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锚杆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0586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桩,涉及锚杆桩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锚杆本体,锚杆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头,锚杆本体的中段均匀开设有三个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且驱动杆的一端对称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收纳槽的内部,且滑块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中段相铰接。本申请通过设置驱动杆与滑块、支撑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驱动组件可以驱动驱动杆带动两个支撑杆绕铰接轴进行转动,并顶出滚轮,以使得三个滚轮与基坑内壁形成抵触,同时使得滚轮形成对锚杆本体的引导,有效减少了锚杆本体插入基坑内部时出现偏移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锚杆桩,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浮锚杆桩


技术介绍

1、抗浮锚杆,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根据土质情况、施工工艺、抗拔力需要等,抗拔锚杆常见直径有150mm、180mm、200mm、250mm等,锚杆长度则从数米到十几米甚至更长。

2、抗浮桩技术是通过抗浮锚杆与周围土体产生的摩阻力抵消地下水对地下结构产生的上浮力。为了抗浮锚杆的锚头顺畅的放入基坑内部,一般的抗浮锚杆桩杆身的外径都会设计的相对小于基坑内径。

3、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锚头带动抗浮锚杆的杆身插入基坑内部的同时,杆身受到重力锚头重力的影响容易出现摇晃,并使得抗浮锚杆杆身出现倾斜,从而容易使得抗浮锚杆后期的抗浮作业时出现受力偏移,影响抗浮锚杆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杆身受到重力锚头重力的影响容易出现摇晃倾斜,从而容易使得抗浮锚杆后期的抗浮作业时出现受力偏移,影响抗浮锚杆的使用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浮锚杆桩。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抗浮锚杆桩,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固定连接有锚头,所述锚杆本体的中段均匀开设有三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对称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收纳槽的内部,且所述滑块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段相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锚杆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驱动仓,所述驱动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杆与滑块、支撑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驱动组件可以驱动驱动杆带动两个支撑杆绕铰接轴进行转动,并顶出滚轮,以使得三个滚轮与基坑内壁形成抵触,同时使得滚轮形成对锚杆本体的引导,有效减少了锚杆本体插入基坑内部时出现偏移的情况。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仓内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穿过锚杆本体,并与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穿过锚杆本体,并固定连接有把手。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从动齿轮与把手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把手可以驱动三个驱动杆进行同步旋转,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7、进一步地,所述锚杆本体的一端对称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筋有效提高了锚杆本体的结构强度,延长了锚杆本体的使用寿命。

9、进一步地,所述锚杆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顶出仓,所述顶出仓的一端均匀开设有三个顶出滑槽,所述顶出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顶出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出杆,所述插杆的底部与顶出杆相抵触,所述顶出杆的底端穿过锚杆本体与锚头,并与基坑底部相抵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出杆与插杆、顶出滑槽的配合使用,使得当锚杆本体带动锚头插入基坑内部时,使得顶出杆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锚杆本体的长度方向顶出插杆,并使得插杆沿着顶出滑槽的长度方向插入基坑的内壁,以此有效提高了装置的抗浮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扩展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扩展板增加了顶出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3、进一步地,所述插杆远离锚杆本体的一端设置为尖头菱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杆的一端为尖头菱形,以便于插杆更加顺畅的插入基坑内壁,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进一步地,所述插杆的表面涂覆有有机硅防水涂料。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机硅防水涂料有效提高了插杆的抗锈蚀性,延长了插杆的使用寿命。

17、进一步地,所述锚杆本体的一端对称套设有钢筋笼,所述收纳槽与顶出仓均设置在两个钢筋笼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钢筋笼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浇筑后的抗拉强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通过设置驱动杆与滑块、支撑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驱动组件可以驱动驱动杆带动两个支撑杆绕铰接轴进行转动,并顶出滚轮,以使得三个滚轮与基坑内壁形成抵触,同时使得滚轮形成对锚杆本体的引导,有效减少了锚杆本体插入基坑内部时出现偏移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21、2.通过设置顶出杆与插杆、顶出滑槽的配合使用,使得当锚杆本体带动锚头插入基坑内部时,使得顶出杆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锚杆本体的长度方向顶出插杆,并使得插杆沿着顶出滑槽的长度方向插入基坑的内壁,以此有效提高了装置的抗浮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浮锚杆桩,包括锚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头(2),所述锚杆本体(1)的中段均匀开设有三个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且所述驱动杆(4)的一端对称螺纹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在收纳槽(3)的内部,且所述滑块(5)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的中段相铰接,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7),所述锚杆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驱动仓(8),所述驱动仓(8)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仓(8)内部的从动齿轮(91),所述从动齿轮(91)的一端穿过锚杆本体(1),并与驱动杆(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仓(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91)啮合的主动齿轮(92),所述主动齿轮(92)的一端穿过锚杆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把手(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的一端对称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顶出仓(11),所述顶出仓(11)的一端均匀开设有三个顶出滑槽(12),所述顶出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13),所述顶出仓(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出杆(14),所述插杆(13)的底部与顶出杆(14)相抵触,所述顶出杆(14)的底端穿过锚杆本体(1)与锚头(2),并与基坑底部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扩展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3)远离锚杆本体(1)的一端设置为尖头菱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3)的表面涂覆有有机硅防水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的一端对称套设有钢筋笼(16),所述收纳槽(3)与顶出仓(11)均设置在两个钢筋笼(16)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锚杆桩,包括锚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头(2),所述锚杆本体(1)的中段均匀开设有三个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且所述驱动杆(4)的一端对称螺纹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在收纳槽(3)的内部,且所述滑块(5)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的中段相铰接,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7),所述锚杆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驱动仓(8),所述驱动仓(8)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仓(8)内部的从动齿轮(91),所述从动齿轮(91)的一端穿过锚杆本体(1),并与驱动杆(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仓(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91)啮合的主动齿轮(92),所述主动齿轮(92)的一端穿过锚杆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把手(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川叶训坚林梅云郑铭棋包向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