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088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包括龙门吊,所述龙门吊的中央移动端连接有平移吊装架,所述平移吊装架的两端均固接有悬吊架,所述悬吊架的底部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钢索,所述钢索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用于在混凝土梁的顶面上移动;通过移动模块的设置,当龙门吊将平移吊装架移动到混凝土梁上方并保持平行后,四根钢索向下垂直,移动模块可以将钢索的底部贴合在混凝土梁的表面,同时带动四根钢索分别向混凝土梁的四个角进行移动,移动至钢筋环处后通过对接组件将钢筋环与钢索与其对接,通过此种设置,实现了机械连接钢索和混凝土梁的效果,整个过程无需操纵员靠近,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转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1、桥梁,一般会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

2、而梁体就是组成上部结构的主要部件,一般为超长的混凝土长条,传统的梁体由于体积和质量都较大,转移过程一般使用龙门吊将梁体从堆叠处吊起,再转移到运输车辆上,最后再使用现场的起吊设备将梁体放置在桥墩上。

3、龙门吊与梁体表面一般通过多根钢索进行连接,并在移动结束后将钢索卸除,连接和卸除过程一般需要操作员进行操作,不仅较为耗时繁琐,同时在由于惯性和风力的作用下,钢索容易发生摇摆,不仅难以把握,还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包括龙门吊,所述龙门吊的中央移动端连接有平移吊装架,所述平移吊装架的两端均固接有悬吊架,所述悬吊架的底部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钢索,所述钢索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用于在混凝土梁的顶面上移动,所述移动模块中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用于将钢索和混凝土梁顶面的钢筋环对接;

3、通过移动模块的设置,当龙门吊将平移吊装架移动到混凝土梁上方并保持平行后,四根钢索向下垂直,移动模块可以将钢索的底部贴合在混凝土梁的表面,同时带动四根钢索分别向混凝土梁的四个角进行移动,移动至钢筋环处后通过对接组件将钢筋环与钢索与其对接,在移动过程中龙门吊逐渐下放平移吊装架,让钢索在保持绷直的同时可以向四周延伸,连接结束后,龙门吊上拉平移吊装架,将混凝土梁拉起并进行转移,转移结束后,对接组件解开连接,此时龙门吊缓慢上提平移吊装架,移动组件带动钢索底部缓慢向中心移动,让钢索可以缓慢居中,减少惯性带来的影响,通过此种设置,实现了机械连接钢索和混凝土梁的效果,整个过程无需操纵员靠近,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转移效率。

4、优选的,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所述钢索的底部与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连接,所述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的底部均安装三个电动轮,所述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的顶面上均固接有贯穿至底部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内部连接有负压风扇,当钢索底部的引导块一接触到混凝土梁后,启动风管中的负压风扇,让风管底部产生负压,从而将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吸附在混凝土梁上方,此时通过电动轮的驱动,就能带动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进行移动,最终移动至钢筋环上方。

5、优选的,所述钢索的底部套接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与节点块固接,所述节点块的底部与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固接,所述节点块朝向钢筋环的一端呈内凹设置,所述节点块的内凹处设置有红外测距模块,当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吸附固定后,通过红外测距模块向外发射测距激光,由于混凝土梁的顶面平整无凸起,随着电动轮带动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进行向外进行旋转,当测量到距离数值与预定数值范围吻合后,就能确定方向,让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移动,且由于距离被测定,行进的距离也能确定,保证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可以正确的移动到钢筋环处。

6、优选的,所述引导块二远离引导块一的一侧垂直平整,且该侧表面固接有磁石块,为了减少钢索移动过程中的惯性摆动,在最后接触钢索与钢筋环的连接后,通过电动轮将位于一端的两根钢索先向中心居中,让两个钢索向变成垂直状态,之后在电动轮的驱动下,两个钢索底部的引导块二相互靠拢。并在磁石块的吸附下贴合,之后再关闭负压,通过此种设置,两根钢索相互约束,不会在惯性或者风力作用下过分摇摆。

7、优选的,所述节点块的底部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侧与红外测距模块固接,所述混凝土梁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接收板,两个接收板位于悬吊架的正下方,在最开始将钢索下放到混凝土梁上时,启动伺服电机带动红外测距模块向下翻转,让红外测距模块可以垂直向下发射测距激光,激光照射到接收板上时,接收板可以显示位置信息,通过移动钢索,让钢索移动至中央位置,此时下放钢索,这样钢索展开,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只需向外旋转很小的角度,就能寻找到钢筋环的位置。

8、优选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贯穿引导块一的一侧并与引导块一固接,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接有钢杆,所述引导块二的表面开设有对接孔,当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移动至钢筋环外侧后,启动液压杆向外顶出,将钢杆穿过钢筋环并与对接孔结合,就能将混凝土梁与钢索连接,钢杆就算有稍微的弯曲,也不会影响液压杆的正常工作。

9、优选的,所述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朝向钢筋环的一端呈张开状的弧形设置,所述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之间固接有阻挡柱,配合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的外张弧形设置,当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在靠近钢筋环时,有很大的开口可以接收钢筋环,提高连接过程中的容错性,而阻挡柱的设置,可以挡住钢筋环,让钢筋环不会穿过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保证钢杆可以插入钢筋环中。

