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原蛋白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3145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6
本申请公开一种胶原蛋白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胶原蛋白多孔微球制备方法如下:胶原蛋白和酸性溶液混合,经静电纺丝滴加到戊二醛水溶液中,经交联,即可;其中,胶原蛋白中I型胶原蛋白的质量百分比为90%以上;胶原蛋白占酸性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1%~2%;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0~20kV;交联包括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戊二醛水溶液中戊二醛的质量百分比为0.08%~0.7%。本申请制得的胶原蛋白多孔微球有相互连通的外、内孔,极低的质量密度和巨大的比表面积,保证胶原蛋白生物活性,机械性能优异,为组织细胞提供良好再生修复微环境,细胞毒性小;还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粒径均一,流动性佳,可用于复杂创面的局部止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组织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胶原蛋白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组织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langer等提出概念,随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细胞培养技术是组织工程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组织工程的目的旨在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工程的三大要素之一,其性能对移植治疗效果起直接作用。良好的支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要能够吸附种子细胞,使其在支架上增殖分化,并且能够分泌生长因子或者吸附外源生长因子。相比一般的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中要求的支架材料在性能上要求更高,除了具备生物可降解性,还要保证其降解产物对机体无毒无害,且机械性能优异。

2、低免疫原性的脱细胞基质材料(ecm)具有优良的组织修复能力,其修复缺损、促进组织再生的机制是“内源性诱导再生”,胶原纤维形成三维多孔连通网络结构,为细胞迁移、长入、合成新生胶原蛋白提供物理微环境,可促进组织修复,重塑血管化、功能化的组织与器官,实现归巢的细胞进一步对材料进行改造、降解和塑形,实现组织的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胶原蛋白和酸性溶液混合,经静电纺丝滴加到戊二醛水溶液中,经交联,制得所述胶原蛋白多孔微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猪大肠膜和/或牛跟腱经灭活、脱脂、脱细胞、冻干和酶解,制得所述胶原蛋白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胶原蛋白和酸性溶液混合,经静电纺丝滴加到戊二醛水溶液中,经交联,制得所述胶原蛋白多孔微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猪大肠膜和/或牛跟腱经灭活、脱脂、脱细胞、冻干和酶解,制得所述胶原蛋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原蛋白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义伟王海滨郭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帝康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