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09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包括吸附装置、支撑装置和浮筒;吸附装置包括底盘、安装于底盘上的支撑组件以及连接于支撑组件上端的吸盘组件;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俯仰调节组件、横滚调节组件和航向调节组件,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底盘,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第一支撑框架;浮筒包括筒身以及连接于筒身上方的筒座,筒座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第二支撑框架的下端。本救援浮筒结构能够在飞机浮筒以及浮筒连接结构受到严重损坏的情况下,与机体快速连接,代替原浮筒行驶飞机左右机翼水面平衡的作用,使飞机恢复横向稳定性,并能提供足够的横向稳定时间将飞机牵引至安全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救援,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


技术介绍

1、大型水上飞机在水面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生浮筒脱落是一种很常见的水面问题,浮筒脱落时,飞机会发生水上倾斜,带来极度严重的危险。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备份浮筒或顶升气囊替代已经脱落的浮筒,行驶浮筒功能,扶正飞机,协助其他救援设备快速将飞机牵引会安全地带。备份浮筒技术比较成熟,结构形式与飞机原浮筒基本一致,应用方法是在飞机浮筒脱落后,将备份浮筒安装至原浮筒的位置,替代原浮筒行驶浮筒稳定飞机的职责。但是,在飞机与浮筒的连接结构遭受破损的情况下,备份浮筒将无法进行安装,从而影响救援进度。顶升气囊的使用方法是在浮筒脱落后,代替原浮筒将倾斜入水的机翼通过气囊的浮力顶起,使飞机恢复水面平衡,但是水上牵引飞机时,气囊稳定性较差,容易窜动导致飞机难以长时间维持平衡,且容易从机翼下方挣脱,使气囊失去支撑机翼的作用,无法正常行驶浮筒稳定飞机的职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能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装置(100)、支撑装置(200)和浮筒(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130)包括第一吸盘单元(131)和第二吸盘单元(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1)通过转接头(123)连接所述第一吸盘单元(1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盘单元(132)包括第二吸盘(1321)、第二盘间连接杆(1322)和第三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装置(100)、支撑装置(200)和浮筒(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130)包括第一吸盘单元(131)和第二吸盘单元(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1)通过转接头(123)连接所述第一吸盘单元(1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盘单元(132)包括第二吸盘(1321)、第二盘间连接杆(1322)和第三插杆(1323),所述第二吸盘(1321)沿周向分布有至少三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吸盘(1321)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二盘间连接杆(1322)相互连接,所述第三插杆(1323)的第一端铰接其中的一根所述第二盘间连接杆(1322),所述第三插杆(1323)的第二端可转动地插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2)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呈“z”字型,所述第一支撑杆(1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一”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上飞机快卸式救援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310)的内部设有骨架组件(330),所述骨架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良曹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