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多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15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离子发生器,包括:高压源、高压电极、极间电极和对侧电极;其中,极间电极包括极间电极接收端和极间电极发射端;极间电极接收端位于高压电极一侧;对侧电极位于极间电极发射端一侧;高压源用于将高电压施加在高压电极和对侧电极之间;高压电极用于以高压击穿空气的方式发射负离子;极间电极用于在极间电极接收端吸收高压电极产生的负离子,并从极间电极发射端发射负离子;对侧电极用于引导极间电极发射端发射负离子。还包括冷却模块安装在极间电极发射端或/和高压电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高压电子发射后负离子的生成率;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产生水离子;通过调整电极的间距比例,能够控制负离子与水离子的发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发生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离子发生器都是单一离子发生,如单一负离子发生器,或单一水离子发生器。这些离子发射器无法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产生水离子,或者产生水离子的同时产生负离子。

2、市面上较为普及的单一负离子发生器,通过高压电极向空气或者对极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负离子。而单一水离子发生器是对高压电极进行冷却,使得高压电极表面产生水并向空气或者对极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水离子。即使将市面上的负离子与水离子结合,由于需要多个高压发生组件,以及多个发射极组的并联叠加,导致离子产生的效率仍无法提高。同时,发射极组的体积也无法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负离子与水离子进行串联组合,既要提高产生离子的效率,又能在高压输出一定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离子总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离子发生器,包括:

2、高压源、高压电极、极间电极和对侧电极;其中,所述极间电极包括极间电极接收端和极间电极发射端;

3、所述极间电极接收端位于所述高压电极一侧;

4、所述对侧电极位于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一侧;

5、所述高压源用于将高电压施加在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对侧电极之间;

6、所述高压电极用于以高压击穿空气的方式发射负离子;

7、所述极间电极用于在所述极间电极接收端吸收所述高压电极产生的负离子,并从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发射负离子;

8、所述对侧电极用于引导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发射负离子。

9、优选地,还包括:

10、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安装在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或/和所述高压电极上,用于将水分凝结在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或/和所述高压电极上,以产生水离子。

11、优选地,所述极间电极的电阻率小于第一阈值。

12、优选地,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对侧电极之间设置高于第二阈值的绝缘距离。

13、优选地,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极间电极接收端的第一间距,以及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和所述对侧电极的第二间距均可调节。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均在15mm以内。

15、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均在1~10mm之间。

16、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在2~8mm之间。

17、优选地,所述第二间距在5~9mm之间。

18、优选地,若所述冷却模块安装在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上,则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的导热率高于所述极间电极接收端的导热率。

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多离子发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提高高压电子发射后负离子的生成率;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产生水离子;通过调整电极的间距比例,能够控制负离子与水离子的发射数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间电极的电阻率小于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对侧电极之间设置高于第二阈值的绝缘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极间电极接收端的第一间距,以及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和所述对侧电极的第二间距均可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均在15mm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均在1~1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在2~8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距在5~9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冷却模块安装在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上,则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的导热率高于所述极间电极接收端的导热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间电极的电阻率小于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对侧电极之间设置高于第二阈值的绝缘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极间电极接收端的第一间距,以及所述极间电极发射端和所述对侧电极的第二间距均可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星河创研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