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39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器件、色转换层和彩膜层,色转换层包括第一色转换单元和第二色转换单元;彩膜层包括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所述第一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上,所述第二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上。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方向上,第二部的部分和第二色阻的部分重叠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采用覆盖第一色转换层侧壁的第二部与第二色阻在发光二极管器件之间的间隔区域部分重叠,达到降低光串扰的效果;另外,由于采用第一色阻的第二部与第二色阻的部分在间隔区叠设形成防串扰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黑色挡墙,具有更窄宽度,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1、在相关的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中,为了降低工艺难度,通过采用蓝色发光二极管器件激发光转换材料发出三色光。为了减少色转换材料之间的串扰,需要设置黑色挡墙,但是该挡墙结构一般为黑色光刻胶材料,其光刻分辨率较低,从而导致其宽度较大。当采用量子点作为色转换层时,其发光效率与膜厚相关,一般来说随着膜厚的增加,其发光亮度增加。为了保持器件的发光效率,这就要求量子点色转换层的厚度较大,这也导致黑色挡墙的线宽只能更大(最小5微米)。所以这就导致像素尺寸无法降低,从而无法在保持高光效的情况下,得到高分辨率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在有效降低像素之间光串扰的情况下,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示面板,其包括:

3、基板;

4、发光二极管器件,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5、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上,所述色转换层包括第一色转换单元和第二色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的颜色不同,一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对应叠设在一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上,一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也对应叠设在一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上;

6、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所述第一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上,所述第二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上,所述第一色阻和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色阻和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的颜色相同;

7、其中,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包括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一表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包括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二表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色阻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覆盖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色阻覆盖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

8、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对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之间,所述第二部的部分和所述第二色阻的部分重叠设置。

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所述基板,所述色转换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上。

1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平坦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高度;

11、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的一侧直接覆盖在所述第二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与所述第二部部分重叠设置,所述第二色阻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和第四部,所述第三部覆盖所述第二表面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色阻,所述第四部的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二侧表面上,所述第四部对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之间,所述第二部的部分和所述第三部的部分重叠设置。

12、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延伸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第二部覆盖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的侧壁且延伸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

13、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延伸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的部分直接覆盖在所述第二部的侧壁上。

14、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和反射层,所述绝缘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所述基板,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表面上且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侧面设置,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5、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裸露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开口的外周侧。

16、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无机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厚度;

17、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之间的区域中,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侧面和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一面形成一凹陷部,所述第二部延伸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

18、所述第二色阻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和第四部,所述第三部覆盖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四部覆盖所述第二侧表面且延伸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第四部直接覆盖所述第二部的侧壁,所述第二部的部分和所述第四部的部分重叠设置。

1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至少覆盖所述凹陷部的侧壁;

20、在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第二部覆盖所述反射层的部分,所述第四部覆盖所述反射层的部分。

21、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发蓝光,所述彩膜层上设置有镂空口,所述镂空口贯穿所述彩膜层和所述色转换层,一所述镂空口对应设置在一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上。

22、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为红色色转换单元,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为绿色色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色阻为红色色阻,所述第二色阻为绿色色阻;或

23、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为绿色色转换单元,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为红色色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色阻为绿色色阻,所述第二色阻为红色色阻。

24、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的侧壁的坡度角小于90度。

25、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阻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5微米;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第二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5微米。

26、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器件、色转换层和彩膜层,多个发光二极管器件设置在基板上;色转换层设置在发光二极管器件上,色转换层包括第一色转换单元和第二色转换单元;彩膜层包括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所述第一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上,所述第二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上。其中,第一色转换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一侧表面,第二色转换单元包括第二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第一色阻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覆盖第一表面,第二部覆盖第一侧表面,第二色阻覆盖第二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方向上,第二部对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器件之间,第二部的部分和第二色阻的部分重叠设置。

27、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采用第一色阻覆盖第一色转换层侧壁的第二部对应设置发光二极管器件之间的间隔区域,同时第二部与第二色阻在该间隔区域部分重叠,达到降低光串扰的效果;另外,由于采用第一色阻的第二部与第二色阻的部分在间隔区叠设形成防串扰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黑色挡墙,具有更窄宽度,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所述基板,所述色转换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平坦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和反射层,所述绝缘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所述基板,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表面上且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侧面设置,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无机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延伸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第二部覆盖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的侧壁且延伸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至少覆盖所述凹陷部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发蓝光,所述彩膜层上设置有镂空口,所述镂空口贯穿所述彩膜层和所述色转换层,一所述镂空口对应设置在一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为红色色转换单元,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为绿色色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色阻为红色色阻,所述第二色阻为绿色色阻;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的侧壁的坡度角小于9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5微米;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案中,所述第二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5微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所述基板,所述色转换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平坦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和反射层,所述绝缘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所述基板,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表面上且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侧面设置,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无机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延伸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第二部覆盖所述第一色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阳陈黎暄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