自第二喷气腔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体(2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体(2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体(2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清洁部(53)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53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系统包括:
9.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的使用方法,其使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S2中和/或步骤S3中的清理步骤,其中,所述清理步骤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体(2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体(2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体(2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用地钻,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继光,宗立闯,宗峻熙,兰玉志,张雪松,宗继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