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0951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3
本技术公开了光胶机构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包括本体,转动杆和水箱,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右侧壁上侧,所述本体的内腔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第一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所述安装仓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本体的左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上料箱,该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光胶机构上料时的上料效率,提高了光胶机构长时间使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胶机构,具体为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


技术介绍

1、光胶机构用于光胶生产使用,通过搅拌与混合,将原材料加工成光胶,光胶多用于印刷技术,是一种实用的上光材料,光胶和哑胶都一种很薄的塑料膜,是用来附在印刷纸品上面的,光胶也叫光膜,哑胶也叫压膜,光胶很亮,哑胶不亮。

2、现有的多数光胶机构为一体式,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上料,费时费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上料效率,现有的多数光胶机构在长时间使用时,会积攒大量杂质,对设备造成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多数光胶机构为一体式,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上料,费时费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现有的多数光胶机构在长时间使用时,会积攒大量杂质,对设备造成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包括本体,转动杆和水箱,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右侧壁上侧,所述本体的内腔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第一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所述安装仓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本体的左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上料箱,所述进料管贯穿所述安装仓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上料箱的内腔,所述上料箱的左侧壁开有进料口,所诉本体的内腔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本体的内腔左右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本体的右侧壁下侧开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转动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水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本体的内腔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集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水箱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集水管的内腔。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本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垫。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本体的前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检修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集水管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头,且从上往下依次排列。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本体的后侧壁内嵌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线与所述马达、所述第一水泵、所述风扇、所述电磁阀、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高压喷头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该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可通过将原料经进料管放入上料箱中,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第一水泵,经进料管吸入原料,再经过出料管将原料输送至本体内部,启动马达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杆进行搅拌,过滤网对原料内部杂质进行吸附,提高了光胶机构上料时的上料效率。

10、2、该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可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第二水,经出水管向集水管中输送清洁液,启动高压喷头对本体内部进行喷洒,启动加热器,使内部残存的胶水和杂质软化,启动风扇将杂质吹落,启动马达带动转动杆和安装杆转动,带动毛刷转动对本体内部进行清理,提高了光胶机构长时间使用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0),转动杆(200)和水箱(300),所述转动杆(200)位于所述本体(100)的内腔,所述水箱(300)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100)的右侧壁上侧,所述本体(100)的内腔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马达(110),所述马达(110)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200)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00)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安装仓(120),所述安装仓(12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21),所述第一水泵(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2),所述第一水泵(1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3),所述出料管(123)贯穿所述安装仓(120)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本体(100)的内腔,所述本体(100)的左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上料箱(130),所述进料管(122)贯穿所述安装仓(120)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上料箱(130)的内腔,所述上料箱(130)的左侧壁开有进料口(131),所诉本体(100)的内腔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140),所述本体(100)的内腔左右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离板(150),所述隔离板(15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51),所述本体(100)的右侧壁下侧开有排出管(160),所述排出管(16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门(161),所述转动杆(20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加热器(210),所述转动杆(200)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20),所述转动杆(2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30),所述安装杆(230)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毛刷(231),所述水箱(3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310),所述第二水泵(31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11),所述本体(100)的内腔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集水管(320),所述出水管(311)贯穿所述水箱(300)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集水管(320)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0),所述支撑柱(17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垫(1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的前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检修门(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2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32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头(321),且从上往下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的后侧壁内嵌有控制面板(190),且所述控制面板(190)通过电线与所述马达(110)、所述第一水泵(121)、所述风扇(140)、所述电磁阀(151)、所述加热器(210)、所述第二水泵(310)和所述高压喷头(321)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料的光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0),转动杆(200)和水箱(300),所述转动杆(200)位于所述本体(100)的内腔,所述水箱(300)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100)的右侧壁上侧,所述本体(100)的内腔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马达(110),所述马达(110)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200)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00)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安装仓(120),所述安装仓(12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21),所述第一水泵(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2),所述第一水泵(1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3),所述出料管(123)贯穿所述安装仓(120)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本体(100)的内腔,所述本体(100)的左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上料箱(130),所述进料管(122)贯穿所述安装仓(120)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上料箱(130)的内腔,所述上料箱(130)的左侧壁开有进料口(131),所诉本体(100)的内腔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140),所述本体(100)的内腔左右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离板(150),所述隔离板(15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51),所述本体(100)的右侧壁下侧开有排出管(160),所述排出管(16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门(161),所述转动杆(20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加热器(210),所述转动杆(200)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20),所述转动杆(200)的底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普尔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