10、优选的,所述钢索的外表面缠绕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为弹性材料,所述螺旋管的内侧为空心设置,所述平移吊装架的两端均固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同一端的两个螺旋管之间连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位于蓄水箱的底部呈分叉设置,分叉的端部均连接有抽水泵,在钢索悬空过程中,通过其中一个抽水泵将蓄水箱中的液体抽入到螺旋管中,填充满的螺旋管具有更强的刚度,让钢索不会随意弯曲,进一步减少了钢索的摇摆,且由于蓄水箱中一直处于半水状态,内部的水在摇晃作用下,可以减少平移吊装架的摇摆,当钢索与混凝土梁固定后,通过另一个抽水泵将螺旋管中的水抽回到蓄水箱中。

11、优选的,所述螺旋管的底端固接有电磁阀,所述螺旋管的中部固接有多个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为弹性材料,且阻挡片的中部开设有椭圆形的孔洞,电磁阀的设置,用于在向螺旋管中注水时,开启电磁阀,让水源可以快速填充,同时配合阻挡片的设置可以阻挡水流直接朝底部填充,让水源从上而下逐渐填充空隙,水压较高时才将阻挡片撑开较大的口子,让水源下流,减少水源过分流失的问题。

12、优选的,三个所述电动轮在引导块一呈线性排布,位于中间部位的电动轮负责驱动前进,位于两端的电动轮负责调整引导块一的朝向,通过三个电动轮的排布,让引导块一和引导块二的转向更加稳定易操作。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通过移动模块的设置,当龙门吊将平移吊装架移动到混凝土梁上方并保持平行后,四根钢索向下垂直,移动模块可以将钢索的底部贴合在混凝土梁的表面,同时带动四根钢索分别向混凝土梁的四个角进行移动,移动至钢筋环处后通过对接组件将钢筋环与钢索与其对接,在移动过程中龙门吊逐渐下放平移吊装架,让钢索在保持绷直的同时可以向四周延伸,连接结束后,龙门吊上拉平移吊装架,将混凝土梁拉起并进行转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吊(1),所述龙门吊(1)的中央移动端连接有平移吊装架(3),所述平移吊装架(3)的两端均固接有悬吊架(8),所述悬吊架(8)的底部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钢索(4),所述钢索(4)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用于在混凝土梁(2)的顶面上移动,所述移动模块中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用于将钢索(4)和混凝土梁(2)顶面的钢筋环(5)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所述钢索(4)的底部与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连接,所述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的底部均安装三个电动轮(18),所述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的顶面上均固接有贯穿至底部的风管(12),所述风管(12)的内部连接有负压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4)的底部套接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与节点块(10)固接,所述节点块(10)的底部与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固接,所述节点块(10)朝向钢筋环(5)的一端呈内凹设置,所述节点块(10)的内凹处设置有红外测距模块(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二(16)远离引导块一(15)的一侧垂直平整,且该侧表面固接有磁石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块(10)的底部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侧与红外测距模块(11)固接,所述混凝土梁(2)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接收板,两个接收板位于悬吊架(8)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包括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贯穿引导块一(15)的一侧并与引导块一(15)固接,所述液压杆(13)的输出端固接有钢杆,所述引导块二(16)的表面开设有对接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朝向钢筋环(5)的一端呈张开状的弧形设置,所述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之间固接有阻挡柱(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4)的外表面缠绕有螺旋管(9),所述螺旋管(9)为弹性材料,所述螺旋管(9)的内侧为空心设置,所述平移吊装架(3)的两端均固接有蓄水箱(6),所述蓄水箱(6)与同一端的两个螺旋管(9)之间连接有传输管(7),所述传输管(7)位于蓄水箱(6)的底部呈分叉设置,分叉的端部均连接有抽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9)的底端固接有电磁阀(20),所述螺旋管(9)的中部固接有多个阻挡片(19),所述阻挡片(19)为弹性材料,且阻挡片(19)的中部开设有椭圆形的孔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电动轮(18)在引导块一(15)呈线性排布,位于中间部位的电动轮(18)负责驱动前进,位于两端的电动轮(18)负责调整引导块一(15)的朝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吊(1),所述龙门吊(1)的中央移动端连接有平移吊装架(3),所述平移吊装架(3)的两端均固接有悬吊架(8),所述悬吊架(8)的底部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钢索(4),所述钢索(4)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用于在混凝土梁(2)的顶面上移动,所述移动模块中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用于将钢索(4)和混凝土梁(2)顶面的钢筋环(5)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所述钢索(4)的底部与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连接,所述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的底部均安装三个电动轮(18),所述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的顶面上均固接有贯穿至底部的风管(12),所述风管(12)的内部连接有负压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4)的底部套接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与节点块(10)固接,所述节点块(10)的底部与引导块一(15)和引导块二(16)固接,所述节点块(10)朝向钢筋环(5)的一端呈内凹设置,所述节点块(10)的内凹处设置有红外测距模块(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二(16)远离引导块一(15)的一侧垂直平整,且该侧表面固接有磁石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梁体吊装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块(10)的底部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侧与红外测距模块(1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新磊武震环岳鹏吴洋白小进范亚茹李广伟罗序淼张婧韩丽蕊王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