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锚式桩板拦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08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锚式桩板拦石结构,包括桩板结构和被动拦石结构,桩板结构包括若干桩体,相邻两桩体间连接有拱形挡板,拱形挡板的拱面为拦石面,被动拦石结构包括若干立柱,若干立柱分别铰接在若干桩体的顶部并能向坡体方向或远离坡体方向转动,立柱顶部通过锚拉结构锚固于桩板结构拦石面下部和/或靠拦石面下部的稳定岩土体内并以桩体为基准逐渐向远离坡体方向倾斜,若干立柱顶部支撑一位于桩板结构远离坡体侧的拦石网,拦石网中部锚固于桩板结构上、底部锚固于稳定岩土体内;该结构采用桩板结构+被动拦石结构上下结构组合形式,极大提高了拦截高度和抗冲击能力,开挖范围小,占地较小,有效解决了高位高能危岩发育地区地形狭窄问题,易于施工,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危岩崩塌灾害防治,特别涉及一种自锚式桩板拦石结构


技术介绍

1、危岩崩塌是岩石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崩落,经弹跳、滚动、滑动及相互碰撞运动方式,最终堆积在坡脚(或沟谷)或冲击坡脚构造物等的地质现象。高陡边坡及陡崖上岩体被多组不利结构面切割,在重力、地震、水压力等诱发因素作用下,部分岩石逐渐与母岩分离,处于欠稳定或极限平衡状态,随时可能发生崩落。落石尺寸从几米至十几米,质量可达几百吨,最大冲击速度可高达20m/s以上,具有强大的破坏能力,尤其是垂直高差在50m以上的高位或特高位落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高能、隐蔽及致灾严重性,一旦启动可能会对影响区内的生命、房建、交通及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

2、危岩崩塌根据所处相对高度分为低位崩塌、中位崩塌、高位崩塌及特高位崩塌,其中高位和特高位崩塌不同于小规模的落石和滚石,高位高能岩崩一旦失稳‒坠落‒撞击‒碎裂,冲击破碎形成的高速碎屑流、烟尘和高速气浪能够覆盖极大的范围,会对人员、环境、建筑物带来严重威胁,高位高能崩塌具有三大特点:(1)单体危岩块石经自由落体,潜在重力势能较大,逐渐转换为动能后,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锚式桩板拦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板结构和被动拦石结构(7),所述桩板结构包括若干桩体(1),相邻两桩体(1)间连接有拱形挡板(2),拱形挡板(2)的拱面为拦石面,被动拦石结构(7)包括若干立柱(7-1),若干立柱(7-1)分别铰接在若干桩体(1)的顶部并能向坡体方向或远离坡体方向转动,立柱(7-1)顶部通过锚拉结构锚固于桩板结构拦石面下部和/或靠拦石面下部的稳定岩土体内并以桩体(1)为基准逐渐向远离坡体方向倾斜,若干立柱(7-1)顶部支撑一位于桩板结构远离坡体侧的拦石网(7-6),拦石网(7-6)中部锚固于桩板结构上、底部锚固于稳定岩土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锚式桩板拦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板结构和被动拦石结构(7),所述桩板结构包括若干桩体(1),相邻两桩体(1)间连接有拱形挡板(2),拱形挡板(2)的拱面为拦石面,被动拦石结构(7)包括若干立柱(7-1),若干立柱(7-1)分别铰接在若干桩体(1)的顶部并能向坡体方向或远离坡体方向转动,立柱(7-1)顶部通过锚拉结构锚固于桩板结构拦石面下部和/或靠拦石面下部的稳定岩土体内并以桩体(1)为基准逐渐向远离坡体方向倾斜,若干立柱(7-1)顶部支撑一位于桩板结构远离坡体侧的拦石网(7-6),拦石网(7-6)中部锚固于桩板结构上、底部锚固于稳定岩土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式桩板拦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悬臂段设有垂直拱形挡板(2)拱轴线的斜截面(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式桩板拦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板结构拦石面下部设有消能填料体(6),拱形挡板(2)凹面的中垂面上设有竖梁板(5),所述竖梁板(5)远离坡体侧以上部为基点逐渐向远离坡体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锚式桩板拦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消能填料体(6)包括倒梯形集石槽(15),所述集石槽(15)内填筑有消能填料。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广杨远翔洪宇陈芳平马艳尚羽彭小勇张国发吁燃蒲春林王四戌刘胜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